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15):146-148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信息传递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对可持续性建筑的不断深入研究,传统的CAD等之类二维设计的施工图无法表达一些复杂的造型,而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参数化设计能完美表达设计师的创意。BIM还能高效地解决复杂管线的空间布置问题。BIM在设计、施工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主要分析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并分析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13):80-82
为实现中国建筑企业对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更好的应用,对现有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加以改进,建立更加实用于中国建筑企业的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完成对某建筑企业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级别的评价。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改进后的模型评价企业组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明确改进方向,使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持续改进和优化,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这对提高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凭借其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建筑工业化发展。采用BIM技术和绿色建造相结合的手段,真正实现建筑数字化和建造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为绿色建造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笔者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的BIM实施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建筑工业化、建造数字化与绿色建造相结合的新型建造模式,以期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5):47-49
本文运用价值网理论,分析建筑行业中价值网的组织构成,建立一种基于价值网的BIM综合应用模式,充分发挥BIM的集成化管理与协同工作的优势,实现其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7):166-168
本科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程担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本科民办高校长期以来努力和改革的方向。针对本科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AHP模型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分析了各指标间的相对权重。研究表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一级指标中,实践能力权重最大为:0.7766。在二级指标中,专业技术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分别为:0.7838,0.5512,0.5183。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7,(7):27-29
复杂地质异型曲面测量施工放样是困扰工程的难点,文章介绍了BIM技术在陡峭边坡曲面工程三维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简述了BIM技术在曲面锚索锚杆三维测量施工放样中的应用;并介绍了BIM技术三维测量管理的应用流程,对后期类似工程提供了实践管理经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趋势使建筑行业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重视与日俱增,BIM技术能够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模型,在协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要发挥BIM的价值,需要信息化软件支撑.本文在研究BIM和建筑协同管理系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BIM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以IFC、IDM、IFD三大标准标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环境下的BIM协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分析了系统的功能与优势.目的在于通过该网络平台系统,实现多方交流和协同作业,促进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2):24-26
我国相关政策规定每个PPP项目均需指定一个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作为实施机构,负责监管PPP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而这种分散的监管体制可能会导致多头管理甚至管理缺位的弊端,造成公众利益难以保障。因此,本文拟以PPP项目监管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功能分析和实现路径建立一套基于BIM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提高政府对PPP项目的监管效率,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程度保障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9.
陈胜 《价值工程》2012,31(16):199-20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已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成为在建筑业激烈的竞争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本文首先明确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涵义与基本特征,在对建筑业信息化简要概括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作用于建筑业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剖析,并结合《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指明未来五年内国内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项目的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趋势表现在多个不同的方面,如设计中数字化模型的应用,估算中市场价格信息的自动收集,进度控制中进度信息的全面收集和自动反馈等.  相似文献   

11.
易兵  田北平  钟华 《价值工程》2015,(21):12-13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性,导致项目管理的难度增加,传统进度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模式变的难以适用,本文将引入在以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 Information Model)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IM-4D技术的进度管理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来论证在BIM-4D技术下的进度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张帮君 《价值工程》2015,(17):11-13
项目管理体系量化评价作为评估和改进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国外众多项目型组织的认可和应用。本文把组织项目管理成熟模型(OPM3)与工程建设企业的特殊性相结合,从等级划分思想、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析等方面,提出构建基于OPM3的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体系量化评价模型的设想,并通过某企业实例证明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对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等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内外的环境,分析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很多缺陷.为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参照国际惯例,提出项目管理应建立承发包模式-合同模式-管理模式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给出建立市场条件下的专业管理服务体系框架,并通过构建与之配套的合同模式,建立一种合同条件下的项目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韩国波 《价值工程》2014,(20):139-141
本文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思想,结合物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质量要求等,提出并构建了物业服务质量管理的三维结构,从服务过程维(时间维)、质量控制维(逻辑维)、服务项目维(知识维)等三个方面来研究物业服务质量,同时将戴明循环(PDCA)引入到物业服务的逻辑维中,并构建和完善了物业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费国强 《价值工程》2010,29(33):48-48
自《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004年)中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试行代建制管理模式以来,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性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代建制"作为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实行代建制的重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孙仲武 《价值工程》2012,31(22):62-63
本文通过对项目经理负责制下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建筑业施工管理的现状,提出项目经理负责制下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策略,促进建筑业项目经理负责制下的工程管理进入良性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17.
王艳伟  黄宜 《价值工程》2015,(10):215-217
在霍尔三维结构的基础上,结合WBS的综合编码体系,提出基于WBS和霍尔三维结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并借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综合管理评价体系,最后就具体项目进行了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朱晖 《企业活力》2012,(10):82-85
工作需求—控制—支持(The job demand-control-support,JDCS)模型是工作压力研究领域一个影响广泛的组织压力模型。项目变更管理是执行项目变更,管理工作压力的过程。基于JDCS模型的三个工作心理因素,阐述项目变更管理的成功三因素:工作需求之领导间协同一致;工作控制之计划和行动的协调与执行一致;社会支持之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19.
步洋 《价值工程》2010,29(2):227-228
4D-CAD技术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一项新技术,Architecture本文基于4D-CAD技术的理念,通过分析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现状,指出4D-CAD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有很大优势,4D-CAD技术有效地整合了工程项目的信息并加以集成,实现施工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后,指出4D-CAD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步洋 《价值工程》2010,29(1):227-228
4D—CAD技术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一项新技术,Architecture本文基于4D—CAD技术的理念,通过分析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现状,指出4D—CAD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有很大优势,4D—CAD技术有效地整合了工程项目的信息并加以集成,实现施工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后,指出4D—CAD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