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摩配》2007,(10):36-36
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让全球的汽车业零部件巨头都将淘金的目标瞄准中国。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目前在京落下帷幕.来自美国、德国等8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家专业客商到会采购。而大众、通用、丰田等世界8大汽车整车企业.以及博世、德尔福等43k:汽车零部件集团悉数到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摩配》2007,(10):35-35
在目前举行的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上.通用汽车集团副总裁BoAn—dersson表示.未来3年内.全球首席采购官们的当务之急便是进行“低成本国家采购”.在全球采购趋势下,以中国为首的低成本国家将成为全球买家的采购中心,包括通用、克莱斯勒等国际汽车巨头也必将与越来越多的中国零部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摩配》2006,(4):25-25,27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的诱惑之大,对整车企业如此,对零部件企业亦是如此。因此除了整车企业以外,跨国零部件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攻城掠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德尔福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德尔福公司1999年5月从通用汽车分离,主要产品为动力和驱动系统,安全、热工和电气系统,电子和移动通讯系统。德尔福于1994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长春设有代表处。目前拥有独资企业5家,合资企业多家,其中包括有与长江仪表厂合资的德科电子仪表、与上海汽…  相似文献   

4.
普利斯通、固特异、韩泰正为如伺在车展上赢得眼球煞费苦心.马牌等新轮胎公司则在2007上海车展内外摆开擂台.上海车展正成为跨国轮胎巨头中国赛场的缩影.这些渴望在全球第二大轮胎市场淘金的轮胎巨头们如何激战,成了上海车展整车外另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摩配》2006,(3):25-27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摩配》2006,(11):37-38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相似文献   

7.
10月28日,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信息发布会在宁波凯洲大酒店隆重举行。美国NAPA(中国蓝霸)等国际著名跨国采购集团、近百家宁波及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经销商及业内人士、新闻媒体约2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正处在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国际采购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青睐,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全面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力的定位,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成本压力加大,以及跨国巨头的强势竞争也使很多本土零部件企业变得十分艰难。因此,如何与全球接轨,如何在挑战中…  相似文献   

8.
汽车零部件采购开发模式是指汽车整车厂商对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和零部件开发的管理。本文在比较分析世界汽车行业主要采用的两种采购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的提出了汽车零部件采购开发复合模式。该模式能很好的解决整车厂的成本压力和技术创新压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整车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从区域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中国整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政府国产化要求和企业降低成本要求的双重作用下,零部件的市场机遇就在眼前。据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总额将达到88.4亿美元,平均年递增25%左右。在福特和通用已经公开的目标中,至2010年,二者零配件采购总额分别为7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不远的将来,特别是日本、韩国市场会更多的转向中国市场采购。零配件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全球零部件洗牌中国迎来机遇近几年,在零部件体系中,三菱、…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汽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1400万辆,年产200多万辆,新产品已有500多种,汽车配件市场预计总需求为600亿元。面对庞大的整车及零部件需求,部分汽车厂家和零部件企业反而处在产品大量积压滞销,甚至濒临破产的境地。造成供需严重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1.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生产、经营状况汽车工业衍生出的零部件制造业在传统的生产模式里,往往都是由整车厂负责全部的生产过程,产品结构也由整车厂“包办”,导致零部件品种单一,无法形成批量。由于整车厂过于偏重车的开发,把零部件仅作为整车的附…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世界零部件巨头的日子并不好过,欧美市场的萎缩已经使他们申请破产,而大规模扩张像中国这样的市场成了救命稻草,然而,我们国家出台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令他们坐立不安。美国企业的苦恼,大多来自沉重的福利包袱以及某些管理方面的劣势。而日韩企业在成本上的优势,加上独特的管理方式,以及严密的配套体系,令美国一些老牌的零部件供应商充分感受到巨大的市场压力。那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吸取经验,成功走出困境?欧美节节衰败德尔福、伟世通、李尔都是响当当的零部件巨头,可是在2005年销售额增长最多的10家零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摩配》2007,(10):34-34
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于12月2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德国等8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家专业客商表示将到会采购。大众、通用等世界八大汽车整车企业.博世、德尔福等四大汽车零部件集团将悉数到场。  相似文献   

13.
付秀胜  思远 《董事会》2005,(9):104-109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随着跨国汽车巨头“6+3”纷纷全部登陆中国,竞争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和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整车利润进入微利期,售后服务日益显山露水,发展汽车售后市场显然是更好的选择。来自中国售后服务市场的巨大诱惑几乎令所有的著名外资汽车售后巨头跃跃欲试,面对外资巨头对中国售后服务市场的追捧,业内人士建议,国内商家应马上行动起来,抢占先机。日前,就中国汽车后市  相似文献   

15.
在汽车物流当中,入厂物流可以说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繁杂的一个项目,目前我国各大汽车主机厂都在重点整合这个项目。入厂物流即指汽车厂商在采购零部件时,零部件入库以及运送到生产线的物流管理。如何在全球化采购的基础上,提升入厂物流的的精度,将直接影响汽车厂商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如何削减入厂物流的费用,逐渐成为汽车企业可挖掘的第三利润泉眼,同时也成为了摆在国内外汽车主机厂面前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2006中国宁波·汽车产业投融资论坛暨汽车零部件(用品)国际采购洽谈会”6月9日在宁波东港波特曼大酒店落下帷幕。本次具有行业特色的会议旨在整合产业资源条件,发挥区位独特优势,借助全宁波国际汽车城汽车零部件(用品)国际采购中心这一有形平台,为浙江省乃至国内汽车零部件(用品)生产企业、经销商打造一个全球性贸易合作、交流洽谈的国际窗口和空间。近5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以平均24.5%的速度迅猛增长,与之配套的汽车后市场也必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特别是我国零部件工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面向市场,为多种车型配套的零部件骨干企业,其技术水平有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基本能满足引进车型的国产化配套要求,并开始进入国际配套市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加入WTO后,整车制造产业将受到世界汽车跨国公司的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工业受到的冲击将比整车更严重。虽然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将它置于全球开放的市场中去,我们就能够明显地发现与国外零部件产业的差距还相当大,这些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摩配》2006,(10):34-34
一边是跃跃欲试想要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边是觊觎中国日益壮大的汽车市场的外国汽车巨头,面对日益升级的中国与欧盟、美国、加拿大之间关于汽车零部件的纠纷,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是否已具备与其一决雌雄的能力?在上周举行的“中国-皮埃蒙特汽车产业的发展机会”研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摩配》2006,(4):56-57
2000年至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销售将保持每年10%的增幅,2005年至2010年每年仍可增长11%。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出现大规模的重组与兼并趋势,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电子商务,利用低成本优势进入全球采购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摩配》2007,(10):70-72
中国汽车业已经卷入浩浩荡荡的全球化洪流当中.如何分享广阔的海外市场?本版通过“零部件采购、海外出口、海外建厂”三大热点.回顾了中国汽车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海外”成绩。中国质优价廉的零部件在诱惑着海外汽车巨头;自主品牌汽车受压于国内激烈竞争.开始了汽车出口之旅:而更有雄心的一些本土车企.则开始奔赴海外设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