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倩 《农业经济》2016,(4):96-98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发展还面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污染和次生污染严重,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不合理,生态理念淡薄、市场化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为此,要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生态化面临的困境,实现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围绕生物种业、生物疫苗等高端产业,通过科技引领产业开发、通过服务提升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了企业、农民组织、生态科技、生态产业和生态产品集群;促进了农业的组织化、高效化、生态化发展;簇生人们了对科技、生态的自觉需求,探索了一条农业与生态共赢的可持续性发展路径;呈现出资源聚集联盟化、科技研推一体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市场服务平台化、环境治理生态化、城乡统筹田园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理念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基于产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及我国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相关政策体系,对目前我国的农业生态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基于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理念的乡村绿色转型发展正在逐步实践完善,各地正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挖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等等。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制度机制不完善、特色产业同质化严重、生态产品技术体系不健全、人才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表明在乡村“+生态”和“生态+”的业态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为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下的乡村振兴进程,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优化整体特色产业链、建立健全相关生态产品技术体系、重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居民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消费模式等方面科学建设生态文明,同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建设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改变领导者的政绩观、生产者的生产观、消费者的消费观,实现思想与认识水平的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是政策和法律体制的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5.
循环农业是指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型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既具有很多我国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同时广泛吸收了国外可持续农业的思想精华。循环农业的理论研究在循环农业的理论方面,明确了在江苏省实现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树立系统科学、生态科学、资源集约型发展和清洁生产及绿色消费的理念。系统科学的发展观:将整个农业生产系统或是农业生产的某一领域的相关环节统筹为一个生产系统,考察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优化组合整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及政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同时归纳总结了国际上现代农业经营趋势为:以生态型、增收型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以发展优势和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以农牧结合型农业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并提出我国现代农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产业系统一体化、农业资源利用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高效、生态、外向”农业是集约化经营、生态化生产、多元化投入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近年来,镇江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生态优势,立足“科技、生态、外向”农业的定位,在现代农业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定的步伐,特色主导产业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火金 《中国农史》2002,21(4):48-52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传统农业遵循“天人合一”架构下的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 ,即视天地自然环境、动植物生长与人的实践活动为一有机整体。由此引导了生态化的农业理论和技术及其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维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以化石能源投入为主 ,面临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对此 ,许多国家开始转向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等所谓“持续农业”模式纷纷登场 ,力求发展和持续并重。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于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揭示和重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关系。[方法]文章基于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及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践探索,对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客观需求、基本内涵、实践路径等进行了系统刻画。[结果]我国生态文明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的过程,是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过程; 生态产业化是生态产品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是“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过程; 目前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均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等困难,也存在一系列制度性障碍。[结论]为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进程,需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规制,尤其要科学设计和运用政策工具箱,大力增加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加速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和全面富裕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生态化发展是未来我国包括茶产业在内的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但是对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充分,不能满足产业推进生态价值评价转化的实际需求。构建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从生态环境水平、技术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建立了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开展17个样本茶园的实证研究,计算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同时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了阻碍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 17个样本茶园的评价结果与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的原有判断基本吻合;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生态效益维度中的水土保持情况和茶园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多样性,茶叶产品安全质量维度中的农药残留是否零检出。[结论]该文构建的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对茶园生态化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休闲农业的出现和迅速蔓延带动了整个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的概念特征决定了其具有生态效益,然而,受社会环境及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休闲农业发展速度放缓,略显疲态。休闲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路线是必然选择。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探索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困境,旨在找出一条符合我国休闲农业生态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唐中彦 《农业经济》2005,(11):53-53
立体化、生态化、高收益的庭院经济生态模式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以庭院土地资源为基础,生产商品化,高效益为动力,充分利用家庭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力,太阳能、沼气能、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池塘水面、小果园等立体种养为手段,从事劳动集约化,生态循环良性化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问题十分突出,形势不容乐观。而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体污染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质安全更是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改善水环境建设措施的基础上,就新农村生态化建设中安全用水(给、排水)的防污、治污、村屯绿化、环境卫生处理等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力求通过新农村生态水环境的建设和治理,使我国早日形成山青水秀的农村绿色生态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宝应位于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是中国荷藕之乡、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国家商品粮棉生产基地、水产养殖重点县。该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市场化、产业化和生态化农业,特色彰显,成果斐然,成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生态环境依水而著 植树造林搭建生态框架。从“绿化宝应、美化家园、保护生态”出发,宝应  相似文献   

15.
<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建国以来我国稻田渔业经历"三起三落"跌宕起伏。既有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极具研究价值。稻田渔业作为以生物为载体的自然经济过程,突破了传统单一粮食产业,成为集食物生产、保持水土、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弘扬文化、发展旅游等多功能的复合产业,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农业现代化的统一。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相似文献   

16.
胡火金 《中国农史》2001,20(4):60-67
“气”观念是中国古代思维的重要取向之一,它对中国整体系统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渗透至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农业上,“气”对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农业生态系统观及农业生态系统运作机理等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以至于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天地人物关系、时程变化、耕种栽培过程及要领的关注和把握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生态化趋向。农业生态化趋向是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以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农业总体发展脉络,这对于中国传统农业如何走向现代走向持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函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同意平凉市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试点期为3年。在函复强调,“以做强产业为核心、以模式创新为抓手、以主体培育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政策创设为保障,全力推动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这是推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要义,其中主体培育、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探究农业生态发展现状,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农业发展规划,也将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法]基于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DEA SBM模型、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农业生态效率、经济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4个方面分析河南省农业生态综合发展水平,探究农业生态效率与经济条件、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结果]2000—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综合评价分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该阶段农业生态化水平发展态势良好。这个阶段内农业生态效率指数均高于全国农业生态效率指数,对全国农业的生态化发展贡献较大。经济条件评价分值在逐年提高,对农业生态化发展的贡献在不断提升。2000—2016年农业生态效率与经济条件、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整体呈递增趋势,耦合发展关系表现良好。[结论]尽管河南省农业生态化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仍需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生态效率与经济、资源和环境条件向更高耦合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我国农业生态化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重视农业生态化建设。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工作还面临着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力度不足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等困境。对此,各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通过健全法律规制体系、强化政府治理力度、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为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和整合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绿色视野出发,明确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生态原则,寻找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