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刘建伟 《现代企业》2003,(12):52-53
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下简称北企集团 )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公司 ,是创建于上世纪 70年代初的大型军工企业。 1984年开始生产摩托车 ,是全国首批 19家摩托车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 ,现已成为摩托车及摩托车零配件为主 ,产品涵盖通讯、电器、建材、包装、三产、陶粒砂、传感器等领域拥有 2 4个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北企集团的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国优 ,经济效益连年名列全国兵器行业前茅 ,被誉为优秀企业 ,成为洛阳市先进制造基地 ,被河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企业集团。领导重视与推动是质量稳定、提高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世纪之交,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速,企业联合重组浪潮此起彼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面对入世,我国传统制造业,特别是最具竞争性特色的汽车工业,如何因应这一形势,尽快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8.
9.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21):62-69
7万中国员工被卷入了一场由一个日本人发动的管理变革之中。而他一旦成功,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11.
2003年三四月份联想以400亿元的代价把自己的品牌从legend变成了lenovo,并完成了这一新品牌的全球注册,为自己品牌的未来的全球扩张扫清了障碍.毫无疑问,联想这样做会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因为legend毕竟有很多年的沉淀,是国内pc市场排名第一的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12.
“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在中国刀剪市场一直割据半壁江山的“王麻子”,近来却走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外资商业对国内零售企业的冲击不仅是对市场份额的重新瓜分,以及先进管理经验对中国零售商业传统体制的挑战,还将倡导一种以信贷消费为主的消费方式融入到国人的消费理念之中。为此,国内大中城市以超市连锁业态为主的零售集团迅速圈地,完成了新一轮商业布局,静候“狼来”。但是我们依然在赚取企业产品的批零差价。值得提醒零售商注意的是,零售业在形成规模营业面积超万平方米以后,必须通过发展企业自有品牌商品来进一步发挥零售业品牌  相似文献   

14.
一汽的商标是一对翅膀,人们一直等待着它真正起飞的日子。还记得前任一汽总经理竺延风的那句名言:"耐住寂寞20年,就能搞好自主品牌。"现在对这句话的争议已经成为过去,徐建一掌门的一汽以全新面貌出现在2010年北京车展上。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使走出国门的企业能获得成功,总结国内外企业的经验教圳,建议可按以下6个步骤进行,即评价自身潜力,接受专家忠告与咨询,选择国家,制订国际经营战略与计划,选择销售中介及追踪决策。 一、评价自身潜力企业评价自身潜力时,需与主要竞争对手作一比较,从中  相似文献   

17.
在自主品牌商用车企业中,东风柳汽的售后服务水平尤为受消费者关注,不仅其在2011年物流企业对本刊关于商用车企业售后服务水平调查的反馈中服务排名末位,而且各地诸多消费者针对其售后服务不佳的投诉也让东风柳汽疲  相似文献   

18.
东风载重车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上帝,以产品为纽带,根据差异化的市场、差异化的区域、差异化的经济收入、差异化的用户需求,以差异化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来满足市场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3月23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梁杰应邀来沪,作"WTO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和应对措施"的专题报告,引起了质量技术监督和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在沪认证机构和业内及企业人士的关注.本刊记者就我国入世后国家认可制度进一步与WTO规则接轨的问题,同梁杰副主任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20.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s considered important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exploit opportunities and boost economic growth. A common observation is, however, that such ventures often fail. Present insights regarding transfer processe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venture success — if any — are modest.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failing German–Russian joint venture established to exploit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wher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was perceived crucial to succes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as such was successful, even though the transferring firm sustained monetary loss and worsened its competitive sit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