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拍卖“四荒”探析徐建新以拍卖“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推动土地开发的作法,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对此本文谈点看法,与同行商榷,共同探讨开发土地的有效途径。一、拍卖“四荒”的实践效果拍卖“四荒”其本质就是将市场...  相似文献   

2.
水水 《致富之友》2011,(1):37-39
“经典写实”油画风格的代表画家。在拍卖市场上,陈逸飞油画一般有“早期红色历史题材”、“水乡题材”、“仕女题材”和“西藏题材”这四大类。其作品的市场价格一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行情较为稳定。在2009年,陈逸飞的最高拍卖纪录为北京保利春拍中陈逸飞1979年作的《踱步》,以40432万元人民币成交;在2010年,艺术市场再次火热,  相似文献   

3.
从一些地方土地出让报道和土地批租工作实践中发现,一些土地市场地价全线飘红,“涨”声一片,土地招标拍卖成交价高出拍卖底价或土地评估价数倍,而且屡屡爆出“天价”。土地拍卖、挂牌出让竞争如此激烈,让人们欣喜地看到房地产市场的红火,但从另一方面也看出房地产市场存在令人担忧的隐患。从土地拍卖规则来说,出价最高者取得拍卖土地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拥有者满意,获得土地价值最大化的货币,土地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显现。但土地经济价值并不是越高越好,超出常规的土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未必会带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有…  相似文献   

4.
2010年,古代书画显然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占尽风头。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书画市场的火热。显然给书画藏家十足的信心,2010年书画藉品上拍明显增多。各大拍卖公司卯足劲儿征集好的拍品。亿元天价纷纷出现,古代书画家作品拍卖纪录也刷新不少。2010年的中国书画拍卖,可以说是看点十足,雨北京在古代韶画拍卖占据了“大本营”的优势.对内地藏家来说,不管是“围观”还是“上手”都颇为便利。  相似文献   

5.
“大兴庞各庄的西瓜.好吃!又脆又甜。”记者在市场里采访时消费者这样说。庞各庄的两瓜在北京确实很有名气.早在2002年.大兴西瓜就在著名的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开过展销会.一个西瓜最高拍卖到13200元。这两年庞各庄的西瓜更是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6.
2010年的瓷器工艺品拍卖市场。可以用“辉煌”来形容。2010年在伦敦成交的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约合人民币5.54亿元天价成交,再次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2010年的中国瓷器工艺品拍卖则多点齐发.不仅传统的重点品类瓷器、玉器高价迭出。杂项工艺品也一路飙升。  相似文献   

7.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营销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璟 《林业经济问题》2003,23(4):222-225
本文通过对昆明国际花卉交易拍卖中心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指出现代花卉拍卖取代传统的农贸市场式的“对手交易”是现代花卉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探悉了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云南花卉产业现有的产业组织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市场产品结构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培育“四荒”使用权流转市场孟枫平尹云松“四荒”拍卖制作为一种不同于耕地承包制的制度变迁,已在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逐步推行,并以其显著的制度绩效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变迁,“四荒”拍卖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即通过培育“...  相似文献   

9.
拍卖“四荒”(荒山、荒地、荒滩、荒沟)使用权,加快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挖掘水土资源的潜力,既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需要。从山西省吕梁地区拍卖“四荒”的经验入手,分析了“四荒”拍卖的具体做法,对规范“四荒”拍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拍卖“四荒”中的地籍管理要跟上武玉芬拍卖“四荒地”的地籍管理,是对拍卖“四荒也”管理的重要环节。辽宁省凌源市土地局通过加强对“四荒地”拍卖的地籍管理工作,制定了怕卖“四荒地”的地籍管理标准和规程,在全市实施,保护了双方的舍法权益,消除了双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1.
抵债资产的妥善处置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为避免抵债资产的“冰棍效应”,去年以来,山东省日照市农改办将尽快处置变现抵债资产作为当务之急,按照市场化及“三公”原则,制定了《日照市抵债资产处置办法》,采取公开拍卖的手段,委托拍卖行对联社抵债资产进行了公开拍卖。虽然抵债资产处置领导小组经过近3个月的筹备,既有周密的组织,又有详尽的计划,进行了大力的宣传与多方的联系,但结果均告失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拍卖难呢?(一)从拍卖市场看,整体市场小,难以形成竞买者之间有力的相互竞争,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招标拍卖何时能“唱主角”冯广京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难,已成困扰我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一大难题。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以来,政府虽力主加大以市场手段配置土地的比重,但是通过招标、拍卖这种以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数量,一直难以突破整个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粮油新产品开发的思路(一)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入手 ,研制、开发适应消费者所需求的粮油新产品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 ,就必须预先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工作 ,以了解市场急需什么 ,消费者有何购买意向 ,通过静态、动态两个方面洞悉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透过消费者的“显在需求”即已得到满足的需求 ,洞察到其未被满足的需求 ,即“潜在需求” ,进而为粮油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因为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是通过其希望市场提供什么产品的具体需求反映出来的。因此 ,只要抓住“市场需求”这个牛鼻子 ,消费者的消费心里变化也就迎…  相似文献   

14.
拍卖“四荒”地使用权 加快“四荒”资源开发艾云航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是继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土地制度建设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和重大突破,目前全国有10多个省开展这一项工作,拍卖“四荒”地使用权面积达1100多万亩,发展势头很好。一、拍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多数趋冷的情况下,浙江省杭州市房价一路攀升,购销两旺。2000年11月,杭州市公开拍卖两幅地块,成交价分别高达19亿元和21亿元。  杭州地产市场热腾腾的“人气”,与积极推行房地产开发用地统一招标拍卖密不可分。自1999年4月以来,杭州市区累计招标拍卖出让土地16幅,面积2034公顷,总成交价14亿多元,比原先按协议出让的地价高出7亿元。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城市土地  实行土地招标拍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加强和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规范的市场离我们有多远--对湖南土地市场建设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年不懈探索,成效有目共睹湖南省土地市场建设从1992年起步,以岳阳市率先出让千亩国有土地使用权、浏阳市敲响“三湘第一锣”拍卖首宗国有土地使用权为标志。经过9年多的探索和培育,全省土地使用制度初步实现了“两个转变”,即国有土地使用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可流动转变;土地出让方式由单一的协议出让向招标、拍卖等市场配置方式转变。土地市场正在逐步形成。9年来,全省共出让土地16.5万亩,收取土地出让金80多亿元。到2000年年底,全省已有11个市和60多个县(市)建立了土地市场机构。全省土地一级市场出让土地17085亩,…  相似文献   

17.
“四荒”拍卖的理论与实践符加林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角度,探讨"四荒"拍卖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一、地租存在的客观现实性市场经济本身没有社会制度性质的区别,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要求。受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  相似文献   

18.
近 1 0年的实践探索已经证明 ,“四荒”使用权拍卖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四荒”资源的开发。早期探索“四荒”拍卖的山西吕梁地区、山东费县和枣庄市山亭区 ,及后来吸引城市资金和职工进行荒山开发的济南市 ,都取得了颇丰的成果 ,也积累了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然而 ,由于当时制度设计的短视和不完善 ,尤其是二级市场流转规则和操作规程供给不足 ,也出现了诸如“四荒”购而不治、掠夺式开发等不良现象 ;因产权运作规则不清晰或者不完备而对簿公堂的案例亦为数不少。这就严重制约了“四荒”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对“四荒”资源 ,人们必…  相似文献   

19.
铜梁县出台拍卖“五荒地”使用权的政策规定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充分发挥非耕地资源的效益,把非耕地资源的使用权引入市场。最近,铜梁县出台了拍卖"五荒地"使用权的政策规定。一、凡全县范围内尚未开发或开发利用不好的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荒山、...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在加强抵债资产的管理方面,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建立资产转化机制。一是出售。出售是使资产变现最简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处理抵债资产的首选方式。出售的方式可通过拍卖,也可通过中介市场。为减少信贷资金的损失,对收到的以物抵贷资产要抓紧拍卖。如果抵物放置时间过长,不仅加大了仓储和管理费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的陈旧程度和性能老化将逐渐暴露出来。在处置过程中,信用社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高资产处理透明度,遵循市场规律,全面推行“公开拍卖”的处理方式。在拍卖前,信用社确定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