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最基本的落脚点,也是实现富民兴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取得了明显的增长,不仅解决了15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从1978年的120元增加到2003年的2093元。然而从1995年开始广西农  相似文献   

2.
论明清时代农民经济商品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本文所说商品率,系指农家农产品及棉蚕纺织副产品对总产值所占比重。明清时代,主要是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前约300年间,农民经济商品率伴随农副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在这一历史时期,关于商品经济发展进程及农民经济同市场联系加强之类问题,曾有不少人论及。明嘉靖年间(1522—1562)汪道昆说:“厉商则厉民,商利而农亦利。”万历(1573—1670)前期张居正说:“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此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山东海丰县县志作者论曰:“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6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又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尤其是2004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农村。在返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一号文件”的助农政策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订单农业已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一种比较有效的生产、流通模式,可是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业订单做“手脚”,不是助农增收,而是坑农害农。这里提醒农民朋友要注意以下几种“黑订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民、农村、农业”,始终是关乎全局的根本问题。“农”字打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特点,貽否解决“农”字问题,可以说关系到中国能否最终实现四个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胡鞍钢:中国存在“四农”问题,农民工是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自法 《发展》2005,(4):21-21
“三农”问题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详,但知名国情专家胡鞍钢却提出,中国其实存在着“四农”问题,除人们常常提到的“三农”问题外,还有一个农民工问题。他认为,这一问题正越来越突出,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胡鞍钢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十年,中国“四农”问题日渐突出:1994年全国大约有4000万农民工外出打工,今天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3亿,从而使“三农”问题演化为“四农”问题。它虽已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但相对于中国8亿农村人口、5亿农村劳动力来说,这一迁移过程仅仅是个开始,还将延续到2030年甚至…  相似文献   

7.
“农转非”,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些农民们梦寐以求的事。而近年来,“农转非”不再为农民们青睐,反之,“非转农”倒成了今年的热门话题。 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正被越来越多的城里人看中,他们纷纷到农村安家落户,九十年代的今天重又掀起了一股“上山下乡”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就江西安义县黄洲乡农民由弃农经商到弃商归农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个乡位于安义县西南之潦河边,是一个一缺矿产资源、二缺工厂企业的以农为主的偏僻小乡。前几年,在一片“无工  相似文献   

9.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立足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最大症结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增收形势更为严峻。2003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127元,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还差349元。根据测算,安徽省要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10.
鲜红的“解放农民”四个大字矗立在《西部大开发》杂志的封面上,让人为之一振。各级政府及专家、学者,已经看到小康路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希望,同时也看到八亿农民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从理论到实践上以扶危救贫的高度责任感,把农村劳务输出、实现由农到工的大转移作为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11.
2012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开拓为农服务领域,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切实为农民解难、替政府分忧,探索实践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黄选平 《发展》2004,(7):5-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本质上是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和农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认识到“兴农不在农”,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光靠农业,要跳出农业抓增收,围绕工业抓农业,推动农业内外协调发展,大力建设“一带五园”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综合拉动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4.
从打工到庄主○甘翔报载:江西上犹县在外务工的部分农民,不再忌讳“农”字。全县已有1400多位农民,在广东汕头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租山租田7.6万多亩,从事种养业,经营农副产品,人均年纯收入一般在5万元以上,成为异地“庄主”。这一变化令人欣慰。从外地“打工...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彭泽县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观念,面向农民推出优质、快捷、简便的小额信贷服务。自2000年以来,累计直接向农户发放贷款6700万元,占贷款总额72.5%,惠及了全县近5万余户农民,优化了资产结构,提高了自身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信贷助农、扶农、富农的新路子。这种小额贷款主要以农户为对象,以种植、养殖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涉及农产业为主,少则百元,多则万元,期限根据农户所从事的产业而定,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彭泽县农村信用社在信贷资金投向坚持“面向三农、小额为主”信贷原则,提出了“万户扶持工程”把小额农…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是党中央特别关注的问题,党中央连续五年就“三农”工作下发“一号文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作为主体农民群体理当受到各级政府的特殊关爱。十亿人民九亿农,农民富了,国家也富了。如何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近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上、体现在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上、体现在焕发生机的社会各项事业上、更体现在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等各种变化上。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发端于中国农村的改革。成功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也让大部分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但30年之后,农村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如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起点上进一步发展农村、建设农村?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年逾六旬的农民黄好德,从1994年起,如痴如醉地办起了农民图书馆。几年来,他靠行乞、化缘获得,倾其所有购置,现已有图书1.4万多册、报刊50余种。他满腔热情地为周边百余个村庄的农民送文化、传科技、报信息,使很多农民群众武装了头脑,提高了素质,发展了生产,富裕了口袋,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他的书痴情怀,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称他为“书痴老农”,誉他为“皖西北书王”,把他的图书馆叫做“农民充电所”。农民也要“充电” 当问黄好德怎么想起办图书馆时,他幽默地说:领导干部经常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种什么、怎么种、往哪销?一直困扰着农民,而吃什么安全?吃什么放心?这些问题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伤神劳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农超对接意义不言而喻,它成了农民的“钱袋子”,消费者的“菜篮子”。它也让吃系上“安全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年加大,池州农业取得较快发展,2008-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64.3亿元增加到112.4亿元,年均增长1 1.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758元增加到9156元,年均增长14.0%.但由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转型升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