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新疆塔城市玉米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包括气候因子(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积温和潜在蒸散量)趋势变化特征、突变特征和周期特征。[方法]文章选取196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研究,运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结果]塔城市玉米生育期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缓慢减少趋势;从相对湿润指数来看,玉米生育期表现湿润化趋势。平均最高气温、积温的突变结果分别表明在1995年、1996年发生增加突变特征,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分别在1997年、2008年发生减少突变趋势;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平均最高气温、积温大致存在多个尺度的周期特征,即30年的大周期和15年的小周期尺度。[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北疆甜菜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为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深入研究和适应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61—2016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ArcGIS空间插值法、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结果]1961—2016年北疆甜菜生育期平均气温、降水量、≥10℃积温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参考作物蒸散量和平均风速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近56年北疆甜菜生长季各气候资源在不同时段(1961—1980年、1980—2000年、2000—2016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平均气温、降水量和≥10℃积温变化特征为"低—中—高",参考作物蒸散量和平均风速变化特征为"高—中—低",日照时数变化特征为"高—低—高",相对湿度变化相对平稳。空间分布上,平均气温和≥10℃积温总体呈"中部偏高,东北和西南偏低"的特点,降水量、相对湿度和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日照时数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平均风速总体呈"中部偏低,西北和东南偏高"的特点;周期变化特征显示:各气候资源均存在30年左右主周期和18年左右次周期,并且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周期性较强,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周期性较弱;突变结果显示:甜菜生育期北疆各气候资源发生突变的站点数和突变发生时间均存在差异性。[结论]通过北疆气候变化对甜菜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加强北疆甜菜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甜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塔城地区气候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法]文章利用塔城地区7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探究了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积温和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961~2013年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积温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和潜在蒸散量呈减少趋势.1961~2013年塔城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潜在蒸散量、积温分别在1997、1967、1996、1989、1985年发生增加突变.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积温存在明显的多尺度周期特征,即30年的大周期和15年的小周期变化.塔城地区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雨量空间分布大致呈现西多东少的经线分布特征;日照时数大致呈现南短北长的维度地带性特征;潜在蒸散量存在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积温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维度地带性特征.[结论]在全球气候变化下,较全面了解到新疆塔城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对建立塔城地区气象预测与农业生产之间的预警,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有很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元谋是云南金沙江流域区典型的干热河谷盆地,气候干湿分明、热量充足、光日照丰富,是云南重要的冬春蔬菜种植、出口,热带水果引、试种植和国内知名蔬菜、粮食作物冬季繁制种及科学研究基地。为客观评价元谋县干热气候及变化特征。[方法]选取云南125个县市的气温、降水、日照、相对湿度做气象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和元谋县近54年来的气温、降水做气候倾向、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周期分析。[结果](1)元谋是云南省的高热量、强光日照区、最干燥区和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区,热量因子主成分得分在滇中河谷盆地及以北最高,光日照因子主成分得分居云南省最高,干湿因子主成分得分为云南省最低。(2)年降水量趋势变化不明显-0. 64mm/年,突变发生在1963和2010年,2001年后年降水量减少趋势变化明显,变化周期依次为26年、16年、2—4年。(3)长夏季平均气温有-0. 009℃/年的较明显趋势变化,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变化周期依次为25年、17年、4—6年;最冷时段平均最低气温有-0. 036℃/年的明显趋势变化,突变发生在1971年之前,变化周期依次为19年、4—6年; 11—2月(冷时段)时段平均气温变化周期依次为8年、3年; 1991~2010年间,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较前30年增加0. 3d/年、低于4℃的日数增加了0. 4d/年,日最高气温高于38℃的日数减少了3d/年,日平均气温在25~30℃之间的日数减少了2. 5d/年;各统计时段气温在2009年由明显下降转为明显上升。[结论]元谋县空气干燥,光热资源在云南滇中河谷及以北地区最丰富;年降水量、冷时段气温、最低气温和长夏时段气温均呈下降或微降趋势变化,年际间有明显的突变点和变化周期,其中16—19年和4—6年的变化周期均在年降水量和各个统计时段气温的周期变化中均呈现,极端高温日数减少、低温日数增加;受2009—2013年云南持续干旱气候影响,各个统计时段气温均呈现反相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讷河国家气象观测站近35a(1981-2015年)的地面观测资料(温度、降水、积温、日照、无霜期)进行整理,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查找出近35a讷河市光、热、水气候资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讷河市热量资源(气温和积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温每10年上升0.445℃,≥10℃积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无霜期延长;水资源(降水量)波动存在一个3-5年的变化周期;光资源(日照时数)季变化按照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递减,年代变化线性趋势略呈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农田土壤水分监测农业水平衡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51—2017年辽宁省各气象监测站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辽宁省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蒸发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辽宁省蒸发量以及气候倾向率地域分布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递减;3—8月蒸发量明显减少,是年蒸发总量减少的主要贡献时段;9月至翌年2月呈弱增加趋势。春夏季明显减少,秋冬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年蒸发量倾向率为-22.98mm/10年,并在2002年气候突变,突变之后平均减少159mm。辽宁西北部丘陵区减少趋势最显著,气候倾向率为-30.90mm/10年;中南部平原沿海区气候倾向率为-19.33mm/10年;辽宁东部山区减少趋势不明显。平均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风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蒸发量的贡献率达到85.8%。[结论]辽宁省蒸发量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东部、中部、西北部3个不同气候区,各区蒸发量变化特征不同;蒸发总量的减少,其各月变化不同;因此,在研究农田水分平衡、水循环、水资源评价时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白龙江流域研究区1960-2013年逐日气温、风速、太阳总辐射、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水数据,应用了Penman-Monteith模型并结合线性趋势、Morlet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测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白龙江流域地表湿润指数总体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07/10年,气候总体趋于湿润化,其中变湿增幅以20世纪70年代最大,但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地表湿润指数呈减少趋势;流域内地表湿润指数空间分布格局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地表湿润指数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2/10年、0.16/10年和0.08/10年;从多年平均值来看,白龙江流域中下游区域地表湿润指数总体明显高于上游地区。此外,白龙江上游、中游、下游及流域地表湿润指数的主周期分别为16年、20年、15年和7年。突变分析显示,流域地表湿润指数在1983年左右发生突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是影响白龙江流域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典型地区不同特征气温的变化规律。[方法]基于1960~2015年间的观测数据,综合线性回归、距平、小波和重标极差分形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讨淮河流域气温变化的过程、趋势与周期特征。[结果](1)年平均气温、春、秋、冬季气温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但夏季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不同气温都存在明显的升高趋势。(2)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最低气温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气温,而气温年较差为波动减小趋势。(3)年气温、春秋冬季气温存在较显著的2年、3~5年左右短周期,而夏季气温无明显周期规律。(4)未来气温变化趋势上,年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不同季节气温仍将呈升高趋势,而气温年较差仍继续呈减小趋势。[结论]1960年以来淮河流域不同特征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显示了气候变暖的区域影响效应,但气候变暖对气温偏低季节的影响更偏大,且未来流域气温仍将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1971~2012年榆林市气象数据和玉米产量数据,分析过去42年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玉米生长期内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一阶差分法、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去42年,玉米生长期内热量资源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生长期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分别增加0.24℃/10 a、0.26℃/10 a和0.32℃/10 a,降水量、光照时数无显著变化。一阶差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全生长期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积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平均温度相关系数最大,全生长期温度每升高1℃,玉米减产835.5kg/hm2;与降水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降水量每增加100mm,玉米增产364.7kg/hm2;与日照时数变化呈负相关,日照时数每增加100h,玉米减产325.8kg/hm2。各生育阶段中,出苗-三叶期至灌浆乳熟期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及苗期日照对玉米产量产生负影响,七叶-拔节期的降水和成熟期的平均最高温度对玉米产量产生正影响;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影响玉米产量的是抽雄-开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平均最高温度、拔节期降水量、出苗-三叶期日照,模型能够解释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玉米56%的产量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找出近40年来菏泽气温变化的特点及规律,为农业生产和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分析了菏泽多时间尺度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突变性。[方法]利用菏泽地面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71~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年最高最低气温、高温低温日数资料,采用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法、六阶多项式线性拟合法、变异系数法、显著性检验、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的方法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近40年来菏泽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6℃/10年;(2)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显著,线性速率为0.54℃/10年,秋季、春季次之,夏季最小;(3)最高气温以0.13℃/10年的线性速率增加,最低气温以0.587℃/10年线性趋势升高,最高气温的增温趋势明显低于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和突变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变化的特征;(4)高温日数(≥35℃)以1.09d/10年线性趋势增加,低温日数以0.81d/10年线性速率减少;(5)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分别在1993年、1979年、1982年发生了突变。[结论]近40年来菏泽的年、季平均气温、年最高最低气温具有明显的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中原核心区降水指标分析,揭示该区域54年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文章基于1961—2014年中原核心区23个国家级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年均降水量、干旱频率、干旱等级等年尺度和季节尺度的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1)中原核心区降水波动性大,多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干旱事件多发的态势,各干旱等级发生频次的排序为轻旱中旱特旱重旱;冬季是干旱的高发季节且呈现出重发的态势。(2)中原核心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带状分布特征。就区域而言,郑州干旱的发生频率最高且旱情较重。中原核心区发生高频次干旱的范围随年代际逐渐缩小。就季节而言,郑州为春季和冬季干旱的高发地,开封和洛阳西部是夏季干旱的高发地,洛阳北部和开封东部为秋季干旱的高发地。[结论]中原核心区干旱事件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有针对性地抗旱减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依据湖北省1961-2012年近52年来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线性倾向、Mann-Kendall、小波分析法对极端气温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年极端最高气温呈现弱增温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远大于年极端最高气温,增温倾向率为0.556°C/10a;年极端最高气温在1994年发生突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986年出现突变且存在11a和6a周期;空间上,大部分地区极端最高高气温呈弱下降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则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全球变暖和地形因素是造成极端气温差异的可能因素,局部地区的极端气温变化和城市化水平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宁夏银川地区1961-2015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明确了酿酒葡萄生长季内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农业气候因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结果]近55年银川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起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显著推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显著增加,每10年分别增加97.6℃和2.6d,尤其是1995年后积温出现了明显增加。近55年酿酒葡萄适宜的放条出土时间提前,可能的生长季呈显著延长趋势,生长季内热量资源显著增加。近55年酿酒葡萄全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生育期内日较差均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但在酿酒葡萄适宜生长范围内。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显著增加,每10年增加0.28℃,不利于酿酒葡萄优良品质的形成。酿酒葡萄采收前1个月(9月)降水量及降水日数表现为增加趋势,对品质形成不利。不同级别霜冻及越冬冻害发生频率有所减少。[结论]热量资源增加为晚熟品种的成熟提供了保证,但是霜冻及越冬冻害依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华南地区1960~2011年101个时间序列较长的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地区光能、热量和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华南地区年总辐射量呈现“U”字型变化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1960~2011年,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19℃/10年、013℃/10年和023℃/10年,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的气候倾向率为767℃/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与1960~1980年相比,1981~2011年华南地区≥10℃积温高于8000℃以上的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40个纬度,高于7500~8000℃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25个纬度,高于6 500~7 500℃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15个纬度,这将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产和种植。同时,近52来年均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8mm/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与全国降水量分布呈一致性。1960~2011年,华南地区光能、热量和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作物生长期延长,生长季热量增加,种植界限向北、向高海拔扩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宁夏23年(1993—2016年)玉米和小麦干旱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趋势,探讨各县玉米和小麦的干旱风险成因及关键作用因子,以期为宁夏县级作物防旱抗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基于成灾综合评价法,从干旱对玉米和小麦种植的危险性、玉米和小麦在干旱环境下的暴露性、玉米和小麦种植在干旱胁迫下的脆弱性和区域农业抗旱能力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作物干旱风险模型,利用1981—2016年气象数据资料及玉米、小麦生育期资料、玉米小麦产量和面积等数据,分析计算宁夏各地区的玉米和小麦的干旱风险。[结果] 23年间(1993—2016年)宁夏玉米和小麦干旱风险整体上呈逐步上升趋势,玉米干旱风险上升趋势明显,最高达到45%。而小麦干旱风险趋势较平缓,干旱风险水平在30%~40%之间。品种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干旱危险性指数和暴露性指数间差异较大,玉米干旱暴露度高,生育期较长,潜在蒸散量大,降水无法供应生育期内的需水量,因而玉米干旱风险较大。从空间分布来看,小麦干旱风险高值区分布范围较广,由于小麦生育期在雨季初期,降水量较少,且种植面积大,因而受旱面积较大。各县(市)玉米和小麦危险性、暴露性指数权重均在0. 3以上,是导致玉米和小麦干旱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结论]因此调整种植比例,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加强农村脱贫,增加农民收入,是减少干旱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夏季雨日(量)进行分级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关中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各级雨日(量)对关中夏季降水变化的贡献大小。[方法]利用1970~2013年关中地区4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t-检验和GIS技术等方法对关中夏季不同等级雨日和雨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关中多年平均夏季雨日空间分布均为西多东少,西北部塬区和山区丘陵多于平原,各等级雨日和对应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相似。(2)近44年关中夏季总雨日、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均呈减少趋势,夏季降雨总量、中雨日(量)和暴雨日(量)均呈增加趋势,但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其中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分别在1989年和1985年发生突变性减少,中雨日(量)在1978年发生突变增加。(3)单站分析表明关中夏季总雨日除咸阳大部外多数呈负趋势,夏季降雨量除渭南大部外普遍为正趋势。其中大部分站点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为负趋势,减少显著的站点分布在宝鸡地区;中雨日(量)和暴雨日(量)普遍为正趋势。[结论]夏季总雨量的增加主要贡献者是中雨量增加,总雨日减少主要是小雨日减少引起。从长期趋势变化看,关中夏季降水强度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研究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能够为区域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61—2015年华北平原气象观测资料,使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标准化降水蒸散量指数(SPEI),从数理统计、土壤湿度、农作物受灾面积等方面综合分析了SPEI在华北平原地区的适用性和对干旱的评价能力。[结果](1)华北平原地区SPEI与10~20cm土壤相对湿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SPEI值越大,气候越湿润,土壤湿度越大。(2)同一时间尺度下,不同地区SPEI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由弱到强分别是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而各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少到多依次为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灌溉对潜在蒸散量计算结果干扰较大,SPEI对水稻种植区域的历史干旱识别不灵敏;(3)文章计算的SPEI能够与历史同时期发生的、厄尔尼诺引发的干旱事件很好地对应起来,华北平原地区整体呈不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各年代差异较大。[结论]综合考虑了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的SPEI,年尺度和季节尺度能够与典型站点典型年份的干旱事件很好地对应起来,与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和农作物灾情数据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反映干旱严重程度,经过数理统计检验的SPEI适用于华北平原地区干湿变化的研究,但同时也要注意灌溉农业区的特殊水热状况,做出合理的分析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干湿区界线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利用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的76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降水、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数据,采用Penman Monteith模型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潜在蒸散量,进而计算干燥度指数。运用线性趋势法、Mann 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干燥度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反距离加权差值(IDW)研究了干燥度界线的动态变化格局。[结果]近54年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度指数呈微弱增加趋势,四季变化中春季呈上升趋势,冬季为减小趋势,夏、秋季变化不明显,空间上兰州以西,银川—太原一线北干燥度指数呈减小趋势; (2)干旱与半干旱区界线在1075°E, 375°N以东表现为经向变化,以西为纬向变化,近54年干旱区范围变化不明显; (3)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界线南北方向波动变化明显, 20世纪90年代向南扩张到华家岭—六盘山—平凉—庆阳—延安—三门峡—长治一线以南,半干旱区面积达到最大,比20世纪60年代的半干旱区范围扩大14%,比2000—2009年大5%左右。[结论]近54年黄土高原总体上地区呈干旱化趋势,半干旱区面积扩大,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界线年代际南北波动频繁,变化范围大,半干旱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二十四节气”长期以来对晋南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究其气候变化特征对农业适应性耕作和种植结构调整存在潜在影响。方法 文章选取1961—2020年尧都区、翼城县、侯马市3个气象代表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Mann-Kendall分析、F检验等方法,对二十四节气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研究区二十四节气的气温、降水均呈准正态单峰型分布,大暑气温最高,小寒气温最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至至秋分节气之间。(2)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和春季型节气升温趋势极显著,秋季型节气升温趋势显著,夏季型节气升温趋势不明显;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极显著,有21个节气升温趋势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最高气温升温趋势不明显。雨水是一年中升温最大的节气,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729℃/10年(P<0.001)。(3)多年来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谷雨和夏至两个节气降水减少趋势显著(P<0.05)。(4)反映降水的7个节气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温趋势,升温突变时间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末。反映物候的4个节气中,惊蛰和清明升温趋势极显著,5年平均气温滑动曲线变化为两峰两脊型,2000年以前为相对偏冷期,2000年以后为相对偏暖期;小满和芒种节气升温趋势较弱,20世纪80—90年代有明显谷值区,2000年以后气温明显升高。结论 春初、秋末节气气温显著升高,作物生长季延长,研究成果对适应气候变化,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适时调整农事活动和种植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2015~2016年鲁西南出现了有史以来罕见的异常与极端低温天气。异常低温天气将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与产量造成显著不利影响。文章将结合2015~2016年鲁西南罕见的异常与极端低温天气,及1981~2010年历史气候资料,分析冬小麦生育期与产量因素受低温影响的程度,以期为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基于2015~2016年鲁西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间气象数据,结合大田调查资料,采用对比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不同生育期间平均气温、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对冬小麦生育期、产量因素、生长状态和农田管理措施等的影响。[结果]2015年秋季特大暴雪使农田土壤墒情增加,但强降温迫使冬小麦提前进入越冬期;由于冬前积温偏少,冬小麦分蘖数、大蘖数及次生根均偏少;2016年春季气温出现异常,冬小麦返青推迟,生长要素变化缓慢,旺苗、大蘖数和次生根均较2015年略有减少,个体生长较弱,群体长势略差,影响冬小麦产量构成;相比较积温、日照时数等气候资料,近10年冬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变异系数较大,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也较大;异常与极端气候事件对冬小麦田间管理的影响也较大。[结论]针对冬前强降温和持续低温过程,应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以降低冬小麦可能受到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