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间之所以能够形成共生关系,是由于资源要素共享机制的驱动作用.集群内一个企业相对于另一个企业,它们之间的资源生态住存在资源生态位分离与资源生态位重叠两种关系,集群协同系统的稳定性既取决于共生单元的特质,又取决于共生关系.既取决于共生单元的生态位,又取决于企业协同的环境.根据对共生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得出,互惠共生下的集群企业各自的产量是最大的,企业间关系也是最和谐稳定的,互惠共生应该是产业集群应该追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甘凯  王瑞  方咏 《商场现代化》2006,(18):124-125
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对供应链企业关系的研究中引入竞争合作理论,指出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是一种既包含竞争又存在合作的竞争合作关系;指明了竞争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利用竞争合作关系的不同对供应链竞争合作伙伴进行分类管理、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和有效性,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厂家和中间商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微妙,以利益为纽带,二者既合作又竞争,既抗衡又协调。建立与维护厂商两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十分重要,通过引入纳什均衡模型分析说明两者只有共同合作才能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4.
封岩 《商场现代化》2009,(17):78-80
从经济学和商业生态的角度,品牌竞争体现为品牌之间的商业生态关系的竞争,其实质是厂商实现买方价值需求能力的竞争。品牌竞争的商业生态策略,强调厂商提升产品满足买方价值需求的能力,以及品牌对买方价值需求的影响,关注建立和维护自身品牌与最终消费者,以及上下游厂商认知的利益相关品牌的良好商业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商业企业集聚的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聚是当前商品流通企业在空间上的一个重要趋向。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指出群内企业合作带来的"聚集效应"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除此之外,商业企业集聚作为一种流通企业集群,还有着一些特有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信息成本节约、客户群的分享、商品多样化互补和软环境建设激励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封岩 《商业科技》2009,(17):78-80
从经济学和商业生态的角度,品牌竞争体现为品牌之间的商业生态关系的竞争,其实质是厂商实现买方价值需求能力的竞争。品牌竞争的商业生态策略,强调厂商提升产品满足买方价值需求的能力,以及品牌对买方价值需求的影响,关注建立和维护自身品牌与最终消费者,以及上下游厂商认知的利益相关品牌的良好商业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全球化市场的竞争.我国商业企业也应快速融入市场全球化、需求的多元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竞争激烈化、残酷化的新经济时代.我国商业主动融入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努力成为经济一体化供应链上的一环.与国内外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客户)行业内企业与行业外企业外紧密关联,靠这关联关系,就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战略伙伴同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而这种关联必须靠信息化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已成为商业企业不可没有的系统.因此商业必须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适应经济一体化时代的要求。因此商业必须加强建设信息化,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带动传统商业、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应对市场需求迫在眉睫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零售商的影响力逐步加大,供应商通过网络零售商销售其产品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的必然选择。供应商与网络零售商在渠道控制、利益分配等方面根本分歧,造成双方之间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笔者通过模仿者的动态形式,与不存在对称性的矩阵进行融合,对自动网络零售点和产品供应商之间合作竞争博弈的演化趋势,并据此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全球化市场的竞争,我国商业企业也应快速融入市场全球化、需求的多元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竞争激烈化、残酷化的新经济时代,我国商业主动融入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努力成为经济一体化供应链上的一环,与国内外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客户)行业内企业与行业外企业外紧密关联,靠这关联关系,就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战略伙伴同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而这种关联必须靠信息化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已成为商业企业不可没有的系统,因此商业必须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适应经济一体化时代的要求.因此商业必须加强建设信息化,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带动传统商业、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应对市场需求迫在眉睫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10.
商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选址现象引起了企业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参考了商业集聚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城市中主要商店街进行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后得出:商业企业的集中选址源于因相关企业集聚引起的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特定消费需求膨胀而可能带来企业利益的增加及消费者购买效率化产生的购物模式的拉动。特定商业集聚内的店铺特性及消费者需求特征吸引了具有相似特性的店铺在这里集中选址,进而引起了互补型商业企业的合作及替代型商业企业在集聚区域内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企业集群使中小企业获取了规模经济的效益。虽然中小企业企业集群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集群的不稳定或脆弱性,影响企业集群的持续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小企业集群必须形成有效的协同才能进一步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协同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协同管理形成的过程,分析集群协同形成的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协同的生成和发展进化。  相似文献   

12.
一般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战略决策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者们对一般竞争战略的割裂观和融合观一直争执不休,众多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证据、结论矛盾和研究混乱的局面。文章通过对相关理论回顾和梳理,揭示出一般竞争战略理论割裂观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呈现融合观的理论与实证证据,提炼出混合战略的三个流派,并揭示混合战略研究的脉络和趋势。文章揭示出融合是竞争战略的趋势,实现不同战略类型的融合和竞争战略的多维体系构建,有助于厘清竞争战略研究的混乱和矛盾,打破根深蒂固的“骑墙战略”禁区思维,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系统和多维的视角,并推动一般竞争战略从割裂化向融合化演进,特别是对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单个企业由于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缺陷往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于是在各生态因子的逼迫和促进下,企业与相关企业联合,形成产业集群,以增强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调管理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进化是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实现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借用生态学理论对产业集群内部进行协调管理,提高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之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协同进化,与周边环境达到生态平衡,进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业企业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参与商品的流通环节而不直接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商业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出的是一种顾客价值整合能力,商业企业竞争力结构分为竞争优势层、竞争能力层、竞争资源层,三个层次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竞争优势来源于竞争能力,竞争能力来源于竞争资源,同时竞争资源也受竞争优势和能力的反作用。借鉴五力模型,可以将商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分成整合供应商的作用机制及整合消费者的作用机制,提高商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出发点是创造客户整合价值,实施客户顾客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15.
夏卫红 《中国市场》2008,(45):18-1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地快速增长,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物流集群化发展的趋势逐渐显现。本文认为物流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是推动现代物流集群化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产业聚群,物流企业共同分享因区位集中而创造的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和资源共享效益,获得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另外,物流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整合趋势和相关产业集群化加剧等因素是推动现代物流集群化发展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ce of network ties within lo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organ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clusters. This has proven to be particularly true for clusters specializing in knowledge intensive industries, where the organization of resources – people and technology – has been a primary driver for firm and regional performance. With the help of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the Bangalore IT cluster in India,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cal and non-local network ties on its evolution. We argue that networks – both local and non-local –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luster. We propose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luster evolution phases and the type of network ties most prominent. Our study also outlines the role that embedding,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ties plays in transitioning cluster from one phase to the other. The consideration of non-local ties is rather nascent in the cluster literature and promise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clusters develop at both levels – policy as well as firm.  相似文献   

17.
会展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品牌化的全球企业,而且取决于根植在特殊区域内的企业集群。研究会展产业集群区域的培育,对提升会展业的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会展产业集群区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会展业集群区域的培育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政府干预,形成有效的地理邻近;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形成集聚效应;培育会展企业网络;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先进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大国竞争的本质在于争夺产业链的控制权,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为阻止中国在产业链的升级,欧美通过对外签订经贸协定,推动国有企业规则和更新补贴规则,同时在WTO框架下谋求针对中国补贴模式修改WTO补贴规则,将补贴范围从财政补贴延伸至扭曲市场的贷款,以反补贴、竞争政策、国有企业规则等多项规则管制产业补贴。我国必须通过分类改革确定国有企业在产业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对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重新塑造"商业性"或"中性"身份,避免对我国国有企业特殊反补贴规则的适用;确立我国接受产业补贴规则的底线思维,通过博弈明确产业补贴负面清单,积极回应欧美国家关于补贴透明度要求,为相关谈判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在贸易全球化时代,有观点认为,反垄断政策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甚至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政策置于贸易政策之下。但美国政府接受了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坚持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有助于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观点,反对将反垄断政策作为贸易政策的工具,并在政策取向上一方面对反垄断政策进行调整,使反垄断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反垄断领域中的国际合作,为美国企业创造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0.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社会责任正在成为制约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新要素,不仅对企业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存在着一些企业不讲社会责任、损害百姓利益的情况.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成为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市场竞争的主导方式正在沿着“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服务竞争-关系竞争”的轨迹演变。在竞争时代,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增长点。为此,企业应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实施社会责任战略,培育社会责任文化,优化社会责任关系,从而提升长期盈利能力,增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