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行业周期对审计费用负担的效应、分别嵌入盈余操纵和产权性质后的行业周期效应以及不同市场化进程中行业周期对审计费用负担效应的差异。固定效应等模型检验表明:相比于衰退期行业,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的审计费用率更低,而相比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衰退期行业的审计费用率更高;盈余操纵程度较高的企业,审计费用率较高,相比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盈余操纵加重了衰退期行业的审计费用率负担;国有企业的审计费用率较低,相比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国有产权效应缓解了盈余操纵效应下衰退期行业的审计费用负担。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高市场化进程中要素市场比较活跃,市场识别机制较强,能识别出审计费用负担的行业周期效应,更具行业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1986-2011年行业宏观数据,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性指数对我国行业收入流动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并且行业收入流动性质量不高;影响行业收入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行业垄断程度、行业人力资本和行业层次水平等。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维度:一个探索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业的污名维度是行业内的企业开展形象修复运动的重要前提。为了揭示国内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维度,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国内、外典型行业及消费者的污名印象;进而在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探讨了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的维度,以及消费者的行业涉入对行业污名维度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内外消费者对行业污名的感知存在明显差异;国内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维度包括:业务型行业污名和形象型行业污名。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31个工业行业1998—2004年面板数据,采用分层聚类方法,按年平均能源强度将31个工业行业分为高能源强度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并对全工业行业、高能源强度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上涨对提高工业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进入程度的增大提高了工业行业尤其是高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工业行业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变化对全工业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有显著负的影响,对高能源强度行业没有显著影响;R&D投资强度的增加提高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5.
转轨时期中国行业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我国的行业工资差距进行了度量,然后利用计量模型和Chow检验法对我国的行业工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影响行业职工工资的因素包括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垄断程度,并且行业属性的差异是造成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我国48个老工业基地37个工业行业2006—2012年的数据,核算其碳排放量及变化趋势,并运用LMDI方法从区域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费还是以煤炭消费为主;从地区层面看,行业规模和能源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拉动因素,行业结构和行业能源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行业层面看,行业规模对37个行业的碳排放均表现出拉动作用,能源强度对7个行业的碳排放起到拉动作用,能源结构对28个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拉动作用。应适度控制工业行业规模,优化行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行业组织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业组织在新兴市场形态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成为企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使企业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本文从行业组织的作用入手,对行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使行业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协调功能,在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中显示出独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年最新修订结果,运用SPSS18.0对山东省国有企业所属行业财务绩效、管理绩效和规模水平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山东省国有企业各类行业运营综合排名,客观展现山东省国有企业所属行业布局发展情况。根据前二十位国有企业重点行业变动特点,分析得出近十年山东省国有经济产业布局发展规律:山东省国有经济第二产业行业布局变化不大,第三产业行业布局向公益性和高新技术行业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2000~2007年间的统计数据,采用SP指数并结合集中度指标,对武汉城市圈制造业行业专业化程度进行了详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圈制造业整体上趋于集中,而从考察的19个行业看,趋于集中和分散的行业数大体相当;进一步分析行业类型发现,空间趋于分散的大多为资源性和低技术行业,而绝大多数中高技术行业集聚明显。同时,从2007年的横截面SP指数和集中度值都可以发现,中高技术行业在空间上更为集中,而资源性和低技术行业则相对分散;考察行业在各城市的分布可以发现,整体上武汉、黄石、黄冈和孝感4市行业集聚较为明显,并且从行业的技术含量分类看,城市圈形成了以武汉等4市为中心,另外5市为外围的制造业中心-外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 ,提出了使用行业结构信息熵衡量行业竞争程度和变化方向的方法 ,并指出其在描述行业结构的当前状态、行业内的竞争水平、评价行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战略效果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更有其独特的背景和转型国家的特殊性,梳理其演进和变化的路径对未来我国贸易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都可以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贸易政策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在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之间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绿色贸易壁垒与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正日益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市场准入障碍,严重阻滞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和对我国的影响出发,提出了目前我国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新动向,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即以高环境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成环境壁垒,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我国的出口产品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并结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影响,积极应对国外所采取的绿色贸易壁垒政策,以化解或缩小其对我国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平贸易是美国人从自由贸易中演绎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自由贸易政策在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多双边贸易关系的公平性、国际贸易规则的公平性、国际贸易主体的公平性、国际贸易行为的公平性都是体现公平贸易的几个方面。随着国际贸易的实践、公平贸易的内涵还会不断地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文化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7~2008年数据对我国文化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对文化贸易总体及文化商品贸易、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我国文化贸易存在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贸易方向过于集中,文化贸易的经济动力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高附加值的创意型文化经济的发展,拓宽文化贸易的区域范围以及制定战略性贸易政策,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珠化的加深,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分析国际贸易战,研究和探索贸易战的根本原因和常用手段——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可以进一步认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实质。国家利益问题仍然是决定和影响各国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或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商一致原则,致力于制定对自己更有利的贸易规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调整后的G-H-M方法,对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贸易国的15类主要贸易产业类别的垂直性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产业上,且主要是以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加强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作用,完善行业协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机制的相关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此展开一些探讨,以上海行业协会为例,提出完善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新的发展,它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究竟有哪些不同是一个需要认识的问题。本从经济理论基础、假定条件、要素模式、贸易利益和贸易政策等五个方面对新国际贸易理论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比较,并做出了评论。  相似文献   

20.
贸易自由化的渐进性与贸易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史中,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完全的自由贸易,也没有完全的贸易保护,这主要是由贸易自由化的渐进性与国家的存在所决定的。特别是80年代以来,贸易保护具有了新的内涵和特点,对于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我国来讲,就更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以正确处理开放与保护的关系问题并制定出适当的外贸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