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了相对均衡的时期,东、西部地区经济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格局还是存在着东快西慢的现象,"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一带一路"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塑,并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2006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由此,福建迎来了新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大背景下,总体上把握福建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思考与探讨福建在此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向对发展两岸关系、整合两岸经济资源、发挥福建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强盛作出巨大贡献,但随着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传统产业衰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压力大、产业盈利能力不强、省际产业关联度低、新动能发展不足等均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典型问题.针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滞后及与之伴随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积极颁布一系列政策和规划致力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这也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需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构产业体系竞争力、加大创新力度、发展数字经济等四个方面出发,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实现全面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区域经济热点与投资发展论坛"上透露,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科学发展,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构想为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形式,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极具启发性。在分析和总结"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和特点上,根据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合作现状,分析了合作发展的时空特征并提出调整重点。  相似文献   

7.
构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区域"软实力"的一般模式与方法,探讨滨海新区依靠"软实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的全面规划方案.区域"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品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思考"十二五"的发展问题.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表示,筹划"十二五"发展,首先需要对这个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做一些分析和预测,只有把环境条件分析清楚了,才能明确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区域经济的发展方案正在积极编制.与此同时,多个省区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地方层面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区域规划的衔接,哪些区域规划能够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有关官员、学者指出,"十二五"区域规划将以缩小地区差距为主要目标,向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目前广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的区域规划可能是热门"候选". 多个省区规划欲冲刺升级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不仅涉及到能源、环保、工业、通信和信息化等具体行业的发展规划,也涉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与以往不同,"十二五"规划将把区域规划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经济管理》2016,(4):2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全面推进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将实现动力转换、优化协调格局和开拓发展新空间。为了深入研讨"十三五"区域发展,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福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时期"模式"的涵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时期伴随不同的理论,作为新时期的"模式"(仅指"区域发展模式",以下同)凸显了新背景的内涵.当今的"模式"就是构成整个区域社会的有机体及其系统的历史、现在、未来所演绎的社会全面持续运行与协调科学发展的逻辑过程及其状态,具有丰富的"内容"以及新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应按照经济规律、区域特点和低碳环保的要求,分三个阶段,有步骤、分层次地将"四大板块"和"类型区"中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挖掘、整合、调整,以达到总体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逐渐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组织.然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这些区域集团化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出现了类似英国"脱欧"事件.英国"脱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在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利弊.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是中国经济"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区域经济政策在其框架下实施的收官之年. 在"五年规划"新旧交替的时刻,新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在调研起草之中.同时,它将指向2011年至2015年的区域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小菁  张天教  廖翔 《经济地理》2007,27(4):562-564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我国至今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为创造区域科技合作发展的新机遇,拓展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空间。文章从"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要素、动力分析探索了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有利于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促进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发展的方式;"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而成的"自下而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江浙模式"则是界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模式.而三种模式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村集体经济偏弱,农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7.
客观评价"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沿线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效应,对政策的实施和完善,以及沿线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利用"永续盘存法"对样本区域的资本存量进行了评估,其次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及RD分解方法,测算了2004-2018年各样本区域的全要生产率(TFP)、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利用双重差分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评估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沿线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的政策效应.结果 发现,尽管"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显著正向影响了重点建设区域的TFP及技术进步,但"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区域TFP仍然呈现负增长,而且与技术效率相比,技术进步更多的制约了区域TFP.为此,沿线区域在下一阶段发展进程中,要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继续挖掘技术效率的增长空间,更要激发技术进步的发展潜力,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艳红 《经济前沿》2007,(10):16-20
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变迁总是紧密联系的,"十一五"时期,天津经济进入到需要以结构变迁来启动和支撑总量扩张的阶段。产业结构目标的确立是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的前提,为此,本文从三次产业各自发展的重点、区域产业布局和构建循环经济5个方面,论述了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和目标,以期为构建天津市高层次的产业结构提供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构建了考虑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模型对中国电力消费水平进行分解分析,分解结果显示,不论是全国总体水平还是按照"四分法"的区域分解,经济增长均是电力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电气化水平因素是电力消费增长的第二大拉动因素,区域发展因素对全社会用电增量的贡献较为平稳,能源强度因素是拉低全社会用电量的唯一负向因素。动态来看,2001—2005年这一时间段内的"拐点"特征明显,能源强度这一"负向"拉动因素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电气化水平这一"正向"拉动因素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绝对拉动水平达到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重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抑制了能源强度的降低和电气化水平的提升,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尹少华  冷志明 《经济地理》2008,28(2):242-246
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以武陵山区为例,分析了武陵山区区域背景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条件,对现行"行政区经济"背景下,"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