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农村经济中与"三农"息息相关并且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充分发挥支持"三农"的重要作用、怎样在推动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中扮好自己的角色,是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就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表明,我省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截止2000年12月底,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达169.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占72.6%,农村信用社对"三农"贷款总额占辖内金融业同类贷款总额的80.55%,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持力量.通过实地调查,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村经济所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以及由此对农村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农信社支农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给予我们新的启迪和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机构最多、分布最广与农村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却明显滞后,就目前来看,农村信用社也是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中问题最多、潜在的风险最大、在功能定位上争议最激烈的金融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作为自1999年就已开办的央行支农再贷款,在这次改革进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以及改革后的发展取向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江西省的芦溪县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几年来的支农再贷款投放,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支农再贷款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需改进现行的管理制度,增加风险防范设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经济战略性退出,农村信用社日益成为支持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包袱,一些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力不从心.人民银行以农村信用社为对象发放的支农再贷款,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有效缓解了支农资金紧张的矛盾,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作用.随着支农再贷款规模和投入力度的加大,其管理中呈现出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支农再贷款效能的发挥,一些地方出现了支农再贷款"惜贷"、甚至"息贷"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结算作为调节农村经济的重要金融杠杆和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手段,在日益发展的农村经济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结算管理,畅通结算渠道,则是当今农村信用社改革值得深思的问题.最近,我们对湘潭县农村信用社结算业务进行了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完善结算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榆中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宗福 《甘肃金融》2002,(11):44-45,41
勿庸置疑,农村信用社同其他许多国有企业一样,也有过自己昔日的辉煌.在其40多年的发展中,对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严重地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就榆中县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风险、化解措施及建议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以下笔者从当地农民渴望得到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农村信用社加强为农服务的必要性 (一)是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任务. 首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提出了支农任务和要求,要大力组织支农资金,继续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转变支农工作作风,改进农户贷款管理方式,认真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拓展信贷支农领域,巩固和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朱镕基总理去年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当前特别要重视和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使它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李静 《新疆金融》2005,(6):40-43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机构最多、分布最广与农村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却明显滞后,就目前来看,农村信用社也是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中问题最多、潜在的风险最大、在功能定位上争议最激烈的金融机构之一。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其早日走出经营困境,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农村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综合分析农村经济情况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内部关系进行重新认识,进一步阐述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在引导农村资金流向、维护农村金融秩序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整体发展状况不佳,竞争力弱小.  相似文献   

11.
蒋正华 《银行家》2005,(3):17-19
2005年元旦前,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对2005 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此次会议提出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对 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还提出了"工 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都应当 合理地调整资源配置格局,迈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 持农村的实质性步伐,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 制性障碍。正是在这样良好的大环境下,保监会和农业 部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保险问题,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 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把解决好"三农"问 题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努力推动在建立城乡 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方面,运用"三 农"保险不可替代的作用,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田园风光     
方圆百平方公里的桂林会仙地区山环水绕.绿意盎然,是美不胜收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卷。喀斯特湿地方圆数十里,郁郁葱葱的植被如平畴舒展的地毯。一座座平地拔起的小青山,有的一支独秀,有的相互拥抱,有的连绵起伏,千姿百态,这是上帝造化的天然盆景。  相似文献   

13.
从农村资金互助社到综合农协的发展——以梨树县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次第东风三月来,梨树万顷竞开怀。报春一蕊争先放,不尽繁花遍地开。"这是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先生2007年3月9日在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开业庆典上所贺的双关诗。从诗的寓义上讲,中国银监会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经过三年的  相似文献   

14.
Rural extremes     
Dennis Livingston 《Futures》1980,12(2):161-162
  相似文献   

15.
农信社改革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宏业 《银行家》2005,(6):124-126
按照国务院要求,所有参加农信社改革的试点省份(8 21)要在年内完成改革工作。在国家政策扶植的基础上,各农信社要建立以县级联社法人为主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建立新的理事会、监事会,同时设立省级农信联社,对经营管理负责。另外,符合商业银行条件或股份制合作银行条件的可以建立相应的银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由省政府负责、银监局监管,产权明晰、法人治理合理的农村金融组织。如此看,改革思路是明确的,要求是具体的,条件是完备的,理应改出一个有活力的市场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但实际调查发现,由于一些难以摆脱的限制因素,导致农信社改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作者从农信社的改革环境、路径等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重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离不开完善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极不协调,因此,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和金融组织体制创新三方面重构和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国内外都做了大量地研究,在衡量和比较中寻找其关联.文章从金融的功能性角度入手,阐述了我国关于农村金融供需主体的现状,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与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并存,只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并动态地提供有效的供给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对于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的基础与机理分析,对实现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的帕累托改进进行探索,以期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以前,人们根本没有"县域经济"这个概念。发展县域经济,是反思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的区域性经济,要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而政府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逐步扩大县级政府的自主权,乃至最终向省直接管县转变,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内生性条件。非公有制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因势利导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以组建地市农商行为主的农村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和路径问题一直是国内实务部门、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2003年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以地市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为主,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