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特征,它在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和缓解三农问题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研究首先阐述当前我国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涵及其意义;从社会流动视角下探讨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性问题和金融问题;从革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制度体系及优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给出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当前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农民工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机遇,放弃城市中的打工生活投入到农村中开展返乡创业,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城镇化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仍遇到资金、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建议政府方面要加强农民工培训、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对农民工创业给予多方位的引导和支持,高校也要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肩负农民工社会培训和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辽宁省三类城市的656名在城务工新生代农民的创业选择意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型就业意愿与其人口学特征、个人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网络状况、务工经历中的人力资本提升等4个方面相关。其中,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面积、外出务工的朋友个数、有亲朋好友担任公务员、教师、医生以及与当地人的融洽相处等变量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型就业意愿显著正相关;新生代农民工不同年龄阶段、是否拥有技能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型就业意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是否参加培训、月工资收入水平与创业型就业意愿显著负相关;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型就业意愿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整合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完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开展创业培训和辅导、返乡创业与万众创新有序对接等7个方面,介绍了淮阳县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活动利于促进其家乡的社会与经济转型与升级,有助于消解我国三农问题。但农民工输出地相对滞后的社会与经济政策体系束缚了返乡农民工的正常创业活动,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研究首先阐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涵与意义;深刻揭示制约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及金融政策体系的问题;并通过强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产业政策体系,完善其财税政策及健全其金融政策等角度来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郑蕊 《农业经济》2023,(5):67-69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提升乡村集体经济增加全体成员财产性收入具有积极意义。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长期打拼逐渐形成的关系网络是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认识而结成的利益联系,而社会资源则是推动其不断成长的各种人力、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集合。农民工返乡创业后,其稳定的关系网络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对其在乡村社会开展多样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经营具有累加性、带动性的激励效应,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促使更多的村集体成员参与到这场乡村振兴的自觉行动中来。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在身份上明确其合法的地位,而且应当完善对其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督机制以及为其提供稳定优惠的创业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145份返乡农民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获取政府支持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技能状况等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获取政府支持的重要因素,话费支出、常联系朋友个数和可借款人数等弱关系网络对农民工获取政府支持有重要影响,而配偶及兄弟姐妹等强关系网络反而影响不大,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高低也是影响农民工获取政府支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研河北省望都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返乡创业农民工基本特征、创业质量,进一步研究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的金融需求与金融支持状况,提出河北省应从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抵押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升创业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精准脱贫过程中,农民工电商创业有利于提升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农民工电商创业的社会支持系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等多种特征,必须深刻把握农民工电商创业的具体实践和社会支持现状,通过政策制度支持体系的逐步健全、物质基础支持体系的持续改进、人文社会支持体系的不断改善、管理应用支持体系的渐进优化等,以不断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推动农民工创业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晋  谭晶荣 《南方农村》2010,26(4):47-51
本文通过SWOT分析发现,在没有外力的支持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要想成功是非常困难的。调查研究表明,构建一个由金融支持体系、创业辅导体系、创业机会集成体系、创业服务体系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会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问题牵动着多方面的相关因素,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随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逐渐完善,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社会支持角度分析了政府、法律与制度、社区、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支持等在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沈一帆 《山西农经》2024,(3):67-69+73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形式,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集中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境、创业影响因素、创业动机、创业对策等方面,为返乡创业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分析,但是缺少较为深入的关于农村区域性资源差异比较、纵向比较、具体某个县域、典型案例、创业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未来应在这几方面加大重视力度,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民创业最急需的扶持政策为创业技能培训及创业项目支持等.农民工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为缺乏创业信息、缺乏资金等.基于此,政府在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过程中应着重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业视角的中国农民工转移就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规模扩大和城市失业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使传统的乡村—城市外生转移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工转移就业的需要。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创业的机会成本较低,创业意愿强烈。农民工创业通过社会网络的传导功能,形成强烈的创业示范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将农民工转移就业内生化。尊重农民工创业的自主性、优化农民工发展型创业环境、拓展农民工社会网络应成为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创业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多半利用打工积累的资金、打工获得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在农村拥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在农村和城市积累的各种人脉,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创业。本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资本理论出发,运用多元调节回归方法,基于大样本数据,就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两大创业资源来源和三种创业资源类型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有社会资源、自有财务资源以及外部财务资源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同时,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手段导向理性是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前沿力量,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亟待解决的还有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及服务问题,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与培训、劳动付出与劳资、社会保障、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短期内难以融入城市文化等方面.提高农民工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创新管理理念、改革与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突出社区的功能和地位,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及构建农民工“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河北省292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驱动因素与内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创业环境、社会支持及创业能力认知均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研究发现,对乡土的依恋强化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但农民工文化水平偏低、低风险偏好、强关系社会网络的群体特征对其返乡创业过程形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应着力于农民工创业能力培训、创业程序简化、资金扶持等方面,从而提高政府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找到工作就返乡了。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已作为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印发。该文件把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当作2009年的首要政策目标,并且提出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等方面提供支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本期将安徽、贵州、湖南、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农信社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做法进行系列报道,以期能够呼吁社会都来: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在融资困境、创业风险和创业支持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从拓宽融资渠道、构建信用评价体系与风险评估体系以及防范创业风险3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对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