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的新著《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技术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日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1年启动的"一三五"研究计划———"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重大突破项目课题成果之一。作者将目光移出中国传统的南方稻作区之外,以全新的视角关注10世纪至19世纪中国南方稻作技术在北方(主要指华北)的传播与接受过程。此项研究一定程度上弥  相似文献   

2.
南传佛教与傣族稻作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是一个以稻作为特征的民族,这一特征是傣族先民适应其自然环境的生计选择,也是其原始信仰的基础。南传佛教在傣族地区的传播中,经历了与傣族原始稻作信仰的冲突与调适,在这一过程中,南传佛教通过将其教理教仪与稻作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促进傣族稻作生产中得到了传播与发展。由此,不仅南传佛教具有了稻作意象,傣族稻作生产也具有了佛教意象,佛教教义教理成为了傣族传统稻作生产遵循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叶磊 《中国农史》2021,(1):22-31
近世日本的传统暖地稻作技术(1)是为应对暖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而诞生的一种特色水稻栽培方法。其中,"稀播疏植"核心技术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暖地气候所带来的秧苗徒长、过繁茂化等问题;合理排灌、高肥栽培、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的应用有效确保了稻田的水肥供给和虫害防治的效果;而暗渠排水、干鰯肥田、鲸鱼油防虫等措施则极具日本地方特色。从技术的实施效果来看,传统暖地稻作技术实现了水稻的稳定高产和瘦田增收,对于当代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与同时期清代中国的比较发现,日中两国在水稻用种、插秧规格、稻田灌溉等方面的做法较为相似,即两国都主张通过"稀播疏植,精细管理"的方式来发展稻作生产。基于比较结论和种种史实,我们推测日本这一技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受到清代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率先成熟于秦汉时期,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基础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汉唐间,伴随中央政权对江南地区的次第开发,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元素也源源进入江南地区,催生了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对江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们亦不难发现,源自于北方地区的传统农业技术不是立竿见影地在江南地区产生普遍影响,而是存在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至唐代,这一过程大体完成,因此也最终引发了江南经济的真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日本与我国毗邻 ,其发展机械化稻作初期的农村基础条件与我国目前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农户自主经营等 ,此外 ,我国近、现代稻作理论有相当一部分是借鉴日本经验 ,引自日本品种在辽宁、吉林等省份的部分稻区至今仍有栽培。因此 ,日本发展机械化稻作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一、日本发展机械化稻作的基本经验1、根据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研发普及适宜的机械。在开始普及机插秧时 ,针对农户个体自主经营 ,户均稻田面积较小 (约 0 5 7hm2 ) ,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实际 ,充分考虑其承受能力 ,开发普及个体农户能购买得起…  相似文献   

6.
渡郭忠世等编著的《亚州水稻史》,是一部以探究“稻作文化”为宗旨的论文集。全书共分三卷,由日本小学馆分别于1987年3月、5月、7月出版。本书是针对日本现今风行的“日本文化论”而发的,旨在准确地把握现代“稻作文化”,重新认识现代日本。第一卷“亚洲稻作的生态基础”,论述了亚洲稻作的共同问题,讨论了亚洲稻作的生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在中国传播的技术及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蕾 《中国农史》2005,24(3):12-20
本文从生物、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角度考证马铃薯在中国传播的过程,重点对传播条件和传播障碍进行阐述,分析了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对马铃薯传播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马铃薯扩种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曾雄生 《中国农史》2012,(4):109-117
本文以古代文献中的有关水田的原始记载为依据,从语言、历史、地理、农学等方面,探讨"水田"一词的本义及概念内涵的演变。结果表明,和中国南方不同,最初出现在中国北方的所谓"水田",可能指的是水浇地,并不直接与水稻等水生作物挂钩,只是在受到南方稻作文化的影响之后,水田才与稻田等同起来,并在宋元明清时期藉由主体为南方籍士人的影响,在北方地区极力推行水利建设和水稻种植,进而引发有关中国北方水利和水稻种植的巨大争论,直到清朝才出现水田本义在实际上的回归,将兴修水利与种植水稻脱钩。该文可为知识的创造及传播提供一个案例,即一个知识的概念在传播的过程中,其内容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发生变异,并引发相应的问题。创造和改造,误解和回归,可能是知识演进史必须经历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稻作源起与先越部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一个新角度来参与研讨中国的稻作起源。通过分析比较,依据古地理气候、野生稻习性分布、民族史料等;立论于:农业的发生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稻作形成的根本因素是人、是部族群体。稻作的传播是一种文化现象。与野生稻的自然扩展不同,最先掌握驯化栽培人类主食谷物的部族得到的报偿,往往是孕育造就一支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稻作起源地是杭州湾及长江口三角洲一带,最先驯化栽培稻的部族,是当地土著先越部族。稻作,随着先越部族人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其迁徙而扩散,存在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东部至今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稻作文化。贵州东部苗语称"稻"为"na",与其相邻的广西融水苗语称"稻"为"ne"。古日语也称"稻"为"na"或"ne",根据日本习惯以原初的发音和形态保存大陆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断定"na"就是稻的初始发音。纵观古老的稻作遗址,多在古苗人聚居区,甚至像湖南澧水下游的城头山遗址,直接出土了显示苗族族属的考古学证据。本文将根据语言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的诸多证据,对稻作的起源与传播这一学术难题进行新的考证。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仑”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叶,荷人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的根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向安强 《中国农史》1999,18(2):51-60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仓”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中载体只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打杂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多年生稻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是通过种植人工培育、在自然生产条件下能反复利用地下茎正常萌发再生成苗的水稻品种,实现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2季以上的稻作生产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轻简的稻作生产方式,对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种稻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在湖南、江西等双季稻地区可实现一种双收,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越冬地区可实...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蚕桑发源地,在中国传统社会,"农桑为立国之本"。历史上,中国的丝绸产品和蚕桑生产技术一直是中国与西域以及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中国的蚕桑生产技术由东向西先后传至新疆、西亚,经欧洲至美洲,所到之地都曾兴起了由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蚕桑生产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植桑热"即是典型一例。中国蚕桑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是世界农业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促进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了各国人民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也传播弘扬了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建设与繁荣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中国史前农业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这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经过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无论在作物培植,还是在农具使用、耕作技术和灌溉系统诸方面均具特色的史前稻作农业。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这一地区的史前农业最早发端于太湖水网地区和宁绍地区,大体经历了河姆渡—罗家角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三个时期,完成了“新石器革命”,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稻作农业发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明清广东粮食生产水平试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叙述广东粮食供求的变化,说明广东从一余粮省份变为南方最大的缺粮省份,反映全省粮食生产总量不断减少与萎缩的过程。接着叙述了不同地区稻作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明代在山地、丘陵地区还存在着粗放的稻作经营方式。清代稻作技术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有部分地区还保留比较粗放的稻作方式。明清时期只是在沿海平原稻作技术比较先进。由于广大山地、丘陵地区稻作技术比较落后,并不因双季稻普遍实行而使单位面积产量有大幅度提高。本文还从水利条件、生态环境变迁以及生产关系、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状况、稻米替代品的情况,谈到制约广东稻米生产的因素。本文结论是:明中叶以后广东农业商品化过程中,山地、丘陵地带产粮区的粮食生产并没象沿海平原的经济作物那样充分发展,没能通过技术的、人力的集约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米价低廉及稻米生产成本高又使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不能强化广东的粮食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早期稻作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黄河中下游地区迎来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虽然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体的,但在粟作农业发展的同时,稻作农业也在孕育发生。从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直到夏商时代,尽管其间气候状况发生过冷暖波动,稻作的发展也存在有起伏变化,但在整个全新世大暖期,稻作农业基本上都在逶迤发展着。实际上在全新世大暖期存在着一个粟稻混作区,其范围随着气候变化虽在不断波动,但大体位置在黄淮之间。这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所处的南北生态过渡带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从裴李岗文化时期到夏商时代的早期稻作农业,也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它对黄河流域的古代农业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充分显示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南稻作农具文化与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高度契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稻作农具除了发挥劳动工具的作用之外,已深深融入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成为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江南稻作农具的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层次鲜明,从农具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实用行为习俗表现,到对农具的爱惜、敬畏,甚至视其为沟通天地人神的象征,这些都是农耕文明长久积淀的成果,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形式与文化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各国技术和资本的流动较之以往更加频繁,跨国公司之间合作日益密切,国际技术转移日趋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经济和技术实力的重要方式。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科技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从技术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直至逐渐培育出具备高技术能力的本国企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推进食物系统转型对改善居民膳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安徽、湖南和广西3省区934份实地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LS-SEM、Ordered Logit等模型探究了智能终端使用对自留口粮农户膳食健康意识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这种意识向健康型食物系统转型实践即绿肥稻作系统采纳行为转化的机理。结果 (1)智能终端使用可以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绿肥稻作系统价值认知、口粮健康感知和健康关注程度具有正向强化作用;(2)口粮健康感知与健康关注可分别与绿肥稻作系统价值认知构成链式中介因子,在智能终端使用和采纳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结论 应通过进一步提高智能终端在农村的普及率、增加绿肥稻作系统的在线曝光率来推进绿肥稻作系统在中国南方稻区的推广扩散,并注重改善农户的采纳持续性和采纳质量,以改善农村居民膳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