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分析,探讨了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必要性,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要在外语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中国文化的培养;要提升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水平;认真编著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中国文化课程教材。使他们能肩负起促进文化间的对等交流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刘焕丽  毛心娟 《魅力中国》2010,(29):173-173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改革,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怎么样呢?家庭作为社会的小单位,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的家庭文化层次会产生与课程同质或异质的文化,从而影响学生对课程的适应。  相似文献   

3.
学生时代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对个人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加强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实际操作练习和监督考核等。  相似文献   

4.
刘晓文 《开放潮》2006,(9):60-6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指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校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做了一些规定,如我校规定:学生至少要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学分,其中:工科类学生至少需选修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3学分;文科、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需选修理工类课程4学分,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3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改选经济管理类课程)。公共选修课通常由学校教务处整合全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向全校学生开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选修课管理规定进行选修。尽管各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选课流程;但新升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还未完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发挥的作用,在其选课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贺志敏 《魅力中国》2014,(1):304-304
一、课程纲要〈br〉 课程名称:《滚滚黄河水,悠悠中原情--综合活动类校本课程设计方案》〈br〉 课程设计: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师贺志敏〈br〉 教学材料:自编〈br〉 适用年级:高一、二年级〈br〉 课程类型:综合实践类选修课〈br〉 总课时:6个课时〈br〉 课程简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而多样的文化资源,如:古都文化类、戏曲文化类、武术文化类等。这些都是优质而又宝贵的校本课程资源,本课程依托历史学科,以及中原地区丰富的历史资源,开发了《中原文化》这门校本课程。通过引领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合作探讨等综合实践活动,陶冶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丰富社会经历、积累社会经验;增进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崇高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刘梅 《理论观察》2023,(4):77-80
在新时代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基石。基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的文化自信教育中存在的学生文化认同不足、教育内容缺乏时代特色、育人方式缺乏创新性等问题,为有效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高校思政课程文化自信教育可以从挖掘优秀的教育资源铸魂育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创新多元教学方式、在科学的理论培养中坚持实践自觉等方面培育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立根铸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  相似文献   

7.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担负着传播汉语、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中国文化与传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应逐步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本土文化教学,合理选用教材资源,完善课程设置,灵活利用教学方法,优化使用教学策略。通过双语教学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达到用英语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化,不同学科的学生对同一课程的知识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区别对待.本文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例,在分析三类学生对中国税制课程诉求的基础上,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对课程的正确认识,如何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如何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课堂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时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关系,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同时文化教学要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设定。  相似文献   

10.
地方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然而,地方红色文化高质量融入思想政治课程面临一系列挑战。文章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将地方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程,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高专课程的英语教学中,通过文化知识渗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很重要的。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渗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欣赏外国文化;其次要对比中外节日,学习背景文化、以及礼仪;最后要巧用渗透文化来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体现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措施是:指导学生正确、充分利用网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新授课程要注意利用讲课技巧吸引学生;使用科学复习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复习所学动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参与体育游戏,培养学生锻炼兴趣。  相似文献   

13.
钱耕耘 《新西部(上)》2013,(12):119-119,121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就要善于区分不同层次教学对象,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因材施教:注重结合经典著作讲解,增强学术性与恩想性;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走出去,请进来,发挥参与体验和现场感悟的优势,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黄小露 《魅力中国》2010,(11):206-207
一、让中学生走进时尚瑜伽 (一)体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艺术课程提出:高中艺术课程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课程。它特别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它坚持综合化的课程方向,注重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和其他科目的相互融会与贯通,特别强调课程中的综合不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的初械叠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合研究,调研分析了当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学习的现状,提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对策:从文化自信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传承;增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展实地参观学习活动;积极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增强文化传承、创新观念及行为。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需要优化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统筹"教学两服务"工作,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需要服务不同岗位任职,服务不同文化层次学生,切实做到"为了一切学生";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本,切实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商科院校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将分散的课程元素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从体系上掌握基本原理。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等。编写《西方经济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是:《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构成要素要完整;案例的编写力求恰当、准确、经典、精练;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应兼顾中西方文化特色;案例应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中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案例的语言应力求通俗.并讲究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雷梅花 《魅力中国》2013,(28):150-150
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但由于时空的间隔.在学生眼中.历史就是“故纸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选在时空以外。乡土历史资源内容极其广泛。开发好历史乡土资源,搞好多土文化教学;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文化是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数学是大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如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文化对大学数学教学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策略是:将相关数学史引入课堂;重视对数学思想的揭示;展现数学知识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重视多文化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教学环节中,模糊演示、验证、设计和综合这4种实验的边界,摒弃传统的单打独斗式的实验过程,将学生分组后结对编程;设计系列化的实验题目,降低单个实验题目的难度,通过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实验系列题目的总结,将同一学科的不同课程在实验的过程中自然交汇,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间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系列化的实验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和编码过程,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软件开发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