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既是水彩画艺术发展的一个无形的“推手”,也是水彩画发展的风向标.解读水彩画市场现象,理性地思考艺术市场现状和水彩画艺术之间的关系,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水彩的现状,进而促进市场和水彩画家准确定位,明确各自的使命.只有在市场主体和创作主体都对这个画种的现状和趋向有清醒的认识的时候,它们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戴剑波 《魅力中国》2010,(3):297-297
本文以造型的集中性、形象的多样性、风格的写实性、色彩的独特性为四大理论视角,对水彩画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论述。对于水彩画创作与学习,可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相似文献   

3.
吴扬  刘晓华 《中国经贸》2010,(14):161-161
水彩艺术创作的题材和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给水彩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某种能量释放的契机,在中国水彩画取得进步的形势面前,我们还应该冷静地看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水彩画创作需要能反映时代生活特征,具有精神内涵又独具个性的作品出现,在把握发展的进程中努力把水彩画的创作提高到观念意识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水彩画是绘画艺术中重要的一种,本文以水彩画的线条、水彩画的色彩、水彩画的构图为水彩画的三大艺术语言.分别进行论述。对于把握水彩画的创作与欣赏的要点,可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是一种用水为溶剂和稀释剂与颜料调和在水彩纸上进行绘制的一种表现方式。本文通过对水彩技法的干画法、湿画法和渲染法的运用和表现来显现出水彩技法的形态美,也通过自己的创作作品《回忆》来表达自身的内心情感,通过与迈克·奥罗拉斯基(Michal Orlowski)作品的比较来描述中西水彩画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李松兵 《魅力中国》2010,(9X):186-187
<正>作为一名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多年来就喜欢并研究水彩画,下面就以个人观点谈谈对水彩画的认识以及水彩画的独特性。一、水彩材料的特质任何画种的材料和媒介,限定它的绘画特性,并由此外化出特定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点。正因为水彩颜料的透明  相似文献   

7.
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陶世虎的一幅题名《柱》的水彩画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扬。这幅画的构图采用垂直式和水平式的大透视画面,雄浑厚实而又亮丽透畅,惊叹的精细写实中透出浪漫的象征主义神韵。反复观赏,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深蕴的人生哲理透纸而来,仿佛有一种充满张力的画外之音在与人的心灵对话。陶世虎1948年生于南京市,现为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他起步于国画,成熟于油画,不惑之年又专攻水彩,潜心研究英国早期传统水彩画,借鉴当代美国画家怀斯的干笔水彩和中国前辈大师黄宾鸿的山水画,摸索  相似文献   

8.
宋守宏 《走向世界》2012,(22):68-69
董海全是一位对事业执着而勤奋的青年画家,多年来刻苦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水彩作品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九次新人新作展”、“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并多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展览、省级及中外学术水彩画交流展。其水彩画作品在《美术》、《中国水彩》、《中国书画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引起业内广泛瞩目。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其深厚的基本功和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西洋水彩画很早就被喻为是世界画坛中的"轻音乐"或"小夜曲"。水彩画虽然是西方舶来艺术,但却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着天然相融的因子,都具有诗化语境的特点。水彩画因颜料所具有的透明性,使水彩画高贵的品格增添了灵动、清晰、明快的诗情画意。在水彩画创作的过程中,画家的情感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惑,在艰难的寻找艺术创作的创新之路,伴着思考的痛苦和探索的感悟,最终达到开启心智、自我实现的境界。文章所探索的是水彩画诸多特殊的技法中,各种风格和表现形式让水随人意,含纳具象与意象、朦胧与刚柔、虚虚实实与纵情挥洒、飘飘渺渺与酣畅淋漓的诗性之美。  相似文献   

10.
水彩画是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之风传入中国的,由于其创作工具、材料、技法、理念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些接近.所以很快就在国内得到传播和发展。建国后,中国式水彩渐渐脱离西方的藩篱。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是世界上除英国以外最重要的有历史传统的水彩画大国之一。由于地缘原因,中国与俄罗斯水彩画风景画必然有着各自的特征。本文从中俄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切入点,在水彩画艺术思维方式、运用色彩方式以及用水方式的异同展开深入的分析,比较中俄水彩风景画在创作中的异同以及形成这种异同的原由。这将有利于我们明确鉴别中俄水彩画各自的重要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期对我国水彩艺术创作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2.
马强 《魅力中国》2013,(8):358-358
水彩画就是用水调和颜料绘制的图画,她的作画手段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它辅助材料与工具,按照画家的作画意图,利用媒介物相互渗溶造成的效果,利用形体、色彩来进行形象描绘。传统的水彩画一般分为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两大领域。透明水彩画就其画面效果和颜料特质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水彩颜料本身具有的透明性;二是绘画过程中水在纸上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水彩艺术发展现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行 《魅力中国》2009,(19):166-166
当前水彩的发展需要我们做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这将为水彩画种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奠定稳固的基础。本文对当前水彩艺术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蕾 《魅力中国》2010,(3):313-314
日本服装设计立足民族传统,其鲜明而独特的设计风格征服了世界,成为足以与西方相抗衡的东方时尚的力量。中日两国同属东方,相近的地缘、文化纽带与历史渊源使我们在文化、艺术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也使我们的学习与借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研究日本服装设计,以研究其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及变迁过程作为参考.势必有利于中国服装设计寻找在时尚世界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15.
袁玉堂,1950年10月生于青岛,1982年毕业于青岛教育学院美术专业,1999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水彩画高级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任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水彩画《石臼港晨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水彩画《岁月》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水彩画《崂山北九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水彩画获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画展一等奖、全国纪念讲话美展铜奖、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各种刊物发表其水彩作品多幅。  相似文献   

16.
胡艾丽  董雪妮  林征 《魅力中国》2010,(31):277-277
艺术创作归根到底都要表现艺术家感受和体验过的人生,而且须有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映照;真切的生活及生命体验,是形成创作冲动及艺术生命的重要依据和前提。艺术家在不同人生遭际中生命体验的差异,对不同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彩画是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之风传入中国的,由于其创作工具、材料、技法、理念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些接近,所以很快就在国内得到传播和发展。建国后,中国式水彩渐渐脱离西方的藩篱,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产生了张眉孙、李咏森等一代中国水彩画大师。  相似文献   

18.
水彩画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人们只认为水彩画是提高学生造型、色彩及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水彩画技术及其特点还具有许多实用价值。它可以直接应用在工业设计上。例如,建筑(房屋、桥梁效果图设计)、园林(景点、绿地、长廊等效果图设计)、装修、装潢、家具、服装以及工业产品制造设计的效果图等均采用了水彩画技术。另外,水彩画工具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及携带方便,加之水彩画效果透明、明快、润泽,因而令人喜爱。  相似文献   

19.
李维学     
李维学,号闲翁,1941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水彩研究会会员、黄骅市美协主席。绘画作品十多次入选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大展,并有获奖和出版,作为中关文化交流,作品《塔尔寺印象》和《时尚》,两次入选由中国美协在美国举办的“当代中国水彩画展”,分别在1991年1993年赴美国旧金山南海艺术画廊展出。巨幅国画《徐福东渡》被河北会堂收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何广庆 《魅力中国》2010,(4X):187-188
任何一种语言形态的创造,必然与艺术的客观规律和审美标准紧密联系。中西方绘画创作观点的差异,就决定了两种艺术绘画语言的多样性。随着不同文化的不断碰撞与融合,使得绘画创作获得了发展。本文通过综合比较中西方绘画语言的多样性,阐述了绘画语言对服务于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