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天下第一仓     
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目前还沿用着一座清代粮仓—“丰图义仓”,这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粮仓。丰图义仓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是官督绅办的民用粮仓。清代陕西著名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原是大荔县朝邑镇人,他一生居官清正,颇受人们拥戴。有资料记载:“光绪年间,黄河泛滥溃决,饥民遍野,惨不忍睹。”忧国忧民的阎敬铭为赈济灾民,筹集3万多银,历时三年之久,建成了这座号称容纳3万石粮食的粮仓。丰图义仓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砖砌周垣内有仓洞58个,每洞可储粮7.5万公斤。该仓全部用窖洞形式,用青砖砌成,坚…  相似文献   

2.
仓场新姿     
仓场村位于戬浜镇的西南。1983年时有1002人,耕地1002亩,村办工业仅有一个固定资产原值12.5万元的综合厂,当年工业利润5900元,职工分配人均520元。如今旧仓场变成了新模样,一个崭新的仓场正在崛起。 1985年,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仓场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  相似文献   

3.
于德源 《中国农史》1996,15(1):29-37
本文根据清朝历史文献,详尽地考察了清代北京京、通二仓的规模、管理机构和收放制度。清朝对于京、通二仓的管理既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有其失败之处。清朝对于八旗甲米发放方式的屡屡改变,反映了统治者为维持兵丁生计和利用甲米平抑粮价的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并不太成功。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和对清代北京人口及粮食消费量的分析,笔者认为清代北京除八旗以外的一般居民,其食粮来源主要并不是京、通二仓平粜漕粮和流于审面的俸甲米石,而是商人自山东、河南贩运而来的小麦、杂粮。在北京粮食市场上,商人贩运的粮食占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12,(3):F0002-F0002
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阎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光绪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建仓规模,还是从储粮历史,或者是从古仓令用方面讲,丰图义仓都无愧于“天下第一仓”的称号。  相似文献   

5.
<正>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阎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光绪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2006年被国  相似文献   

6.
正岑姓在历史上有两个较有影响的时期,一是唐代出了"一门三宰相"——岑文本、岑长倩、岑羲;在清代又出了"一门三总督"——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这个人称"一门三总督"的家庭,处于广西"省尾"西林县,是近代中国最显赫的家庭之一。岑毓宝,字楚卿,壮族,1841年生于广西西林县那劳寨,在家中排行第三,是"三总督"之一,文武兼备,勇于战阵,是功勋卓著的抗法战争战斗英雄,人称三英雄。  相似文献   

7.
仓储积谷,为我国固有之美政,其动机起于备荒。根据记载,广西常平仓的设置。开始于宋朝,清乾隆年间推行渐广,并因广东年产粮食不敷食用,广西年有剩余,复于污梧一带,常储仓谷10万石,以备接济广东之需。至雍正年间,更拨一部仓谷;放借生息,是为社仓,自后逐渐发展,并有义仓、团仓、学仓各种名目,帷多属私人团体管理,官府不甚过问,流弊滋多。民国肇始,仓储之制,仍沿其旧。民国15年分得中央赈款50余万元,由广西省赈务处按照各县等级分配,交由财厅分发各县桑谷存储,以备荒款,然管理上仍甚散漫,稽考至为不易。民国23年,因有…  相似文献   

8.
清代州县储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州县储粮李映发清代继承和发展了前朝地方上储粮的政策,在省府州县上建立常平仓、裕备仓、市镇上建义仓,乡村建社仓。诸类仓储在康雍乾时期得到极大发展,储存大量粮食,对于粮价的控制、济荒救灾、安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均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对于清...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粮油储备调控中心(四川粮油批发中心直属储备库)是四川粮油批发中心投资的政策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已形成集粮油仓储、物流中转、仓储配送、粮油贸易、粮油加工、期货交割、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企业座落于新都区城西物流区,南距成都市中心20公里,铁路、公路、快速通道、航空交通网四通八达,方便快捷。总占地面积212亩,粮仓容量20万吨(其中储备仓15万吨,中转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述了清代广东缺粮的原因。分三方面探讨清代中央政府及广东地方当局为改变粮食供求状况而采取的政策:(1)流通政策:实行比明代更为严厉的禁籴政策,禁止本省大米出口,其次是鼓励省内地区的粮食流通,外省大米进口,逐步放宽外洋大米进口,增加本省粮食供应数量。(2)积贮政策:加强州县一级的粮食贮备,严格常平仓的管理措施,保证省、府常平仓的储存数量,鼓励民间社仓、义仓的发展。(3)生产政策:通过大力垦荒,推广农业技术、大兴水利建设以增加粮食生产。但总的来说,清代广东粮食政策是不成功的。关键在于土地的增长及粮食生产的增长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正>晚清的广西,西林有"一门三总督"(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永安(今蒙山县)有"一门三提督"(苏元璋、苏元春、苏元瑞)。时人将苏氏三兄弟比之于宋朝的苏洵、苏轼、苏辙,谓之"昔有文三苏,今有武三苏"云云。而苏元春晚年被岑春煊弹劾下狱,总督、提督成为冤家。"武三苏"中,苏元春名气最大。他是清代广西3位两任广西提督之一,任期长达19年,仅次于冯子材(21年),且与冯  相似文献   

12.
正五、清代的赈济清代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历史时期。据统计,在清统治的268年间,总计发生各种灾害达1121次。为此清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予以应对,其中与粮食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赈济。赈济是将粮食发给灾民的最直接的救灾方式,因此在灾情严重时,清朝廷允许灾区地方在严格按照制度呈报和勘灾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清政府大力提倡民间力量参与社会救济,社仓、义仓作为清代民间仓储的主体应时而起。两仓之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社仓于雍正初年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嘉道年间社仓衰落,进而促使义仓开始在全国普及;同光年间各类仓储中只有义仓得到恢复。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位置来看,社仓多设于乡村,义仓则多设于城市;组织管理方面,社仓官方介入多、效果差,义仓则由士绅群体相对有效地管理着;从主要功能来看,社仓贮粮以有偿借贷的形式旨在缓解农民青黄不接的困难,义仓则主要通过无偿赈济以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从仓粮来源看,社仓贮粮大多摊派给农民负担,而义仓贮粮则以士绅自愿捐助为主。两者的发展本身即意味着民间力量日益壮大,社仓、义仓的此消彼长则进一步体现了在社会救济领域民间社会力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省粮油储备调控中心(四川粮油批发中心直属储备库)是四川粮油批发中心投资的政策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已形成集粮油仓储、物流中转、仓储配送、粮油贸易、粮油加工、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企业座落于新都区城西物流区,南距成都市中心20公里,铁路、公路、快速通道、航空交通网四通八达,方便快捷。总占地面积173亩,粮仓容量20万吨,油罐容量2.4万吨,日产300吨食用油生产能力,日产300吨大米生产能力,物流中转仓2万吨,铁路专用线(双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18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中叶石仓农业税率由0.3%向18%演变的全过程。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而言,清代乃至民国政府实施的是低税制,交通不便的山区,税率尤低。1940年代的税率上升,与战时环境有关,而1950年代农业税的大幅增加,则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里耶秦简中有迁陵县多种机构支出粮食的记录。仓是管理粮食支出的主要机构,迁陵官吏、戍卒、冗作以及由仓管理的隶臣妾,都由仓支付口粮。贰春、启陵的两个乡仓由乡啬夫监管,但乡啬夫没有出贷粮食的权力,县仓输送至乡的粮食受到县廷监管,仓也会按期派佐官前往核算离仓粮食支出。司空只是统一支取其所管理刑徒的口粮,然后以出食的方式供应刑徒。官田的经营可能是独立核算,故而由田官支付官田耕种者的口粮。做为粮食管理机构的仓,另外也有饲养牲畜、管理刑徒、经营手工业的职能。  相似文献   

17.
<正>官仓由国家支配的仓廪系统的统称。唐代仓廪系统共包括6种仓:正仓、转运仓、太仓、军仓、常平仓、义仓。所谓天下仓,主要是指天下正仓,它是常年直接受纳正租的官仓。唐代仓廪的付出职能可归纳为四项:兵饷、官禄、平准、赈贷。军仓、正仓供应兵饷;正仓、太仓供应官禄;常平仓负责平准籴粜;义仓负责赈贷救济。上述四  相似文献   

18.
农业良(原)种场是黑龙江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试验、示范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的基地,是种子工程建设和实现种子产业化的基础,是实现“两高一优”农业和农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黑龙江省农业良(原)种场在为改进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产量、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一、现状(一)基本情况。黑龙江省现有农业良种场164个,其中良种场121个,果树场32个,种蜂场4个,蚕种场7个。总人口98120人,职134202人,离退休4708人。现有土地面积191.2万亩,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房式仓是占绝大多数的一种粮仓形式,其一般装粮高度4—6m,每仓装150—300万公斤。采用机械进粮装仓,才能保持粮层松疏均匀,利于储藏。若仍以人力肩挑背扛来装仓,则越来越变得不可能了。仓顶架设固定输送机,则只在周转次数较高的仓房合适。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1-1号仓进行,容量308吨,1996年8月入库早舢谷314吨,房式仓,气密性能差,原来熏蒸杀虫效果不好。今年采用表层和底层同时设风违(如图),粮面压益薄膜进行不揭膜通风、熏虫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仓熏蒸前虫害为7头/公斤,以谷合、玉米象等害虫为主,进行两次间歇熏虫并用磷化铝2公斤,杀虫率达100%,并分别于9月、11月份进行了两次通风降温,粮温由29C~34C降至17~22C,降温速度达0.36C/小时,降温能耗为0.0052度/吨·℃,虽然能耗比常用上(下)行式通风略高,但解决了房式仓的通风与熏虫不振膜这一难关。不揭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