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公民素质,对于倡导和谐文化至关重要;其次要尊重群众、关爱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再次要坚持公平正义,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作为管理人的中心内容;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在和谐校园的构建目标上,应实现主导性与多样性相协调,历史感和时代感相统一,体现制度化与人性化兼备的统一以及规模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百色水利枢纽库区和谐社会应该体现社会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水利枢纽库区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来处理库区移民矛盾,构建民主法制的社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移民合法权益,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移民工作,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激发广大移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全力维护移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以及大力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最终达到构建库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要从提高管理社会事务本领、协调利益关系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本领、维护社会稳定本领的时代要求出发,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决定: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5.
殷秀  胡澜 《改革与开放》2012,(2):130+132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根本意义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出发,对和谐高校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实现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应该是学术自由,充满活力;实现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是要营造公正的校园环境;实现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是要营造诚信、友爱的环境,提升个人的心理因素和道德水平;实现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功能的体现,就是要在发展目标上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上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规模上坚持突出重点、协调优先,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释放出来,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6.
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问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要始终抓住执政兴国这个第一要务,提高利益协调能力,奠定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要完善法律制度,依法规范党群关系,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提供法制保障;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通畅有效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机制,奠定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政治基础;更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奠定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作风基础。  相似文献   

8.
董国书 《发展》2008,(2):82-83
一、深刻认识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让全体人民得到实惠;只有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同时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而构建和谐企业,有利于理顺企业各种关系,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企业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安定团结,使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覃巍 《广西经济》2006,(8):20-22
一、经济建设是构建和谐广西的基础 从一般的涵义上,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离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失去经济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综合国力极大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发展的起点比较低,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就人均GDP来说,不仅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不小的距离。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经济增长中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常城 《黑河学刊》2005,2(6):1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社会成员要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张艳 《魅力中国》2010,(18):87-8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概念。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决定》同时也给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必须站在时代发展最前沿,全面发挥自己的作用,竭尽所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理想引领理念,实践构建和谐,身为杭州市拱墅区祥符镇人大代表的袁林喜,自从担任方家塘经济合作社党总支书记和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以来,从一个村级经济发展的角度,演绎了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过程。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好字当头,在"好"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主要对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必然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杜存 《内蒙古工作》2006,(10):19-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现阶段肩负的历史使命之一,是指导我国在下一个战略机遇期内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纲领性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孜孜以求的幸福梦想。县是国家行政建制中的重要单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线和前沿,“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社会和谐关系整个社会和谐的大局,实践证明,构建县域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5.
陈忠庆 《浙江经济》2005,(16):44-45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也要从微观上落实。只有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共同努力,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蓝图才能早日实现;而社会的和谐发展,又将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作为企业家,应当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为此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是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充满活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必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合理的社会结构做基础,就我国的社会结构而言,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较大,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等特殊国情,构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和代际结构的和谐。必须从全局上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通过协调推进农村、农业和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需要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经济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应把握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王焕平 《魅力中国》2010,(17):46-47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字义上看,“和”字为象形字,最早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庄稼边奏乐看书;反映出历经战乱的人们对于社会稳定、悠闲自得的追求。“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既有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仰慕的“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也有以后“盛世”的和谐社会。当然,传统的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洽、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有着诸多的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具有独特的时代意蕴,它历史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深刻挖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实现和谐社会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共宁波市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把宁波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城市。到2010年,要实现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民主法制的制度体系比较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先进健康的和谐文化繁荣发展;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更加巩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效明显;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率先实现等7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民营企业作为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群体,在构建和谐宁波的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