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探讨的是以写实为主与以写意为主的两种不同风格的电影,在美学上,体现为王国维"意境说"中提出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本文从电影创作的角度,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阐明两种不同风格的电影在创作中体现为视听语言上的差异,也即无我之"镜"与有我之"镜"在影像表现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西诗歌的意境差异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王诗中的“我”被消融在自然中,达到了物我 不分、物我两忘的境界;华诗中的“我”是在自然中张扬,体现了以我观物,以物悦我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化界和学术界曾大打莎士比亚著作权争议之战,莎士比亚一度被炒作为一个难解的历史文化之谜,中国也深受其影响。笔者认为,在莎士比亚著作权争议中,最大的偏激之处在于争论者过于关注莎士比亚之“实”。区分莎士比亚之“名”与莎士比亚之“实”有着特殊的意义,应更多地关注莎士比亚之“名”,而少纠缠于莎士比亚之“实”。  相似文献   

4.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胡塞尼的处女作,在小说中哈桑一直处于受害者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他者理论,分析小说中哈桑的"他者"语境和身份,对哈桑在该处境下的悲剧命运进行解读,并剖析了胡塞尼作为美籍阿富汗裔的"我者"身份追寻。  相似文献   

5.
"道"是《老子》中最重要的形而上的哲学概念,历来研究者对"道"有不同的解说,本文认为,老子的"道"有如下含义:实体意义的"道",即形上哲学的"道"、蕴含有政治和人生意义的"道",即老子所说的"上德"。这四种层面的"道",是相互联系,后面的"道",是从第一种形上哲学的"道",自然衍生出来的,是体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的男主人公"我"最初品性温厚,由于酗酒逐渐变得残暴,最终成为"杀人犯"。这种恶性转变表面上是由酒精引起,实则是男主角为遮掩人格中的女性气质——"阿尼玛"的结果。荣格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阿尼玛"原型可合理地解释小说中男主人公的病态心理形成。  相似文献   

7.
“无我”“有我”“不在我”的“三我”重要论述对高校教育管理具有深刻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高校教育管理的思政目标,即培塑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校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涵育积极有为、踔厉笃行的学生社区文化。高校应采用顶天立地、春风化雨、内引外联、自我磨砺、榜样及传统熏陶等科学的育人策略。用“三我”重要论述引领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创业精神和事业担当的使命感培育,实践进路宽广。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民用机场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机场语言景观,兼具传达机场公共空间的信息功能和反映机场及城市文化的象征功能,同时还具有融合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符号功能。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采取弥补空间布局短板、提升服务流程便捷性,抓住旅客视觉接触点、凸显“福”主题,推进福州空港文化长廊建设、讲好福州故事,多维度联动、延伸人文机场影响力等措施构建人文机场的语言景观,也为其他机场文化建设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的教改来看,"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入手,这样的教改实践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有促进作用,但只强调的"教"的主动性,而缺少"学"的主动性。本教改研究结合我院金融学专业的特点,将"教"与"学"结合进行改革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天生丽质》是沈奇近年来创作的、受到诗界广泛好评的一组短诗集。这是诗人、诗评家沈奇本着"古典理想之现代重构"的诗学理念,自觉而为的一次"诗歌文本实验"。他把强烈的语言意识和语词意识渗进这组现代汉诗的创作中,意在为新诗发展寻求兼具汉语文化特质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另一美学向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马修老师与一群问题儿童所发生的故事。故事通过马修老师美丽的谎言、宽容与惩罚、谈判与幽默、歌声与微笑等教育方法,昭示着教育艺术的魅力之光带给学生的神奇力量,使一群被认为难缠的问题儿童收获了健全的人格和快乐的人生,使池塘之底的教辅院开出了瑰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根源于基督教堕落神话的原罪与救赎观念在西方文学中形成了一种完备的母题形式,而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前30年里“原罪—救赎”母题是以与本土文化环境、社会思潮相拒斥的状态呈现的,对《雷雨》、《骆驼祥子》这样较具代表性的文本加以分析,可以窥见这种呈现所孕育的艰辛与不易。经历50—70年代的延宕期以后,该母题重新复苏并有了很好的发展,90年代以《施洗的河》为代表,标志着它的逐步完善与渐趋成型。本文对这一母题嬗变过程的阐释与论证,也是对中国文学蓬勃的发展前景所寄予的某种昭示。  相似文献   

13.
赫尔曼·黑塞和王维生活在不同时代,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但二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诸多可供比较之处。黑塞诗集《堤契诺之歌》中所呈现出的"诗"与"画"的关系,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特色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创作的相似性不仅源于相近的艺术气质,也与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有关。同时,黑塞所受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也拉近了二者精神层面的距离,使得两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比较有了依据和可能。  相似文献   

14.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在他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论文从作品的复调思维入手,分析和总结作品运用的多种对位的方式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路上》作为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被文学评论界称为"掉一代的圣经"。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后的美国。在当时以白人文化为美国主导文化的时代背境下,小说中的两位白人主人公迪安与萨尔确尊称黑人为"上帝",并希望能够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本文拟从分析小说中黑人成功的事业和家庭入手,挖掘出在特定历史时期,美国亚文化代表之一——黑人文化背后所掩映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张贤亮长期的“饥饿”生命体验,使其创作了许多特别的“饥饿”意象。这种意象在《绿化树》中所表达的内涵有:人生的“饿”运,生存的困厄与尊严的缺失,灵魂的超脱与精神的重塑。张贤亮所塑造的饥饿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特色,更让人感觉到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吃"字从饮食义动词变为被动句标志的发展过程作了简单描述。具体分为三部分:"吃"作为动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分析"吃"字表被动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通过前两部分得出语法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文革地下娱乐类手抄本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关现代城市形态的叙述。在这些叙述中,大陆城市显得纯洁而空洞,异域城市则呈现出堕落而多彩的特点。造成这种叙述倾向的原因,一方面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城市生产性特质的强调和对城市消费性特质的警惕。但叙述者对于异域城市的津津乐道和无限艳羡,暴露了意识形态控制的失败和真实的时代心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考察《太平经合校》中的"师策文"与史籍所载的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的宗教运动所表现出的诸多特征,认为《太平经合校》中的"师策文"应是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宗教运动的行动纲领,在甘忠可的《包元太平经》中应已存在。此次宗教运动表明民间道教团体至少是在西汉哀帝之时便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创新链集成视阀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一书选择创新链集成视角,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科技创新现实情境,从创新链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构建、实证分析、实现机制与对策的维度进行研究,为破局创新驱动最后一公里,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