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造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三鹿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学历门”事件等负面信息频频曝光,更有一个20多岁女孩子在网上炫富,就将中国最具权威的公益机构——红十字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各领域频现的诚信危机,已严重侵蚀着当下的中国社会,对社会秩序带来了冲击,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摩配》2007,(5):49-50
昆明汽车配件行业被拖欠货款的现象十分严重,该行业的经销商几乎每户都被客户拖欠货款,其中又有80%的拖欠行为属于恶意欠款。这一问题已危及广大会员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昆明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商会于2007年4月20日召开了以“诚信、维权”为主题的会员大会。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基本含义离不开真诚、诚实、守信、讲信以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信誉、信任等积极意义。这些都是成就道德人格造就良善人们所不可或缺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成本和价值的相对失衡,诚信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它不仅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已经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新“瓶颈”。 令人忧虑的诚信危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的诚实信用观却日益淡薄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使会计行业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为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诚信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会计人员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树立“严谨、客观、规范、务实”的财务管理理念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维护了公司“诚信”形象,确保了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公司历年定期报告的完整性、合法性、诚信度均得到证监会、上交所及广大投资者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民营企业财务会计活动中的诚信问题日渐突出,作为记录和反映市场主体经济业务的重要证据和史料的会计档案也出现了严重诚信危机。民营企业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工作混乱、档案资料不符合会计规范、业主短期利益思想严重。在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有法律与自律问题、真实与信用问题、服务机制问题、管理体制问题、档案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直面天价高管薪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国松 《董事会》2008,(7):92-94
“过高的CEO薪酬是投资风险、诉讼风险及负债风险最可靠的显示器”,Corporate Library的主编兼共同创始人米诺(Nell Minow)如是说。Corporate Library是美国一家独立的给公司治理评级的研究机构。以最近重创花旗集团、美林证券及其他美国金融机构的次贷危机为例,米诺分析说,  相似文献   

7.
诚信缺失,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黑洞”。据报载,我国每年因缺乏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55亿元。另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1年消费者对于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厂商失信行为的投诉就有20多万件。在经济活动中,有高达50%左右的经济合同带有欺诈性,足见市场交易行为中的信用危机何等严重!为了防止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往中只好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有些交易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  相似文献   

8.
政策法规     
《施工企业管理》2007,(3):114-114
劳动保障部和建设部:我国将探索建立工伤预防机制;建设部:100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进行双向担保;交通部:恶意欠薪企业将限制招投标;新疆:限期禁止在城市现场搅拌混凝土;顺德:企业有“诚信手册”才能招投标;哈尔滨:建设工程须设专款购“保命设备”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素来守信重诺,上至王者的“君无戏言”,下至黎民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已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也是施工企业的立身之本。目前,我国施工企业领域里存在着不讲诚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买标、串标、雇陪标和挂靠投标等违法现象;工程在承发包过程中,所谓的“介绍费”“中介费”、违法分包“管理费”,将工程款层层剥皮;建设单位拖欠施工的工程款、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不高乃至失信,导致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约6000亿元。施工企业领域诚信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资本结构条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专门考察资本结构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影响,这对探寻企业融资与企业产品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以一个两阶段的最优化模型为分析工具,结果表明:高负债的企业将会做出相对谨慎的创新投资决策,而这会导致它在于对手的“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居于劣势。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当企业的经营环境较好时,创新投资的边际收益较低;二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下公司对其负债承担有限清偿责任。模型的分析结果与该领域内的经验研究结论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1.
一、失信面面观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在市场经济中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诚信有极大的需要,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经济。货真价实,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童叟不欺,是诚信问题,履行契约,信守合同,借债还钱,以诚待客,也是诚信问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现今社会中,失信现象却十分严重,社会对诚信的有效供给越来越少,以致造成信用危机。在商品交换领域,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目前中国有34.76%的企业被假冒伪劣产品侵权,此类产品的产值年均有1.3万  相似文献   

12.
谈“危机意识”陈启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面对市场大潮的冲击,我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应树立一种“危机意识”,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一、危机意识的实质是一种进取意识“危机”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要是指严重的困难关头。对于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严研究所的有关专家提醒企业,应增强负债经营的风随意识和抗风陨能力,并尽快建立有关预警系统,以避免重蹈覆辙。专家指出,一些人总以为,亚洲益融危机问题主要出在宏观经济调控管理历面,与企业的直接关系不文,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亚洲企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负债经营过度,而又对企业负债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益融危机估计不定。如韩国居前30位的大企业集团的负债加在一起相当于宝国财富的1/3,而政府估计的外债总额约800亿美元,实际统计结果却为15301乙美元。结果,这30家大企业集团现已有8家破产肩10家的负债…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准则.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履行所达到的状态,表明政府在自身能力限度内的实际"践约"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信用管理和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从政府、企业到民间、个人,都存在信用关系失序的问题,在一些领域甚至引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危机阴霾的笼罩下,世界经济加速下滑,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而作为国民经济“排头兵”的中央企业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企业应该如何有力应对,顺利度过危机?国家拉动内需“急行军”,4万亿投资“补天裂”,中央企业是喜还是忧?又是怎样面对能分到的几杯“羹”呢?  相似文献   

16.
自从Modiliani and Miller(1958)提出著名的MM理论以来,融资问题一直是财务领域研究的重点。早期,学者主要从税盾作用、破产风险等方面研究负债的财务效应,随着代理理论的发展,负债融资的治理作用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Williamson(1988)就指出负债不仅是一种融资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治理手段。但是.负债的治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经理的投资行为来影响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之前的研究发现负债融资阻碍了企业的R&D投资,本文从债权人监督的角度对负债融资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本文研究发现,受到债权人监督较少的商业信用对企业的R&D投资几乎没有影响,而受到监督较多的银行信贷则严重阻碍了R&D投资。然而,在银行信贷监督较少的国有企业以及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中,银行信贷却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负债融资对R&D投资的影响效果受到债权人监督能力的影响,监督力强的债权人更有能力影响企业的决策,从而导致企业R&D投资的减少,而监督力弱的债权人则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  相似文献   

18.
种昂 《中国纺织》2013,(7):20-20
“兰雁”眼下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目前,兰雁集团负债高达25亿元,处于高管被查、经营亏损、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险境。  相似文献   

19.
近来,《长三角纺企遇专利诉讼200家企业或受牵连》、《长三角纺企遭遇“恶意”专利危机30万产业工人面临失业威胁》、《维科控股诉鸽球印染专利侵权被指恶意竞争》和《维科集团通过正当途径来维护“珊瑚绒”专利合法权益——维科就“珊瑚绒”专利致纺织行业书》等多篇报道,把公众的眼球聚集在了纺织业的“专利维权案”上。一个专利,几百家企业的纠纷,几十万从业人员将失业,百亿元市场将受;中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煤炭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和竞争加剧的双重挤压。面对挑战和考验,郑州煤业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抓住当前“整盘期”,通过调整结构、管理创新、强化安全等有效举措,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氽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