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与角色:一个经济师的假设命题廷林,胡鲜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这句话可以成为名言哲理,那么经济师想当厂长或经理也自然应当看作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从人的智慧问题说起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标志是什么?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智...  相似文献   

2.
朱云 《财富时代》2004,(9):26-28
植物通过它们美丽的花儿和果实传播、生长;动物们严格地遵守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只有那些最强壮的个体,才能在它们的种群中获得交配权,繁衍自己的后代;而人,作为万物之灵.通过他们特有智慧.在自然界获得了最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江力成 《经贸实践》2003,(11):53-55
企业业适应环境,不断成长的过程和物种的进化相类似,不过自然界的物种不会有意识地选择变异,而组织却可以有目的地引导进化,刺激进步。  相似文献   

4.
组织进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阐述了组织进化的概念和层次;提出了在组织进化过程中同时发挥作用的三种进化机制,即作为组织惯例层次进化机制的搜寻和创造,作为组织个体层次进化机制的组织学习,作为组织种群层次进化机制的变异、选择和维持;最后,对组织进化机制的运行特点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孙梅 《经济导刊》2011,(4):47-48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社会存在模式,是构建以生态可持续原则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模式,它是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物质性文化进行的一种转向,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都市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与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变为城镇地域;城镇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城镇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城镇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而且是精神文明的进步。它起源于工业化,促进着现代化,带动着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镇社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应关注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程占林尤秀斌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无数事实都雄辨地证明:事在人为,事业兴衰,成亦在人,败亦在人。正如古人所讲:“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在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两个转变过程中,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  相似文献   

8.
论技术发展的"拟人律"现象——一种技术哲学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是无规律可寻的,而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的,技术的发展是遵循延伸、加强或代替人类器官功能这一规律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通过模拟、延伸或加强人体某些器官的某些功能从而达到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技术拟人律。它向我们揭示了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式、方向和路径。它表明,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生理进化有着内有的关联、与人的社会需要相对应,它往往要循着人类自身进化的路线而前进。通过历史和逻辑的分析,从而试图搞清楚什么是技术拟人律现象,并认为这一现象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社会需要也将不断发展和日益多样化,技术也将越来越体现为类智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李娜 《当代经济》2023,(1):81-87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增长理论的重要特征是通过构建生产函数建立经济增长模型,从而分析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假定没有技术进步,将经济增长仅看作劳动力和资本存量扩张的结果;到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的,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来自技术进步;再到假定所有技术变迁都是内生的、渐进的,源于“干中学”生产中累积的经验、教育,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研发投入或劳动专业化。由此看出,技术进步在现代增长理论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外生到内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前进的。而梁启超正是以此辩证法思想作为根基,形成的他的历史进化论。他认为,进化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历史的进化是有规律的,是走着近似螺旋线的曲折道路,有竞争才有进步,有破坏才有进步。他的这些观点包含了历史的辩证法,是比较深刻的。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挖掘其思想蕴含的历史辩证法,并用其一分为二的方法,站在历史主义的高度,客观公正地评判梁启超的历史进化论。  相似文献   

11.
张国维 《经济纵横》2010,(Z1):107-108
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所做的工作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会不断地改变做这项工作的方法。如果五年或者两年以前参加这样的论坛,我至少要带着磁带或者光盘,今天我只是用一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几百万年来人类适应自然、不断进化、基因代代相传并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在后天与社会环境的交融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天性。人性主导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主导了历史的进程。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建立的一切政治、经济制度,所倡导的一切伦理道德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企业生产要素之一的人,在企业诞生之初就成为了管理的对象;而纵观世界管理百年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对人这一生产要素管理的进步史,或者说,对于劳动者或是员工的态度和管理方法的变化折射了管理的一次次进步和飞跃。  相似文献   

14.
王开田 《当代财经》2005,(7):97-102
近代会计是由簿记进化而来,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进化。其进化内容主要为会计社会职业的成长,会计规范机制的创新、公认会计原则的形成,会计学科体系的产生,会计报表重心转移和合并会计报表的形成等。其进化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发展,其内在动力是其内部机制的成熟。其进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进化的终极是现代会计。  相似文献   

15.
学术动态     
我所于今年9月2日至9日在太原市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山西省有关领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和我所顾问、所长和研究员等3O余人。这次研讨会主要内容有: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安全与技术安全问题;如何办好研究所问题等等。研讨会上,山西省经济中心柳承定研究员介绍了山西省社会发展概况。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进步很大,温与全国其它省相比仍差距不小。山西省的特点是能源在全国乃至全省的经济中具有主要地位,本省发展战略是分三步赶超:第一步(Z000年)人均收入达小康水平;第二步ZOOS年人…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意识发展的内化说指出,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维果茨基的活动说指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意识不是与世隔绝、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创新与经济进步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科技创新与经济进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科技创新通过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经济进步叉为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动力、机制、物质基础和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关键是如何促使两者互动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与美国的经济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将重点转移到经济增长方面,并认识到技术进步是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的唯一重要因素。10多年来,美国经济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提高了美国各领域产业的竞争力,创造了许多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技术进步也大大提高了美国人的生活质量。诸如不断推出的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健康;环境技术的发展使空气、水和土壤将变得更加清洁;快速的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更先进的通讯、更好的食物以及更为清洁、安全、节能的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整体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范式正在经历从还原到整体的深刻变革。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也称“广义循环经济理论”,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层面,意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模式;社会和谐属于制度层面,意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社会环境的形成;而文明进步属于精神文化层面,重在促进“人与自身和谐”观念的建立,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技术变异过程包括新技术发明和旧技术改造。知识与信息是技术的遗传物质,即技术基因,决定技术性状。技术通过技术基因渐变或突变发生变异。技术在变异过程中,受自身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技术进化与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相似,技术变异是技术进化的基础;技术变异与生物变异又存在显著差异,其过程更为复杂。技术变异可以脱离产品而存在,在变异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大,现代社会技术变异呈现加速进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