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招生规模,教学质量,办学水的重要指标。笔者针对目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旨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与残疾人就业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残疾是指由于缺陷而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我国参加的第159号国际劳工公约<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残疾人定义为"因经正式承认的身体或精神损伤在适当职业的获得、保持和提升方面的前景大受影响的个人".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再就业,是一个带有长期性、艰巨性、全国性的难题。对西部地区来说,就业不仅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严峻的政治课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解决民族地区居民就业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民族就业政策。这些就业政策对民族地区的就业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出台的民族就业政策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至2011年我国汇率经历了两次重大汇制改革,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愈演愈烈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经济焦点。本文选取1994年至2011年的年度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与比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四个地区就业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呈负相关关系,与我国东北部呈正相关关系。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海曲伍 《魅力中国》2014,(24):188-188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民族地区不少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就成了大多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要突破作文这个难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竭力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让学生“乐写”,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写作难度,并正确地批改作文,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就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贵州毛南族聚居在我国西南欠发达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目前该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发展理念落后、经营规模小、科技支撑力度弱、产业链条短、社会化服务缺乏等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探索高校增强中国礼仪文化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有利于高校形成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校园氛围,有利于中国优秀礼仪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承,有利于大学生的中国礼仪文化素养的养成。中国礼仪文化教育要与中国道德教育相结合,要重在中国文化方面的教育,要融入高校课堂教育全过程,要与中国重要节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人生中重要典礼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基础和前提。湖南民族地区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备了组织基础、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和治理基础。同时衔接过程中也存在主体性因素困境、客体性因素困境和载体性因素困境。破解衔接困境,需要做好: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以破解主体影响,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以弥补先天不足,强化外生发展动能以解开载体困境。通过内生动力培育与外源动力协同发力,构建国家、社会、村集体和脱贫群众“四位一体”的防贫治理格局,实现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有着特殊的意义。近年来,湖南省各民族地区经济保持了增长,各项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难以发挥社会保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通过对实地调研,并对成效、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发挥示范效应;强化政策引导;做活资本运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是关系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成因、解决方案、措施和政策等几方面内容出发,对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客观全面地认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郑苗 《魅力中国》2013,(20):59-59
生态移民工程是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相对适宜生存的地方,首要目的就在于降低迁出地生态环境的人口压力,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是当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时被迫实行的扶贫迁移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况,存在着许多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问题,应从增加财政支持、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资金投放不足;管理体制不规范;基础薄、起步晚、师资力量不足.对策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重视院校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发掘潜力,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谋求发展,首要之举是发展教育,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科学知识,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国家重点建设计划中,应优先保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研究,使民族地区教育获得健康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这也是一个全局问题。全省上下都要深刘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尚存在系统性或整体性的差距: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特色发展囿于局部,师资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三重矛盾并存,留守儿童比例高等等。解决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应从完善政策机制,建立“以省财政投入为主”投入体制,加强内部管理,利用区住优势促进边境地区学校特色从局部向整体发展,改善寄宿条件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因户籍、家庭背景、经济水平、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使贫困生的公平就业权益受到巨大的冲击,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针对这一现状,应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使大学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岗位数量趋于平衡;调整就业政策,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注重素质教育,提高自身能力;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