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总量贫困测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建华  陈立中 《经济学》2006,5(3):675-694
本文系统地评述过去一百年来有关总量贫困测度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贫困测度方法的主要发展线索和理论成果,为中国的贫困研究奠定基础。文章重点讨论了基于公理方法、福利方法的贫困测度和多维度的贫困测度,分析了各种贫困指数的构造、优缺点和适用性。文章最后探讨了总量贫困测度几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中国如何构建和选择科学合理的贫困指数问题。  相似文献   

2.
该文系统地评述过去一百年来有关总量贫困测度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贫困测度方法的主要发展线索和理论成果,为中国的贫困研究奠定基础.文章重点讨论了基于公理方法、福利方法的贫困测度和多维度的贫困测度,分析了各种贫困指数的构造、优缺点和适用性.文章最后探讨了总量贫困测度几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中国如何构建和选择科学合理的贫困指数问题.  相似文献   

3.
总量贫困测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地评述过去一百年来有关总量贫困测度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贫困测度方法的主要发展线索和理论成果,为中国的贫困研究奠定基础。文章重点讨论了基于公理方法、福利方法的贫困测度和多维度的贫困测度,分析了各种贫困指数的构造、优缺点和适用性。文章最后探讨了总量贫困测度几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中国如何构建和选择科学合理的贫困指数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梦玄  周义 《当代经济》2016,(36):145-152
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借鉴塞思的广义均值双参数模型,构造了同时考虑维度不平等与权重等影响的新福利指数,测度了武汉市被保障对象在迁居保障房小区前后真实福利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在整体福利方面,由于迁居后被保障对象福利分布均匀性有所改善,使得新模型测度的真实福利水平,相对于从总体平均角度出发的传统模型,改善更加显著.即:被保障对象在迁居后的整体福利水平和福利分布都有所改善,新模型更准确、更全面地测度并反映了研究对象的福利变化.在各维度福利方面,就福利水平而言,被保障对象迁居后只有居住条件、心理状况改善显著,而其余三个维度包括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就业条件和交通条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恶化;就福利分布而言,心理状况、就业环境和交通条件的福利分布在迁居后趋向收敛,居住条件福利分布则趋向发散,公共设施条件福利分布无明显变化.由于三个维度福利水平的下降都和保障房的选址比较偏远有较为明显的关系,因此建议保障房项目的空间区位适中,空间分布分散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快速増长的同时却忽视了民生福利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増长的福利效应并没有同步,己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产业经济福利水平,进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才能更好确保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于此情况,本文阐述一下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测度指标是定量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已有文献对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增长型经济发展测度指标、生态型经济发展测度指标、综合型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以及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测度指标四种类型.通过对这四类经济发展测度指标的分析,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测度指标是一个变迁的、复合的、以经济增长为基本要素的指标体系.不可否认已有研究对定量测度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遗憾的是所建构的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异质性较大,且规范性有待提高.因此,采用规范的指标体系设计程序,构建学术界认同度高,且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我国福利、经济福利的概念出发,界定了以国民生产福利总值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福利核算体系的概念,阐述了我国国民经济福利核算体系构建的价值表现,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向国民经济福利核算体系转变。  相似文献   

8.
9.
波动的福利成本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卢卡斯在芬兰赫尔辛基所做的一次学术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波动福利成本问题(演讲稿于1987年出版),他以美国相关数据为依据,认为波动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的。很快就有人提出反驳意见。从此有关波动成本的争论就持续不断,时至今日仍无定论。显然,波动福利成本对于经济周期(经济波动)和宏观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讨论这一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祖辉 《财经研究》1997,(12):26-32
  相似文献   

11.
旅游经济的福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经济的福利效应研究基础上,对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福利经济学及国际贸易学的相关理论等。研究方法大致分两类,基于问卷的主观评价法,即价值评估方法,以及经济学的客观评价法,如一般均衡模型(GEM)。两类方法各有优缺点:价值评估方法间接获取福利,缺乏说服力,一般不宜采用;一般均衡模型相对科学,但建模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学者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应用难度较大。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从旅游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极度缺乏。研究案例较多,但利用GEM的研究案例相当少,国内研究更是不足。我国旅游业正值蓬勃发展,厘清旅游经济的福利效应,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更先进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旅游经济福利效应研究,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演变,如今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极为重要的制度保障。回顾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成就与挑战并存。本文认为,构建"合作主义模式"下的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是当前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福利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的高速增长使得其与国民福利的关系成为部分学者研究的主要领域.回顾和总结旅游业与国民福利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找出实证和理论研究的主要视角和推进方法,并探讨下一步研究可能的空白点以及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问题是本文主要目标.理论研究上,旅游业与国民福利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体结论不尽相同,税收、市场扭曲、外来资本、偏好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旅游业扩张是否会提升国民福利.实证研究方面应对上述因素对福利的影响做出确凿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15.
Reform of the United States welfare system in 1996 drastically changed welfare receipt for low-income lone mothe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these changes on lone mothers by summarizing empirical work on caseload reducti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come, poverty, material hardship, and family formation. While it appears that the economic status of many lone mothers improved during the economic expansion in the late 1990s, many lone mothers continued to experience poverty and material hardship.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feminist scholars from both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goes on to critique mainstream research on welfare reform. It identifies a particularly feminist approach to welfare reform research, stresses its advantages over mainstream research, and speculates about why there is comparatively less feminist research to date. The paper concludes by calling for more structural analyses of poverty and of lone motherhood itself.  相似文献   

16.
评估市场力量及其影响的核心在于模型化市场的竞争约束。勒那指数、推测变差模型、Chang—Tremblay模型、剩余需求函数法、托宾q等沿着不同的可观测变量假设与构造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测度了市场力量,而Lavergne—Requillart.Simioni模型表明,希克斯剩余函数可以比马歇尔剩余函数更为逻辑内洽与精确地测度福利损失。古诺竞争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边际成本差模型等不同理论模型隐含着关于市场竞争状态的不同的认知与知识假定,由此会导致市场力量与福利损失测度的重大差异。合理刻画产业内的竞争状态是反垄断实践中实证地评估二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Lomborg's best‐selling attempt to demolish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as been praised by the Economist and the Financial Times,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reactions of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We show in detail here how Lomborg selects statistics to support his optimistic views, and systematically neglects relevant but unfavourable evidence. He also ignores much of moder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uch as the use of genuine investment that capture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double dividends’ from green tax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unemployment, and local health benefits from abatement of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of welfare enhancing capital imports in a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 Contrary to the pessimistic conventional wisdom of capital imports and welfare, a justification is provided for the acceptance of foreign capital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20.
This paper updates and extends my earlier work on how the middle class fares throughout the world based on the microdata sets that comprise the Luxembourg Income Study (LIS). Wave #6 LIS data, recently released and centered around 2004,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assess 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size of the middle class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early 2000s. In contrast to the 1980s and 1990s, there was no noticeable decline in the middle class during the early 2000s. The paper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that the size of the middle class in each nation depends mainly on government tax and spending policies. In particular, it shows the key role played by family allowances and paid family leave in supporting a national middle cl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