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点点报新春.”人们欢度春节,总忘不了点上几串鞭炮.放爆竹,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时没有火药、纸张,祖先就用火烧竹子爆裂发声,"爆竹"以此而得名.到一千三百年前,开  相似文献   

2.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而“年”是传说中—种会给人带来坏运气的海底怪兽,每到农历的除夕。便爬上岸来伤人害命。后来,人们发现此怪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到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灯火通明,守更辞岁。逐渐地,燃放烟花爆竹便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表达喜庆、接财迎福的一种传统民俗,且  相似文献   

3.
孙殿华和妻子都是河南省某纺织厂的职工,两口子每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足600元,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儿子眼瞅着要上高中了,花销越来越大,逾40岁的他,有了业余时间挣点小钱补贴家用的想法。一位印刷行当的朋友给他出主意:春联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需要的商品,市场需求量很大,婚联、字画、布标等平时也有相当的需求。况且生产春联投资不大,利润却极为惊人,每年春节前都会火一阵子,只要用心经营,何愁不发家。孙殿华动心了,到市场购齐生产春联所需的原材料,又请这位朋友作技术指导,因陋就简在家里干起了春联生产。确如朋友所料,…  相似文献   

4.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燃放烟花爆竹虽然烘托了节日氛围,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造成一种浪费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与此同时在燃放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此次调查随机调查了石家庄市民336人,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量有着不同的观点。绝大多数市民考虑到了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会产生的危害,建议春节期间适量燃放烟花爆竹。  相似文献   

5.
爆竹声声春节到。过春节,长辈们都要向小辈派“压岁钱”,一个春节下来,成百上千的不算稀奇,积上个万把元也不乏其人。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已成为每逢春节家长、孩子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依笔者看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早在春节前到好邻居美食城聚餐,就看到了餐桌旁贴有对顾客“不要喝过量酒、不要点过多菜”的提醒,笔者真乐得享受这样的服务。目前这家美食城对提示语进行了放大,并书写到墙壁和廊柱上,给人以更加特别的提醒。下馆子如今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事,连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年夜饭也从家  相似文献   

7.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元旦、春节将至,又将迎来烟花爆竹燃放的高峰期。朵朵烟花开,声声爆竹响,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8.
<正>金龙归大海破冰而去;银蛇舞新枝衔春而来。越过"2012"有惊无险的传说,欢度"十八大"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商场现代化》以年初全新改版后的风貌与广大读者再度相逢在初春时节。春节前后,本刊同仁再接再厉协同烹饪,为大家献上一道五味互补、忧思相济的精神快餐,希望大家喜欢:2月19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逝世纪念日。在人们纷纷重  相似文献   

9.
《中国拍卖》2010,(3):65-65
时逢虎年春节,中国美术馆推出了虎年新春贺岁系列展览。作为虎年新春贺岁的重要文化项目本次展览将使用全部17个展厅空间共展出500余件作品,为观众奉献文化过大年的视觉盛宴 "年画大展":分门别类品种繁多据介绍,本次"年画大展"分设"佳节逢春"、"百子闹春"、"好戏迎春"、"新风沐春"共四个部分。"佳节逢春"集中展示门画类、吉祥类、风俗类年画,同时还遴选镇宅神虎图数幅,以喻示虎年的到来。"百子闹春"主要展示娃娃题材的年画。娃娃是我国民间美术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
新春词     
春晖 ,春节 ,春联 ,春早。春风习习 ,春雪飘飘。春灿灿 ,春融融 ,遍野春寒料峭。农舍春灯叠翠 ,村中春龙撒娇。春歌荡春林 ,春山涌动春潮。春莺唱 ,春燕飞 ,万缕春思恋春宵。春耕犁出丰收梦 ,春播摇醒春山坳。忽闻春乡传急讯 :“春早 ,春冻 ,春笋难求春雨 ,春蚕难得春桑 ,春露难润春种 ,春绿难覆春草。”领导亲临春乡 ,遍访细查春情 ,引来远方春水 ,浇绿满地春苗。村东春姐春妹 ,村西春姑春嫂 ,齐赴春灌前线 ,挥汗笑傲春早。那里人欢马叫闹春耕 ,这里上上下下忙春运 ,一派新春风貌。汽车唱着春曲驶 ,火车追着春色跑 ,空姐满面春香 ,频送青…  相似文献   

11.
春联杂说     
春联在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五代以前,古人过年时多在两块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挂在门的两旁。据说,神荼、郁垒为兄弟俩,都是神人,家住度朔山之大桃树下。桃树曲蟠三千里,万鬼出没于东北的鬼门,由神荼、郁垒把守。对于恶鬼,他俩用苇索绑起,让虎吃掉。于是,从远古起,  相似文献   

12.
名人春联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北周庚信《春赋》中的这一名句,道尽了新春来临的无尽喜悦。大年三十贴春联,几乎成为中国人自古不变的传统习惯。而名人撰写的春联,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德行、情操和人生见解,一经传世,便成为春联中的奇葩和瑰宝。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期间留下的许多趣闻轶事,至今脍炙人口,给人以美的无穷享受。  相似文献   

13.
春节期间人们不再满足传统过节方式,越来越多人们外出过节,"家庭游"、"自驾游"等旅游方式逐渐成为时尚。本文旨在分析春节旅游"升温"为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双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癸巳话年     
转眼间癸巳年又到,人们在期盼和欣喜之际,想得最多的是置办年货和走亲访友。然而年年过年,你不一定对年节的来历了解得很清楚。我国许多重大的节庆活动中,最能打动人心而又牵扯到千家万户以至于达到普天同庆的要数春节。"春节"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扬震》:"又见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此话当时只表达出一种思绪与心情,尔后则引为年节。目前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过年节。中华民族的年节,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开始,一直延续到翌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历时二十多天。其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之丰富,参与面之广泛、之隆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一是从传说中来。相传在我国原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业》2016,(5):51
本刊讯2016年1月20日16点45分,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百岁红色老报人陈春森因脑梗医治无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辞世,享年100岁。1月24日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竹厅举行了家庭送别仪式。在竹厅送别仪式大门的挽幛上,写着"深情缅怀陈春森",上联"九九家国呈夙愿一生奉献两  相似文献   

16.
宋代诗人拗相公王安石有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春节时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7.
虎,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化身,我们向往它的气魄,敬畏它的勇武威猛,它也因此获得素有"百兽之王"的美誉。虎在十二生肖当中排第三,为寅为春为早3-5点。2022年是中国农历壬寅虎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大博物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虎"为主题的文物展。走进博物馆,品读文物感知文明,已成了今天人们生活中的新年俗。  相似文献   

18.
"尊严"这个词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激起人们心里强烈的情感波澜。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温家宝总理三次提到"尊严",从2月12日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到2月27日接受新华网专访,再到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的"尊严论"引起了海内外人们的高度关注。究竟什么才是"有尊严"的生活,如何能让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这个话题不仅成为"两会"代表委员议论的热点,也成为近期中国舆论以及媒体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对湖南省新化县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情况的实地调研,对新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共政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燃放烟花爆竹会带来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增加安全隐患、影响环境卫生等一系列负面因素。因地制宜采取"禁放"或"限放"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文章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仙花适宜冬季盆栽,春节前后抽茎开花,故有"一盆水仙满堂春,冰肌玉骨送清香"的美誉.古往今来,人们素把"玉质金相素带围"的水仙花作为吉祥、美好、纯洁、高尚的象征.百卉中唯水仙最清高,一带翠薄之裳,不施胭脂,素影绰约,绿意娉婷;天然的冰肌玉骨,一盏清水,几粒卵石,独处淡雅,自有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