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美国等地区干旱消息的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在短期内出现大幅上涨,引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机构的担忧。笔者就近期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及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粮食价格出现暴涨的可能性较小,但仍要警惕国际粮价波动向国内粮食价格的传导。  相似文献   

2.
受农产品生产成木和运输成木增加、需求稳定增长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有望长期在较高价位上运行。由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涨跌以及国内农产品产量增减对价格的短期走势影响较大,价格的阶段性波动在所难免。200阵粮食价格上涨动力减弱,以高位平稳、略有回调为主基调;棉花总体价格水平将低于2004年;食糖价格稳中有升;肉类价格有所回落。粮食:上涨动力减弱,高位平稳为主2。。3年下半年开始,粮食价格结束持续6年的低迷状态,出现全面快速上涨,截正到年底,粮食价格平均同比上涨2嘶。进入2004年粮价上涨势头更加猛烈,截正到8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了31.…  相似文献   

3.
选取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对中国粮价波动的成因进行实证。结果表明:粮食生产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粮食消费量、国际粮食价格、广义货币量和粮食库存量对粮食生产价格影响显著;粮食生产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粮食净进口量对粮食零售价格影响显著。而粮价波动的经济效应:2种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同;粮价上涨农民得到的很少;不能确定物价与2种粮食价格是否有关。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考虑了恐慌性购买和煽动远景悲观预期的热钱大举进入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系统地考察了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前期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粮食需求波动和热钱波动。其中,粮食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波动,即粮食供给波动和粮食需求波动是主要原因,且相对来说,粮食供给波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2006年~2008年,我国主要粮食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忽视全球背景、忽视国内外粮食价格联动性增强这一事实,仅着眼于中国市场来探讨粮食价格波动问题,显然不够客观和全面。粮食价格的上涨,必须着眼于全球视角。以全球主要商品价格的走势、全球范围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供求矛盾为国际大背景,并结合国内的供求情况来探讨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上半年粮食价格涨势强劲;受夏粮和早稻增产以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自5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出现回落态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半年粮食价格将会呈现小幅上涨趋势;全年粮食产量将呈现恢复性上涨,产需缺口缩小。粮食价格上涨属于恢复性上涨,总体上利大于弊,不需要进行过多干预。今后政策重点仍应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主,关键是巩固和完善当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构建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以大米为例,实证分析了2007~2008年粮食主产国出口限制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米主产国贸易量对国际粮食价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2007~2008年期间大米主产国出口限制使大米贸易量每降低1%,则国际大米价格就上涨1.57%,而在此时间之外的大米贸易量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在特定时期粮食主产国的出口限制政策推动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进而,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出口限制政策对国际粮食价格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也显示,粮食出口限制推动了国际大米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但其幅度低于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的国际大米价格上升。因此,本文认为:在区域合作框架范围内,通过区域内粮食主产国的磋商,限制粮食主产国出口限制政策的使用,将是抑制国际粮食价格大幅波动的可选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价格波动是粮食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反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虽然引起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从粮食价格形成的内在机理来看,引起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求矛盾、生产成本推动、自然灾害因素、国际市场传导.粮食价格波动的经济效应主要是影响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和市场价格总水平.要确保粮食价格基本稳定,避免其大幅度波动,应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价格服务体系、建立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强化粮食市场价格监管.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金融支持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从国际上看,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生物燃料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粮食主要出口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一些国家为应对粮食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球粮食价格波动上涨,特别是10月和11月出现了14.8%和5%的上涨,全年涨幅超过10%。根据包含国内粮食价格的指数综合测算,2006年,全球粮食现货价格比2005年上涨12.83%,期货价格比2005年上涨30.48%,相比之下,2005年粮食价格比2004年下降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西省农民种粮成本大幅上升,粮食价格逐年上涨,受年际间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种粮效益呈波动上升趋势。在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种粮比较效益低仍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粮食价格是一个突出而又敏感的问题,粮食价格的波动受到生产、气候、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从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两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我国不同品种粮食价格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大豆、玉米的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国际价格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较显著;而小麦、水稻的市场价格受国家粮食价格政策的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14.
前年以来.继绿豆等出现价格疯涨之后,粳米、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产品的收购价格也呈现少有的上涨态势.粮食价格的波动加剧了国人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为什么在我国粮食“七连增”的情况下,粮食价格还如此不稳呢?这只能说明我国粮食市场还是脆弱的紧平衡.而且这种态势还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粮食价格为主要研究对象,对1994—2018年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方法是对所有因素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提取显著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变化的因素,最后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回归,分析各因素与粮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在国际粮食贸易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国际方面的因素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粮食的进出口以及汇率对粮食价格发展影响显著。这对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我国粮价维稳情况以及提升我国粮食市场在国际粮食贸易舞台上的作用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粮食2004--2007年连续四年丰收,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在2007年底却出现了粮食增产,粮食价格却上涨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多方面造成。国家粮食储备对目前粮食价格稳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短期由于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及国际粮食期价处于整理阶段的原因,国内粮食期价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甚至国内粮食供应这种紧平衡状态将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就中长期而言,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格局将会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17.
曾伟 《农村经济》2023,(7):87-94
当前全球粮食供求基本面较为脆弱,部分品种产需趋紧、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价格处于高位水平。受供需错配、俄乌冲突、出口限制政策、货币政策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国内口粮安全影响有限,但玉米、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进口量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较大。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要立足国内供应,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开源节流,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外防输入性风险,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调控力度;主动作为,加强粮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局转变形势下,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强化,但是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观点     
◎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中国不存在闹粮荒粮价会进一步上涨中国粮食自给率超过97%,中国不存在闹粮荒,但粮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粮食价格波动是有的,但只要支持农民,稳定住粮食播种面积,现在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每年5亿吨以上。不管国际市场怎么样,中国能够基本满足需求,保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进口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影响对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