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年之前上市的42家机械设备类企业的成长性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般具备"两高六新"特点的企业应该呈现出较高的成长性,但目前创业板上市的机械设备企业成长性普遍较低,不符创业板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创业板信息技术类公司成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体现了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上市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评价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本文主要以分布于信息技术业的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资料,选取相应的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成长性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利益相关者进行良好的高成长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我国创业板的由来和特征,结合企业成长性理论,通过确定相关财务指标,制定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成长性分析和实证。  相似文献   

4.
科学地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我国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83家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成长速度、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运行3年多时间以来,满足了众多上市公司的大规模融资需求,成为解决高科技和创新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与此同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信息技术公司成长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行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的成长性明显偏低,对投资者利益保护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创业板企业一般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成长性大,风险性通常也比较高,但同时投资失败率也比较大,意味着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本文选取28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样本2015年年度数据,运用stata12.0建立Logit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最后依据实证检验的结论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内地中小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后的成长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企业的成长性与盈利质量、风险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资产质量、现金质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说明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与其他板块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并针对香港创业板的现状发展,提出内地中小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生存发展并处于有利地位,越来越多的公司都逐步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公司成长性方面,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推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成长性是其能否成功募集资金并顺利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探索建立起一套适用的成长性指标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依据创业板市场以企业的成长能力为基本上市标准的原则,文章以2011年12月31日前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建立相关的财务指标体系,选取各上市公司2011年的财务数据,运用统计软件对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2010年至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样本,在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杠杆、股权集中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董事会独立性和企业规模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为高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机制,业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借鉴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2009-2011年期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69家创业板公司为样本,选择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和企业规模两个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成长性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体现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9年我国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的成长持续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在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IPO效应,但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上市公司在IPO之后,有些实现了持续性高成长,有些则出现了明显的成长性衰退。进一步对成长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成长持续性与IPO前的盈余管理水平呈负相关,与IPO前后的主营业务利润比例的变动情况呈正相关;而公司规模、是否存在风险投资以及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出发点,对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总资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与审计师的选择正相关,但都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审计师选择负相关;地理位置对审计师选择有重要影响。针对创业板市场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2010年在境内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IPO上市的131家中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中国创业板推出后,影响中国企业境内外创业板上市决策的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前的成长性与赴境外创业板上市倾向显著负相关;企业上市前是否有境外市场业务与赴境外创业板上市倾向显著负相关;社会服务行业的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企业更倾向于在境外上市。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深圳创立了创业板,截至2009年底,已有74家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虽规模小,但成长性高,而且能够以市场为导向,与国有企业相比激励措施也有有力的多。那么它的高管薪酬机制又对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通过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且在4月31日之前披露年报的58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阐述高管薪酬对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邱书明 《价值工程》2011,30(34):120-121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解释企业的成长性,以企业的战略规划水平为解释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战略规划水平与企业的绩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企业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成长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方明  黄丽莎 《财会月刊》2012,(32):14-17
本文选择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公司投资不足的财务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几乎都存在非效率投资情况,且主要为投资不足,而投资支出与其投资机会和内部现金流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后者对于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财务因素对投资不足有较显著的影响,而资产负债率对于非效率投资结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等七个方面对我国企业在中国创业板与美国NASDAQ上市后的成长性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将市场交易表现和信息披露纳入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美国NASDAQ市场上市企业的成长性表现要好于在中国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行定价一直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成长性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也是公司能够于创业板上市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首先从历史和未来两方面定义企业成长性,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衡量体系,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得到成长性综合得分和成长性因子得分,并以此构建基于企业成长性的IPO多因素定价模型。通过逐步回归,本文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企业成长性与IPO定价正相关,成长性越高的企业,其IPO价格越高。因此,从企业成长性的角度,创业板IPO定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发行价格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历史成长性,仅部分地反映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创业板IPO定价应更多体现企业未来成长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夏莹 《财会通讯》2014,(2):54-56
本文以2010—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结果表明,公司业绩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股权越集中,上市公司业绩越好。这验证了“监管理论假设”,即集中的大股东能够有效监督和控制管理者,减少代理问题。公司成长性代表了公司未来的业绩,从战略角度来看,可持续成长性更应该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在控制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关注企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