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结构的WO3材料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独特的性质和而备受关注。但是材料的制备方法对其结构、性质和相貌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纳米WO3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近年来,已经发展出许多制备纳米WO3材料的方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合成出形貌各异的纳米WO3材料。本文仅对一些常用的制备方法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7):189-190
钼酸盐纳米材料作为无机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催化、缓蚀剂制备等各个领域,探索该类材料的高效合成方法进而制备规整均一的钼酸盐纳米材料,从而提升材料的宏观性能成为钼酸盐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钼酸盐纳米材料的常见合成方法及材料的综合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开发》2015,(26):165-166
文章以Cu粉(3~5μm)和TiB2粉(3μm)为原料,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了Cu-5%TiB2复合材料。采用金相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铜基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未掺入其他杂质,TiB2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铜基复合材料中,材料未发现孔洞和夹杂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以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为原料,采用自制的撞击流反应器,通过控制物料浓度、反应温度和原料液的流量,制备出了平均粒径0.1~0.15μm的亚微米级硫酸钡。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产品的微观形貌为近似球形。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钛氧膜表面官能团密度,改善其血液相容性,特在其表面原位构建多羟基树状分子。本文通过合成11-羟基十一烷基膦酸(HUPA)后在钛氧膜表面进行自组装,通过依次重复利用传统的亲核取代反应等,制备三代端羟基树状表面。选用红外(FTIR)对HUPA的合成进行定性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观察材料表面形貌并检测制备于氧化钛薄膜端羟基树状表面润湿性的改变,通过血小板粘附实验考量改性后钛氧膜的抗血小板粘附与激活的能力。采用纤维蛋白原粘附实验进一步测试改性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端羟基树状表面的制备有效改善了氧化钛薄膜的抗凝血性能,同时提高了材料表面的官能团数量,为后续的组装改性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乙醇和水为混合溶剂,采用取向吸附自组装方法,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分级钨酸钡纳米粒子。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得到梭状、花状等不同形貌的产物,实现分级钨酸钡微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的形成经历了成核、增长、取向吸附、再增长等过程。  相似文献   

7.
喻亮  程小强  刘江涛  郭吉龙 《价值工程》2019,38(16):139-142
本文研究La_2O_3第二相颗粒增强的钼镧合金(Mo-La_2O_3)波纹板高温环境中显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探明钼镧合金的显微结构与耐高温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新品波纹板中钼晶粒细小、TD方向晶粒度~48μm、RD方向~28μm;呈纳米尺度的La_2O_3颗粒主要分布于钼晶粒内,少量分布在钼晶界上,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氧化镧颗粒对位错运动的钉扎。随着入炉使用次数增多,钼晶粒由外向内逐渐长大直至将细小晶粒吞并、形成粗大显微结构。氧化镧颗粒在高温下与位错、晶界的交互作用能有效强化钼晶内和晶界,提高流变应力和蠕变应力的抗力,提高显微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9,(35):260-263
氢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能量高、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催化性能好和组成可调性强等一系列优点。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负载于泡沫镍基体的NiMn-LDH材料,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催化析氧性能,并通过调控制备温度来优化其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60°C合成的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析氧性能,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其析氧电位是1.523V,Tafel斜率为45.3mV/dec。此外,该材料还具有优异的电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通过改变前驱体浓度、水热温度等因素,使之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纳米棒生长产生影响,并通过对TiO2纳米棒结构、形貌等分析,研究确定合适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纳米棒制备条件,从而制备出具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纳米颗粒材料问世以来,80年代中期在实验室合成了纳米块体材料,至今已有20多年在历史,但真正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从研究的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手段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