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引言 自上世纪70年代日本遭遇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开始逐渐步人低迷期。同时80年代开始显现的“少子·老龄化”问题更使其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2.
日本房地产泡沫时代的税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事件继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洋水仙事件”,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和美国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泡沫之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并且泡沫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事件 继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洋水仙事件”,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和美国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泡沫之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并且泡沫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近几年,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自2008年三季度开始,受国外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开始走弱,与90年代初期日本的情形非常相似。因此,有必要反思当年日本经济衰退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近几年,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自2008年三季度开始,受国外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开始走弱,与90年代初期日本的情形非常相似。因此,有必要反思当年日本经济衰退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6.
日本资本项目开放:背景、内容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资本项目开放的背景 日本资本项目开放首先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之后,经济开始了的高速增长。1964年,日本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正式接纳为成员国,实现资本项目开放成为贸易自由化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过吸引外资以满足投资的需求。特别是大规模进行设备投资对日本产业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徽水利财会》2007,(4):42-42
日本:不用家底去冒险 日本是世界上股票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以及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的痛楚之后.多数日本股民都能够理性地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8.
日本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超  梁继周 《银行家》2005,(7):77-80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护送船队式”监管体制赖以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开始崩溃。在国内外重压下,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9.
导读: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中国军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斗争。日本一度占领了中国半壁江山.对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银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日本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日本金融业不良债权处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其国内金融业在巨额问题贷款的拖累不几乎全面陷入瘫痪;随后日本开始着手处置不良债权,在经历了1997-1998年的金融运荡之后,日本政府还专门组建了金融再生委员会(FRC),实施“金融大爆炸”(Big bang)计划,其目的是对日本国内金融体系进行乇底整治,但日本国内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的现状距1998年日本政府提出的目标仍然相差较远。目前,日本被银行巨额坏帐、股市下跌以及经济不景气等现实问题深深困扰的局面并未得以扭转。2001年4月6日,日本政府推出了包括银行不良债权处置方案在内的“紧急经济对策”,试图以此为契机,使日本经济走出困境,因此重新对日本金融业不良债权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衰退与停滞的低谷,尤其是金融领域出现了巨额不良债权和金融机构接连倒闭的严重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日本朝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省,并于1996年开始实施“金融大爆炸”改革,试图改善这一不利局面。本文在重点介绍日本此次“金融大爆炸”改革内容的基础上,试图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本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引起了各国经济理论界与实际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发展以及破裂三个时期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考察,认为“泡沫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协调失误有很大关系。在80年代中期,过分强调内外经济协调,导致日元在短时期内急剧升值,为了防止由此而引发的经济衰退,在国内政策上又单纯依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过于保守;在“泡沫经济”形成与发展吕,日本银行恪守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一般物价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忽视了资产价格的上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在“泡沫”破裂之后,货币政策几乎无所作为,而单纯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步入衰逞的10年来,国内资金循环出现的“由民间向政府”的转移倾向.是抑制日本民间金融机构发挥资金配置这一本质中介职能的重要原因。而近年来日本干预外汇市场不本市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凭借内在发展需求来带动资金以国内民间经济为主循环渠道,才能保证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源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经过两年的激烈动荡之后,许多受到严重影响的“重灾区”国家已经走到了谷底,并开始走上了复苏之路。主要标志是:汇市趋于平稳,股市出现反弹,出口开始扩大,外汇储备增加,短期外债减少。韩国、泰国等一些国家由衰退转为增长。一些“重灾区”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趋于好转的具体表现是: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长1.9%;韩国、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近几年,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自2008年三季度开始,受国外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开始走弱,与90年代初期日本的情形非常相似.因此,有必要反思当年日本经济衰退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储蓄率开始逐年上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常项目顺差连年增加,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在此背景下,伴随日本银行的低利率政策,大  相似文献   

17.
记得日本企业界流行一个词:“选择与集中”、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究竟是走综合化还是专门性的路线,是经营者面临的抉择 一般说来,在高度经济发展的时代,综合化是企业高度成长的必要手段可是在不景气的年代,由于经济成熟化与客户开始要求高度专业,综合性的经营就不合时宜。日本综合电  相似文献   

18.
《云南金融》2011,(3):5-5
日本内阁府2011年2月14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日本实际GDP增长3.9%,名义GDP增长1.8%。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比中国同期名义GDP少大约4000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让出“第二经济大国”之位,退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9.
国外成功的企业文化典范 兴起于本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管理学家开始研究和倡导的企业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已被西方及发达国家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以下几例: 1、日本的企业界一贯提倡“尊重每一位员工”倡导“自发、自觉、自治”的“三自”精神,重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使日本战后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并一跃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金融》2006,(5):40-40
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6年3月9日刊登李云路、孙晓胜的文章《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经济”方兴未艾》认为,“博客”一一这个号称第二代互联网标志的新兴事物在中国正由。小众“走向”大众”.“博客经济”也开始浮出水面。“博客”是BLOG的中文译名,最初被翻译为。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