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母语和外语的相同之处会对外语学习起正迁移作用.相反,母语和外语的相异之处则对外语学习产生负迁移作用.这种负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结构本身的干扰,在有意或无意间,按照母语的方式来谴词造句,形成无效句或错句;二是对语用规则的干扰,依照母语的文化习俗用外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造成语言使用的不得体.外语学习只有在这两方面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尤其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进入外语应用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2.
任何二语习得都离不开母语对它的影响.根据行为主意观点,母语与二语的相异而阻碍二语习得的迁移被称为“负迁移”.它增加了语言学习的难度,是二语习得的“瓶颈”.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词汇的学习是最为基础的.本文重点分析汉语对英语词汇习得的负迁移,从而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减少或克服词汇的负迁移,以便轻松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学习英文写作的初期普遍存在着母语思维的干扰因素。为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依据语言学习中迁移理论,具体阐述了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各个层面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英汉对比分析研究的教学策略,以期让学生认识英语或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消除这种现象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任何二语习得都离不开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即正迁移与负迁移。通过一些实例归纳总结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希望能给母语为汉语的二语习得者一些启示,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迁移理论的实质出发,阐述了外语学习过程中,本族语(母语)的语言特征、模式或语法形式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促进或干扰。提出在外语学习中,要根据迁移理论,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排除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更快、更好、更有效在学习和掌握外语。  相似文献   

6.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母语迁移因素影响第二语言的习惯,正迁移推动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语言迁移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迁移指学习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在外语学习中,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同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正迁移。本文将以“深层共享能力”假设为基础来分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正迁移。  相似文献   

8.
汉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称为负迁移。论文基于迁移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结合实证研究,分别从音素、重音、语调三方面分析了实验结果并探讨引起负迁移的原因,旨在帮助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减少受汉语负迁移影响,进而获得标准的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9.
母语对二语习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导致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正负迁移现象分别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在外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对比性分析和错误分析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正迁移的促进作用以及尽可能地消除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多种因素造成的这种母语的负迁移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正确认识这种存在,了解它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才可积极预防并降低这种负迁移的存在,从而更有效率地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人类活动,影响阅读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以母语知识为先备知识的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必然会受母语知识和思维的影响。母语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的影响一般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论文从词汇和句法在阅读过程中造成的障碍来讨论阅读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  相似文献   

12.
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负迁移客观存在。论文回顾了迁移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语音、词汇和语用三个层面的负迁移,提出了母语负迁移在教学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详尽分析了外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提出在教学中应促进母语正迁移,减少母语负迁移,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负迁移是客观存在的。而在作为语言输出方式之一的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痕迹更是明显。本文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上分析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此问题提出了尝试性的应对策略:提高理论认识水平;注重英汉对比教学;扩大英语阅读范围。  相似文献   

15.
母语迁移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母语的运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即正迁移,也有过度使用带来的负迁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要充分发挥正迁移的效力,努力遏止负迁移,促进大学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习得主要是一个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母语会对外语习得在语音、词汇、句法、文化等各个层面形成迁移与干扰.本文主要对这种迁移与干扰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要促进正迁移,克服负迁移.  相似文献   

17.
中介语石化的现象广泛存在。年龄因素、母语负迁移、二语的输入方式以及学习动机等心理因素都会导致石化现象的产生。尽量接触大量正确的二语材料,克服母语的负面影响,创造多样的二语学习环境等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止僵化的过早产生。  相似文献   

18.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减少选词不当、语法错误、中式英语等母语负迁移现象,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也是影响外语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母语负迁移的作用被过分夸大,正迁移的作用却被忽视。母语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干扰",而应看作是一种"借用"和"调节"手段。本文分析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负迁移对目标语的学习和掌握产生干扰和阻碍。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英汉语言系统及文化背景差异对比分析、扩大阅读量增加视听说训练等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