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我国乡村旅游涵义及发展情况,归纳了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惑与探索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链分析,提出构建我国乡村旅游多产联动的发展模式。在分析现有的旅游资源和市场基础下,通过有效联动、整合优化区域间及区域内产业要素,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行全产业链模式,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而这也正是全产业链理论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耦合之处。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核心企业支撑、产业链短、区域合作缺乏等困境,这直接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基于此,必须进行垂直一体化整合,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培育乡村旅游核心主体;必须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其具有既融合一二三产业又适应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周边短途休闲度假消费需求的独特优势,呈现出超出一般旅游产业业态的蓬勃活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其经营管理、文化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提升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水平,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在乡村旅游中融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文化加强保护和发展以及创新乡村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都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展循环经济,引入文化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途径,能够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乡村旅游可待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都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展循环经济,引入文化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途径,能够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视角下山东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已被纳入国家促进"三农"发展的大战略,正在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且发展迅速。山东历史悠久,乡村旅游资源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近几年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文章以文化创意视角思考乡村旅游的开发,主要研究目的是为山东省乡村旅游优化升级提供新的思路。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开辟一条新路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东各地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及特色文化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重建设而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低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等问题。[结论]山东乡村旅游应采用创意农业、创意民俗文化、乡村度假、民宿等开发模式,其创意开发的路径主要有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的形象塑造及宣传、区域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整合乡村旅游产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存在着产业链过短过窄,在区域旅游内的横向交流合作不够,以及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作用不足等问题。通过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内的交流与协作,建立核心企业,可以实现对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旨在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从价值论视域考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在于保护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推动乡村产业高效发展。从境遇论视域透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乡村旅游产品雷同、模式单一、产业联动效果不佳的问题困扰。从建构论视域透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坚持特色发展;整合本地资源,促进融合发展;注重长远利益,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乡村旅游产业、旅游资源及村民参与等3个层面全面探讨全产业链模式对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查阅资料法,分析研究2012~2016年间我国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全产业链模式及其在旅游上的优势以及全产业链模式对我国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2012~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营业收入及受益农民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增幅分别为425%、375%及213%,增幅巨大。全产业链模式使乡村旅游产业得到融合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使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实现全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推进该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升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村民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改造自家住房结合当地特色兴建民宿,参与本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推动全民参与旅游业的一种形式。[结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年接待游客量、营业额和受益农民都在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在乡村全域旅游中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对于旅游产业增值和产业融合、各环节无缝对接和旅游资源整合以及调整农村产业构造和优化产业升级、推动全民参与经营等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业产业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基础上的和谐发展。研究阐述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意蕴;从明确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定位、产业调控和产业配套政策等方面理顺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扶持机制建设思路;给出了创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经营模式,开发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旅游产品和建设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利益分配机制等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规划,建立可持续的后备旅游服务人才;创新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模式,开拓客源市场;加强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建设,创建旅游可持续的发展核心;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中的引导作用,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环境的优化管理工作,强化乡村旅游安全;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对乡村旅游商品销售市场管理规划.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政策支撑力度强,旅游模式日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内生动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全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出发,通过提高乡村旅游要素供给水平、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等措施,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精髓,其发掘程度及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及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系统调研,对农耕文化的特征及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探讨了沂源县三岔乡乡村旅游中以农家乐、休闲娱乐和民俗表演为住的3种农耕文化的发展模式,同时指出在文化挖掘过程中存在的农耕文化产业链不完善、乡土特色缺乏及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最后从挖掘农耕资源,打造农耕文化产品;拓展农耕观光体验,加快农耕旅游发展;加强农耕文化宣传,创建优势文化品牌;转变农耕文化发掘模式,创新农耕文化运营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沂源县三岔乡农耕文化的发掘与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农村土地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高效利用等问题,试图找到河南省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发展用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村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及综合分析法,揭示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二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结果]农村土地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决定因素,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河南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仍存在土地规划利用不合理,结构单一;土地生态意识淡薄;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土地运作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由此提出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用地、提高农村土地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和监督机制及协调土地相关者的利益分配等指导建议。[结论]农村土地资源和乡村旅游应该相互融合,充分发挥集成联动效应,从而实现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的联动关系、空间发展和具体运作三大模式的综合运用为出发点,分别构建以市场、资源和相互关系为基础的联动模型;建立不同资源状态的"增长极"、"点—轴"和"区域一体化"等空间发展模式;着重从"营销"和"管理"方面阐述了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具体运作模式。提出新农村建设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新模式理论对我国可持续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博  李枫 《水利经济》2023,(6):105-109+114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江南水乡城市江苏省兴化市为研究对象,从兴化市特有的水生态旅游的角度分析兴化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困境,指出兴化市水生态旅游存在公共服务体系薄弱、产业融合效果不佳、乡土文化挖掘不够、农民参与程度不高等困境。提出从多渠道投入资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提升旅游产品,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土文化挖掘,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强化农民主体性地位,建立公平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兴化市乡村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土地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作用,农村土地资源是乡村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和物质基础。发展乡村旅游务必科学合理用地、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完善土地管理监督制度、公平公正地进行土地利益分配,应当将河南省乡村旅游与土地资源的配置融为一体,提高集成联动效率,确保乡村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三大部署为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要通过整合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快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加强城乡旅游合作以及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来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针对邢台市农家乐当前各自为战、重复低效的局面,本文提出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原则,通过合作社或公司加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延伸农家乐旅游产业链,谋求农家乐一村一品特色下的协同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打造农家乐利益共同体,建立农家乐自组织模式;重新研判市场需求及乡村资源特色,明确农家乐发展定位;深挖乡村时空资源,扩大农家乐产品开发内涵;集中农家乐利益共同体优势,实现正规化和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游客来源主要依靠周边的传统自然景区,乡村旅游景点或景区尚未形成能够独立发展的经营局面。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对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顺应空间结构现状、区域利益统一化、综合考虑交通条件等优化原则,从构建"以点带面"空间发展格局、突出传统旅游区的节点作用及优化交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以期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