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论丛》2006,(2):92-92
为落实觉的十六大和十六属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农村三个明建设工作.解决农民看书难特别是看想看的书难的问题.丰富农民业余化生活.提高农民化素质.2005年7月,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意见.提出在全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主,社会捐助为辅.农民自我管理的免费出版物借阅点.目前在兰州.投资金额约2万元。在行政村天水.定西三市已建成14家.每书屋投资金额约2万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9,(4):F0002-F0002
如何实现农村文化共享,如何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一直是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从2007年开始,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的“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实施,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广大农民认为,“农家书屋”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  相似文献   

3.
代传富 《魅力中国》2010,(16):54-55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怎样着眼于抓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理清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思路成为注视的热点问题。“农家书屋”的建成,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问题,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使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对本问题进行浅析思考。  相似文献   

4.
广东陆河县东坑镇竹园村、河田镇河北村等22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陆续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每个“农家书屋”有少儿、农业科技知识、医疗保健、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经济等10多类书籍共1500多册。“农家书屋”为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夏红艳 《黑河学刊》2012,(4):38-39,41
近年来,农家书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广东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在文化厅等各部门的努力下,广东省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覆盖了各个乡村。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农民实际状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农家书屋建设入手,先对农家书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重点从运行机制、人员经费、建设模式等方面对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力图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的使用功能。扩大建设成果,真正解决农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家书屋     
林仁 《老区建设》2009,(23):64-6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11,(11):63-63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之一.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市从2009年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截至2011年9月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234.1万元.已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3706个行政村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8.
《老区建设》2009,(1):5-5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表示,继续大力加强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截至2008年11月底,农家书屋工程总投资近五百亿,已建成农家书屋三万多家,出版各类适农出版物2万多种,惠及几亿城乡人口。  相似文献   

9.
林静国 《宁波通讯》2005,(10):46-47
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县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坚持“条件、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探索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之路。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4.6万亩,  相似文献   

10.
陈晓旷 《魅力中国》2014,(18):41-41
本文介绍了农家书屋工程,通过分析数字化农家书屋与传统农家书屋的比较优势,提出数字化农家书屋的发展应着力数字资源库建设,推进符合农民真正需要的个性化阅读,为农家书屋工程发展的长致机制提出可行乏路。  相似文献   

11.
蒲城县是爱国将领杨虎城、清廷名相王鼎的故乡,素有“将相故里”的称谓。作为拥有78万人口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目标建设农家书屋282家,包括之前建成的77家,全县17个镇的359个行政村将实现村村建有农家书屋,每个书屋拥有图书1500多册,碟片100盘,报纸杂志近30种,分为政治、法律、经济、文学、  相似文献   

12.
富民强市 重在富民 农民不富 全市难强 阜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就阜阳这样一个农业大市而言,富民的重点在富农民。农民不富,全市难富,市也难强,而富民的难点在沿淮地区。阜南濛洼蓄洪区自1953年建区以来有10年12次开闸蓄洪,濛洼人民曾在一季之内三种三淹,1998年濛洼农民人均收入仅1038元。而洪洼地区由于不是蓄洪区,得不到国家的各类补助和建设项目,其经济发展的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及农民的贫困程度,比濛洼地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在前几年负责扶贫救灾工作中了解到…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缺乏、贷款难问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经温州市政府批准.由市供销社牵头于2002年lO月成立了市农信担保有限公司.为市政府确定的市级示范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提供贷款担保:公司成立三年以来.已对52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种养殖大户提供贷款担保141笔.担保金额8235万元,到期的103笔贷款5490万元均如数收回本息,手续费无一逾期,公司收支平衡,尚有结余。公司初步与一批讲信誉、有实力,对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建立了业务关系,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乡下老家,和儿时好友聊到看露天电影时,朋友不无感慨,现在在农村已很难看到露天电影了。记得小时候,我们每月都能看到一两场露天电影。现在,农民富裕了,却很少看到露天电影了。我想原因不外有三条:一是农村电视机基本普及,农民在家中也能看到影视节目,对看电影的要求不那么强烈了;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些村(居)背负沉重的村级债务,无力顾及农民化娱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初夏,北京郊区200家农民合作社联手。组建成立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京郊农民合作社进行大规模联合,原因有三个:第一。单个合作社.包括一些小的联合社,总量小、实力弱。对接市场难;第二,吸引资金难,自有资金明显不足,又缺乏信贷资质;第三,培育品牌难,而且很难形成产业效应。  相似文献   

16.
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张学莲,由于切实感受到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的现实,自筹资金,通过食用菌的栽培,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 张学莲近三年的技术致富业绩,可以这样概括:2003年她自费引进粪草栽培双孢菇技术,2004年她被当选为都兰县科技特派员后,培训当地农民130名掌握双孢菇栽培技术,2005年带领农民规模化生产双孢菇.真可谓,三年三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据媒体报道:在2010年里,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展开.出现了迁村并居“大跃进”的风潮;在一些地方.由于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出现了严重危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对此.2010年11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村庄撤并应尊重农民意愿.严禁强拆强建。但从一些地方的实际情况看,违背农民意愿进行强拆强建的现象并没有被完全禁止。对此,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三年前.在成都市刚刚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时候.我到过成都.但当时有较多的忧虑。我提出来.成都的城乡一体化.一定要关注公众的利益.不要流于形式.不要流于政绩化。三年后我再来,感觉很深.成都这三年是在扎扎实实做事情.在很多细节上确实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广大农民受益其中。成都在沿着科学的道路在发展、进步.而且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我为成都总结了一句话:政府主导.集中突破.城乡统筹,系统推进.公众受益。  相似文献   

19.
《老区建设》2014,(23):7-7
近年来,江西省新干县移民办加强和库区所在乡镇的联系,以建设农家书屋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库区文化民生工程建设,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和增添图书等方式,着力把全县库区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库区移民群众致富的“加油站”,目前全县已建成库区农家书屋12家,深受移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一、准确把握乡镇企业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挑起了工业化的重担。衡阳县2000年实现GDP总量为48.2亿元,其中乡镇工业增加值达到17.4亿元,占全县GDP的36.2%,可以说三分天下有其一。二是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有效切入点。全县拥有“农”字型加工企业443家,2000年实现增加值6.3亿元,占全县乡镇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强。三是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镇化。2000年止,全县乡镇企业职工达23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近35%。四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全县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