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壹枝笔”商标侵权案件,认定原告青岛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壹枝笔”商标为驰名商标的诉讼请求成立;被告青岛联智广告有限公司使用与原告“壹枝笔”商标近似标识的行为,构成了对原告“壹枝笔”商标权的侵犯,应依法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原告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衣念公司)诉被告杜某、被告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宝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以下简称“衣念诉杜某、淘宝商标侵权案”)中,被告杜某因销售侵犯原告衣念公司商标权的商品而被认定为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3.
郭军涛 《中华商标》2013,(11):41-47
所谓“厂家鉴定结论”是指在商标侵权案件中,涉案产品生产厂家对涉嫌侵权商品及其商标标识的真假或来源进行确认所形成的一类特殊证据。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厂家鉴定结论”由涉案商品相关的合法生产厂家作出,其在案件中充当了“运动员与裁判员”双重身份。鉴于商品特性及市场经济的竞争逐利性,“厂家鉴定结论”并非一定或总是靠得住;但它却是商标侵权案件的争议焦点,其蕴含的商标权实质及保护范围、举证责任与证据认定、当事人权利平衡等重要法律问题,值得对此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研讨。  相似文献   

4.
新《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通过案件弄虚作假或者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骗取驰名商标认定保护的,可以撤销对涉案商标已作出的认定”的规定.但仅限于是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中”.而不包括商标异议案件和评审案件。对此,国家工商总局在《关于〈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是这样解释的:异议案件和评审案件因已有法定的司法审查程序,不再就该问题作重复规定。  相似文献   

5.
马翔 《中华商标》2003,(8):13-14
2003年3月2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北京东风润滑油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东风公司)诉埃索(浙江)有限公司(简称埃索公司)商标侵权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被告上诉请求,维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侵犯原告“东风”文字商标专用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民事责任。本案系世界级大公司侵犯中国公司商标权第一案,不仅涉及有关商标权的法律问题,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泽 《中华商标》2004,(4):18-20
侵害商标权的构成以商标使用行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如果第三人对某符号的使用不属于商标意义上的使用,则侵害他人商标权就无从谈起。正确理解商标使用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以及商标使用的方式,是认定侵害商标权行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范蕾 《中华商标》2003,(9):41-43
2002年9月12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立时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诉武汉立邦涂料有限公司企业名称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的侵权,判令被告更改企业字号。并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商标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  相似文献   

8.
《中华商标》2008,(4):33-38
200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进一步加大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管理案件、商标异议案件和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驰名商标228件。  相似文献   

9.
国家工商总局在2005年下半年认定了98件驰名商标,其中77件是商标局在省级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上报的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的,10件是商标局在商标异议案件裁定中认定的,11件是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争议案件裁定中认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当事人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注册为商标.就会造成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冲突。曾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武松打虎图”、“三毛及图”商标纠纷案就是著作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典型例子.因为上述商标本身“借用”了他人的美术作品。但在有些案件中.当事人是将他人作品的名称、他人作品中虚构角色的名称注册为商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代理了若干起外国商标在中国遭遇抢注的案件,经过与外方的多次反复沟通和艰难举证,最终大多数案件都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通过事后归纳与总结,笔者发现此类型案件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外方的商标在国外经过大量的使用与宣传,在该行业内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但尚不足以认定为驰名商标;2、外方是在中国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时或通过马德里协议指定中国进行保护时才发现自己的商标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服务上已遭他人抢注;3、外方虽然在国外已经大量使用该商标,有的甚至在中国也已经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刘铨 《中华商标》2010,(2):32-32
近年来,随着江苏注册商标数量的快速增长和高知名度商标的不断涌现,商标侵权案件也呈增加趋势,且商标违法手段和形式不断花样翻新,新型商标侵权案件层出不穷,给商标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人员执法裁判带来很大难度。为进一步加强商标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商标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权人(或其授权的人)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将其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并可就给予的使用权取得报偿的制度。我国商标法对商标许可使用制度做了明确规定,并把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规定为商标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由于我国商标立法的不完善,司法实践监督管理处罚不严以及人们的商标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商标使用许可出现了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要旨:被诉侵权标识并非直接使用证明商标,而仅使用证明商标包含的地理标志的商标侵权案件,为一般侵权纠纷,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证据一般规则,原告应对被诉侵权商品原产地不是地理标志指示地等侵权事实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被告提出正当使用地名抗辩的,应对商品原产地承担举证责任,其证明标准应有别于合法来源抗辩。但被告的该项抗辩并不当然转移举证责任,人民法院仍应首先综合审查认定原告是否完成初步的举证责任,再按照《商标法》关于商标的使用、商标近似侵权的相关规定,依法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认定被诉侵权标识与证明商标构成近似、容易导致混淆,应以容易导致相关公众对商品的原产地等特定品质产生误认作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期代理了两个商标侵权诉讼案件,两个案件的基本情况类似:原告的商标均获准注册,但并未对注册商标进行使用。被告使用的标识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属于在类似群组上的近似商标,原告认为被告使用其标识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遂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相似文献   

16.
《中华商标》2007,(10):33-37
200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进一步加大驰名商标保护力度。截至目前,已在商标管理案件、商标异议案件和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驰名商标197件。  相似文献   

17.
联想理论在认定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冲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起案例引发的问题 案情:原告华光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自1997年开始在其陶瓷产品上注册“华光”文宇及图形的组合商标,1999年12月,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审定,认定华光陶瓷集团注册并使用在陶瓷商品上的“华光”商标为驰名商标。被告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工业用锅炉的上市公司,其企业名称于2000年12月登记注册,并在2003年挂牌上市以后,将其股票简称命名为”华光股份”。原告认为被告未经许可擅自将原告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使用,已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权的侵犯,  相似文献   

18.
亓蕾 《中华商标》2013,(5):33-38
正要旨:同意书是指在先商标权人向在后商标申请人作出的同意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近似商标共存的意思表示。商标权作为私权,商标权人可依意思自治原则处分自己的权利,且同意书通常是排除混淆可能性的有力证据。因此,同意书是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简称《商标法》)第二十八条审查判断申请商标可否获准注册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9.
商标转让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冰 《中华商标》2004,(5):45-49
2002年7月16日,浙江金剪刀服饰有限公司(下称原告)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香港联邦圣罗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第一被告)、北京集佳商标专利事务所(下称第二被告)侵犯其注册商标权。2003年12月18日,北京一中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商标争夺大战"打得格外火热,先有苹果iPad和深圳唯冠的商标权之争,后又轮到乔丹商标权之争。最近,红酒品牌"卡斯特"也加入商标大战中,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再次敲响警钟。最高法院在收录"卡斯特"商标案为十大案件时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