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如这流火的七月。惶惑、无奈和焦虑曾写满了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的脸。 经过一个多月漫长的等待后,《国十五条》细则——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终于“呱呱坠地”,于是,“90平方米”和“70%”两个概念以及“已批未建项目如何执行”三大问题得以明确界定。 虽然政策的意图很好,但各个项目大小比例如何规定?70%是以怎样的时间段来计?90平米以下户型是建在市区还是郊区?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宅应考虑哪些问题?这把双刃剑将给整个行业以及相关产业链带来一个怎样的变局? 我们希望为读者找到答案,答案在哪里?也许是在记者的采访与分析里;也许是在专家的解读与预测里:也许是在开发商的调整与谋划里;也许是在消费者的钱袋和眼眸里…… 无论如何。政策带来的信号意义都将非常明显,一个令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走向三赢的“冰山”已然露出一角。  相似文献   

2.
双周信息     
《楼市》2006,(13)
政策m建设部:制订细则解释90平方米及70%比例楼市综合消息建设部正在制订“九部委新政”相关实施细则,将对“90平方米套型面积”及“90平方米占70%比例”等热点条款作具体解释。据建设部某官员透露,购房者和业内普遍关心的“90平方米套型面积”将被解释为“9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占70%比例”,解释为可按单个项目,也可按城市建设总量规定,每个城市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其城市具体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此外,讨论稿还对开发商改变住宅项目建筑面积的变通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定,如果开发企业通过变通行为,突破规定的90平方米限制后,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90/70”政策的松动,对开发商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利好消息。这一规定的实施,将使得全市上百个因“90/70”政策而停滞下来的项目,尽快完成审批手续开工建设形成有效供给。“90/70”政策松绑,会给开发商开发产品带来更多的自主性,这样更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虽然43号文对于楼市来说算是一个利好,但是也有人表示松绑“90/70”还是要有所保留,适量放松。  相似文献   

4.
《湖南房地产》2006,(7):85-85
在国家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近两个月之后,旨在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国六条”实施细则终于悄然出台。这一变得宽松的政策使我省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的心情轻松了起来.但由于调控权力转移到地方政府手上.人们开始盼望地方实施细则尽快出台。7月13日,建设部下发了《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即165号文件),首次明确了90平方米和70%两个困扰业界并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概念。所谓90平方米,指的就是建筑面积,所谓70%指的是年度开盘的总量而不是单项。房地产开发商终于等到了”90平方米”的准确定义。  相似文献   

5.
从政府监管、房源供应、税收征管、信贷政策、用地供应、住房需求、问责机制、舆论引导等八个方面进行组合调控,本轮调控可谓是我国近几年针对房地产市场最严厉的一次政策调控。如此多重组合拳下,开发商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求得生存机会,他们会否在策略上另辟蹊径?《楼市》记者兵分10路,深入开发商阵营,为您揭晓答案。  相似文献   

6.
正对购房者而言,开发商"垫首付"有利有弊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出台地方调控措施后,武汉市"汉七条"等也相继出炉,标志着二线城市楼市调控拉开政策"收紧"序幕。将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提高至65%或70%,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是这些新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无疑会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惨淡楼市,愁坏了开发商,也愁坏了消费者。开发商愁的是,楼市何日走出困境;消费者愁的是,现在出手是否合适——今年10月以来,中央政府多部门联合出拳,地方政府频频救市,这是2005年以来以紧缩为  相似文献   

8.
《楼市》2007,(15)
2006年"90/70"政策出台后,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并符合国家现行政策,成为开发商亟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众多因素的叠加令2009年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诡谲多变,"五一"小黄金周到来,市场"回暖"能延续下去吗?下半年楼市走向将指向何方?各大开发商手中拥有怎样的"武器",如何布阵、如何"用兵",才能在下半年的房地产之战中胜利突围?购房者及市场的信心何时真正恢复?开发商、消费者,究竟谁是上帝? 2009年4月16日,广州越秀山雅韵轩茶艺馆,本刊精心策划2009年度广州地产界经典营销沙龙,地产精英、中介行业资深人士、研究机构专家等聚首交流,或猜想,或预测;或献策,或出招,或辩论……变幻莫测的市场,上演"潜伏"之规则;欲在大战中得胜,需要"潜伏"的艺术——明辩情势,审慎乐观,蓄势待发。"潜身而进"需要勇气,"潜龙在野,一飞冲天"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10.
若问2009年哪个地方房市"最火",答案无疑是众人瞩目的京沪穗深这4个一线城市。而在一线城市里"最火"的,还是二手房市场。以高达5.5%的营业税减免为首的政策优惠,是今年二手房市场的主要助推器。营业税减免和利率优惠——政策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土地供给制度和一些房地产政策正在促使房地产交易市场形成区域性寡头垄断.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地方政府从出让土地中增加财政收入,开发商通过制定高房价获得超额垄断利润,最终消费者利益受损.供给锁定型市场结构的研究表明:政府能通过行政或市场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当改造,使因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在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12.
季菲 《楼市》2011,(11):35-40
人居展告退,后市将如何,是当下每个人最想参透的问题。二手房成交冷淡、土地市场降温、开发商加速跑量……政策已见成效,下半年房价将迎拐点?银行可自行提高首付比例、刚需迫不及待入市、新房成交量增价涨……政策已经见底,楼市将复苏反弹?一个个信号充斥而来,扰乱心绪。果断入市还是继续观望?积极走量还是稳步推进?在理清市场现象后,我们或许能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调低11个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以缓解4万亿元刺激计划的资本缺口压力,其中商品住宅业赫然在列。与之前出台的政策不同,此次新政不再是减免税费以刺激消费,而是给予开发商实质性的优惠。房地产开发商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35%的"大限",自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松动。  相似文献   

14.
市场动态     
中国开发商要过"紧日子"?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房地领域是一个高度割裂的市场——标准普尔估计,中国有5.6万家开发商——这造成了对现有地产项目的激烈争夺,同时压低了回报。而政府对经济过热的担忧,带来了监管方面额外的不确定因素。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处于一个转折点,各种变化势不可挡地改变着市场格局,从业企业面临从觉悟走向转变的转型抉择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流传甚久的"末日"传言其实是个误会,但从另一个层面理解玛雅人"2012预言"也许是个不错的角度——危机迫使幸存者觉醒,人类从旧文明转而进入新的文明。201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就处在这样一个转折点,各种变化势不可挡地改变着市场格局,从业企业面临从觉悟走向转变的转型抉择。2012年大环境是政府换届带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振兴计划接近尾声使得财富增长效能减弱;乘用车消费激励政策退出,消费者购买意愿趋向低迷;多城市交通拥堵,地方政府被迫出台各种限制措施减  相似文献   

16.
<正>节能,一直是众多物业管理者高度关注的话题。而如何节能也一直是我们想要寻求的答案。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  相似文献   

17.
从五月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发出房产新政,以及其后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地方执行细节出台,到七月底,新政后已经两个多月了。那么,市场到底如何,消费者的心态如何,长沙在售和即售的楼盘动向如何,开发商还在和消费者还要观望到久?政府的下一步动作会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房地产业界所关注和研究的,作为开发商更加希望获得市场最真实的数据和消费动向。  相似文献   

18.
《楼市》2014,(17)
正昨天(7月28日)傍晚,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消息全面取消限购。该消息发布后,立即引发广泛讨论,杭州政府正式发文松绑限购,政策导向是什么?市场导向是什么?对近期行情又有怎样的影响?三年限购,区域性、结构性库存压力大杭州限购政策从2011年3月开始实施,至今已经三年多时间。限购有效压制了投资、投机性购房行为的同时,也误伤了一部分改善型需求。这三年多时间里,杭州楼市是刚需的天下,开发商基本围绕着90平方米做文章,从而导致大户型积压相对较多。区域性、结构性的库存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无题     
物价部门向消费者提醒,一些房产开发商售楼时采取隐蔽手段,在公开售价之外,收取“五大黑钱”;——销售面积搞“猫腻”一些开发商通过在商品房及附房面积上做手脚,特别是附房如阁楼、车库等,消费者一开始往往没注意,不法开发商便利用这可乘之机,通过变相提高商品房面积和销售价格,谋取不义之财。——多收代收代缴费代收代缴费是开发商上缴政府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在销售商品房时,就等额向购房者收取。而有的开发商通过各种理由,多收部分费用,让消费者吃亏。——改变小区规划开发商为降低开发成本,私自改变小区规划,减少绿化面积和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应对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地方政府领导的质量意识如何,他们怎样看待发展地方经济与从总体上提高地方产品质量水平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西应县人民政府县长李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