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主体,研究收入效应及其分配有助于评估其实施效果,并明确未来改革方向。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为缴存职工带来显著经济效应。在缴存环节,由于存在机会成本和利息损失,公积金负向经济效应随缴存时间延长呈加速扩大趋势,公积金缴存利率改革能有效缓解这一效应;在贷款环节,公积金具有显著的正向经济效应且公积金贷款使用越充分,则越能获取到制度红利。然而,当前公积金面临收入分配不平等等潜在问题,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需将公积金收益分配的洛伦兹曲线转变为双凸驼峰非对称形状,即朝着“高产补贴中产”“中产适当补贴低产”方向进行改革。为此,应强化公积金制度特惠性,探索“强制+自愿”弹性缴存机制,进一步发挥公积金政策性金融功能,推动公积金区域一体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收入是反映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关键指标,是政策实施中判别保障对象资格条件的关键和常用工具。本文成功地将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其他非食品消费就是最基本的非食品消费这一思想表达在数学模型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住房保障收入线测算新方法,分别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实证测算,并相应地提出了时间、地区和财政约束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3.
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利用2002~2008年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个税与低保是如何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以及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研究表明,个税和低保都有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对来说个税调节力度较大.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这两项制度的调节作用还有很大...  相似文献   

4.
在合理确定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基础上,界定不同层次保障对象所依据的收入标准与收入的核准,是住房保障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的重要前提条件。准确界定“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的涵义,需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作进一步的细分。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垄断格局已受到冲击,但行政垄断行业的劳动投入与其高收入和高福利的不相称问题还很突出,直接导致了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的不公与贫富差距的扩大。本文主要利用上市公司和个人收入、消费数据,分别估算并比较了行政垄断对城镇和总体居民的收入与财富分配效应。分析表明,行政垄断企业从消费者那里榨取了巨额的垄断利润,这一利益的转移以及所导致的收入与财富分配的不公效应,对总体居民的影响要大于对城镇居民的影响,而且收入水平越低的阶层受的影响程度越大,由此加剧了我国城乡尤其是农村地区低收入居民的贫困程度。因此,我国相关政策部门应把破除行政垄断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建言 《住房保障》2006,(6):31-34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既有普遍性的保障作用,又有特殊性的保障作用。尽管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本身及执行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住房保障功能。应明确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定位,充分发挥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住房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琼 《价值工程》2004,24(2):15-18
本文以湖北省数据为基础,对全体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进行测算;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全体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要缩小全省居民的收入差距,应该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扩大农村居民非农产业收入这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李琼 《价值工程》2004,24(3):15-18
本文以湖北省数据为基础,对全体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进行测算;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全体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要缩小全省居民的收入差距,应该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扩大农村居民非农产业收入这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住房保障对象划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住房保障对象划分是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依据住房消费收入比、房价收入比等指标,采用统计分组法与倒推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划分识别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得出我国现阶段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应涵盖城镇居民中的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收入户,保障住房覆盖率为40%.对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应采用租金补贴方式;对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可采用租金补贴也可采用购房补贴方式,具体可由被保障对象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0.
11.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划定是住房保障准入机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此,我国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以黄石、北京和杭州三市为例,分析了我国目前划定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当前应从国家供给能力角度而非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角度来考虑收入线划分方式,以此控制保障房的供需平衡是当前实现保障房公平分配的重要方式,也是更好落实住房保障制度的较好方式。最后,基于统计分组法,提出在确定政府供房能力限制的情况下划定收入线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住房制度改革要求“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也就是实行住房的市场化。针对旧住房制度(实物分配、低标准、低租金、无回报、无良性循环)的弊病,解决旧制度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改革方向,强调市场化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住房保障》2006,(6):39-42
河北省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是目前唯一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推行到县一级的省。主要措施是: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制定政策,落实工作基础;三措并举,确保保障到位;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各市落实情况不平衡,资本来源单一,长效机制沿建立以及管理工作手段落后等。对此,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以租赁、住房补贴为主渠道,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业友 《价值工程》2009,28(8):15-18
从理论和经验上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特征,通货膨胀具有调节城乡之间、不同体制企业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效应。对代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去趋势后的实证分析表明,通货膨胀可部分解释基尼系数的波动成分,其趋势成分由经济增长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5.
FDI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FDI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影响的分析,指出FDI流入对我国收入分配非均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通过区域集聚效应扩大了我国东、中和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FDI通过就业结构及技术扩散扩大了我国不同阶层居民的收入差距.但是FDI的大规模进入.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产业的高集中度,也为解决城镇低技能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及基本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格局的整体判断与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回顾和国际比较的方法,得出了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达到国际临界水平的结论.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体现了收入分配的市场化进程;也反映了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针对这些状况,应该继续收入分配的市场化进程;整顿和治理分配秩序;进行规模收入的控制和结构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逐渐形成了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制度为核心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保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地会对商品房市场以及城市整体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在分析住房供给、需求价格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徐州地区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住房需求、供给以及价格的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了徐州市住房市场运行系统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实验,论证了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2005,(11):77-77
天津市决定将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经济适用房申请购买条件由过去的拆迁补偿费平房低于10万元、楼房低于18万元的规定,统一调整为拆迁补偿安置费评估价格低于25万元。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间接税的再分配原理建立模型,运用广义熵指数(MLD)和2002—2012年的数据测算了我国三种主要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或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现行间接税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具有正向调节功能,反而具有逆向调节作用:与税前收入差距相比,税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增大;城乡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要大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三种主要税收各自的作用来看,增值税的逆向调节作用显得更突出一些,其次是消费税,最后是营业税;我国间接税制之所以呈现逆向的分配调节效应,主要是因为三种主要间接税的税率设计不科学、基本生活品(服务)和非基本生活品(服务)的适用税率没有拉开档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