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及人们的生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做好粮食储藏是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点和自身应该肩负起的社会责任。本文以新安县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储藏的做法和当前粮食储藏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出发,简要做出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使粮食储藏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国家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2.
做好粮食仓储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粮食仓储实物管理粮食仓储实物管理工作是粮食购销企业一切经济效益的基础。粮食仓储实物管理,也称之为粮食保管或粮食储藏。粮食保管是指粮食自入库后到出库前的管理活动。目前实行的是责任保管员制度。粮食保管技术主要有:气控储藏;温控储藏;“双低”和“三低”储藏;通风储藏;粮情测控系统;谷物冷却低温储藏技术。在粮食的保管过程中,由于粮食自身生物运动、水分自然减量、杂质减量等特定因素,允许在保管过程中发生一定比例的损耗。粮食自然损耗率为:稻谷、小麦、玉米、大米、糙米等,保管半年以内的不超过1‰,保管半年至…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其粮食储藏量和需求量均很大,然而粮食安全储藏问题仍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近年来,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以及发生的事故已经受到粮食行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其中的危险因素,积极地探索了解决的思路、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农业立国,年岁的丰歉对社会经济及政治、军事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国家政权对灾荒的预防、救治一向十分重视,称之为“荒政”。《周礼·地官·大司徒》里写道:“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周礼》只是纸上写的制度,现实政治制度并未依此而行,反不如《礼记·王制》的内容更诚恳而切实:“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即以现在的观念论,我们十几亿人口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且更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上了几个台阶,到199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2万亿斤.比七十年代初翻了一翻,城乡粮食消费需求也增加到9400亿斤,然而却首次出现了粮食供大于求的可喜变化,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粮食问题,开始了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赤峰元宝山国家粮食储备库位于蒙、冀、辽3省区交汇处,年平均最高气温11.6℃,年平均最低气温-1.8℃;年极端最高气温35℃-40℃一般在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出现,时间短;年极端最低气温-30℃-28℃一般出现在每年12下旬至次年1、2月。冬季漫长寒冷。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粮食储藏安全得到天然气候保障,本地区较适宜粮食储藏。元宝山国储库借助特有气候条件利用冬季冷源及时人仓,对仓内粮食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补充“冷源”去除余热余湿降温是行之有效的粮食储藏方法,并基本可以实现“三低”储藏要求,同时达到低损耗、绿色环保无污染之目的,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世增  刘阳  福桓  洪礼 《齐鲁粮食》2009,(1):38-40
2008年4月22日,国家粮食局发布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等3项粮食行业标准,自5月1日起实施。粮食储藏新标准的发布实施,特别是历来对粮食储藏技术起到“法典”作用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修订发布,必将对粮食储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好新《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等标准,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粮食储藏安全是历史性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粮食仓储管理从春秋战国创建时起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朝历代都把粮食仓储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为各朝代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统计,每年全世界因仓储管理不善导致霉粮和虫粮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8%左右。仓储管理规范化是实现粮食储藏安全的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9年颁布实施了《粮油仓储管理办法》,2011年10月,安徽省粮食局针对全省粮食仓储的实际,及时提出了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物资.古人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毛泽东同志也讲过:"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粮食文化观,即:"民以食为天"之粮食政治文化观;"农业乃百业之基,粮食乃农业之基"之粮食经济文化观;"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之粮食行政文化观;"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之粮食企业文化观;"技术创新为粮食保驾护航"之粮食科技文化观;"量入为出,食陈储新"之粮食消费文化观;"食以安为先"之粮食安全文化观;"节粮光荣,浪费可耻"之粮食道德文化观;"色、香、味、意、形、养"之粮食审美文化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之粮食哲学文化观。论述了我国优秀粮食文化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粮食发展战略中的认识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