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局限性,探讨了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税种,在抑制居民贫富差距过大,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个人所得税由于税制设计的缺陷,在促进公平分配目标实现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的要求,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强化其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一直采用的都是分类税制.这种税制的采用基本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个人收入的调节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个人收入分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公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高,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反映城乡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在此状况下,这种税收制度在实施中逐渐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0年恢复个人所得税以来,特别是1993年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订后,个人所得税收入从1994年的72.67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1737.05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从1994年的1.61%增长到2004年的6.75%,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个人所得税在促进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维护国家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个人收入的多元化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其调节作用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分析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社会分配的主要税种之一,其征税的目的除了考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外,更重要的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缩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和社会和谐。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虽几经合并与改革,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际税收现状等角度来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仍然存在边际税率过高、计征方法和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分类所得税制造成税负不公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与举证,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缓解收入不平等一直受到关注,作为调节收入差距重要手段的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自2008年以来不断地进行改革,效果如何?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综合调节效应,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虽然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但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综合调节作用并没有明显增强,主要是2008年以来个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没有增强,同时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比个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要小。因此,必须从加强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调节力度两方面来改善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显得尤为迫切。我国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不仅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增长,而且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国是第一个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个人所得税是其第一大税种,充分发挥了组织收入、调节分配等作用,其改革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文章通过对中英个人所得税进行比较研究,具体从历史发展、税收立法、税权划分、税收功能、税制要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总结出英国的经验及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第一个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个人所得税是其第一大税种,充分发挥了组织收入、调节分配等作用,其改革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文章通过对中英个人所得税进行比较研究,具体从历史发展、税收立法、税权划分、税收功能、税制要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总结出英国的经验及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会计中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而在税法中收入是指增加企业经济利益的全部流入。本文以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差异为例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张明  王树锋 《价值工程》2021,40(12):76-77
赖以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主要取决于收入和支出两大要素.为此,结合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政策规定,采用经验判断法、逻辑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探索了打足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操作模式,重点研究了压实应税收入和保证税前扣除项目最大化的纳税筹划方法,以期指导居民企业会计正确核算和处理收支业务,坚持用好所得税政策.  相似文献   

14.
虽然收入流动性在收入分配研究领域正在逐渐升温,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不足。文章推导了Gini系数在绝对收入流动性矩阵中对应的表达式,分析了收入流动性矩阵对不平等程度的作用途径。并利用1998年-2002年的收入面板数据验证了该理论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向收入高低两端流动的力量增长较快并在势头上超过了同样增长的向中等收入水平流动的力量,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严格阐述净现值法则的基础上明确我国理论及实务界实际应用所谓期望净现值法则的错误,探讨了其错误根源,分析了期望净现值的正确定义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2007—2009年和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家庭收入流动、益贫增长与不平等变动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其中包括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再排序流动性和收入增长累进性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进程密切相关,2011—2013年,收入再排序流动性和收入增长累进性的大幅下降需引起高度关注。尽管城乡家庭的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收入不平等程度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市场因素仍然发挥着扩大收入差距的主导作用。现有的收入分配政策不利于低收入群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收入流动性未能得到持续改善。新时代为落实新发展理念,要从健全经济制度着手,营造机会公平的社会环境,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收入流动性、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7.
试析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入手,在肯定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取得进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90年代后半期农民收入增速趋缓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笔者认为,提高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发展规模农业,是我国农民增收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主要内容之一,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个人所得税起步较晚,在其运行过程中虽经几次修改,但仍存在着税制不完善、公民纳税意识淡薄、执法不严等问题,致使税款流失严重。因此,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使其更加规范化,符合国际惯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国相当多的省、市,个人所得税己成为仅次于营业税的第一大地方税种,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之一。它是国家调节国民收入的经济杠杆,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可缓解社会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居民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长期实施的是低工资、低收入政策,虽然当时工资收入有差别,但与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相比,收入差距并不大,特别是城镇居民都是生活在短缺经济下,凭票计划供应,生活水准相差并不悬殊.  相似文献   

20.
余敬德 《价值工程》2012,31(22):291-293
当前工资性收入的不断快速增长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渠道。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同时受到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存在就业困难的现象,所以工资性收入的水平也就较低,并且增长的速度也较为缓慢等。怎样可以增加农民工资性的收入问题,就要优化调整农村整体的经济结构,促进发展农民的密集型产业,分配好剩余价值以及调整与工资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农民的工资收入,此外,还应逐步的加强完善和改革农民的就业制度以及农民的文化教育等方面,为就业创造出更多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