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最优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带有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托宾效应总是具有可行性,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GDP增长.  相似文献   

2.
一、通货膨胀与物价上升西方学者关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大都是与物价上升联系在一起的。如新自由主义者弗·哈耶克指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最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指出,物价的普遍上升叫通货膨胀,是由货币量比产量增加更快造成的。新剑桥学派的琼·罗宾逊夫人指出,通货膨胀常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3.
梁勇  李承浩 《时代经贸》2010,(2):10-10,7
经济增长与诸多因数有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考虑如何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从货币政策的控制目标、政策工具选择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践考察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华 《经济师》2006,(7):244-245
文章通过对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践考察,认为从长期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向于中性,从短期看,恰当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现实中货币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些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Hau(2000)模型中引入工资交错调整和交易成本假设,以此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基础模型,并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后发现,经济开放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价格稳定和产出增长都会产生影响。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将增强货币供给对短期汇率调整的影响;而经济开放度的加深,虽然在短期内会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对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同时,运用校准法模拟分析后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调节短期消费和产出的能力将会下降,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在汇率波动上。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反经济危机中的巨大作用;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推动GDP增长的目的,也要受到CPI上涨的制约,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研究均衡的利率,实际利率要向均衡利率靠近,并且要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达到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保证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社区、市场与国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一、关于社区与市场的两种对立观点从现代经济增长发端以来,关于社区与市场的关系就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为“社区桎梏”(community-yoke)论,它认为前资本主义和前工业社区的传统制度是种种封建桎梏,不仅压抑了人们经济潜能的释放,而且阻碍了人们道德潜力的发挥。持这一见解的学者认为,市场不仅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而且是一种能将人们从传统社区纽带的桎梏和专制主义的命令中解放出来的“公平规则”(rules of justice),从而能培养出人们勤劳、节俭和正直等等美德。持这一观点的大思想家包括从早期的启蒙哲学家如孟德斯鸠和亚当·斯密到当代的弗里德里齐·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他们认为,马克斯·韦伯所认识到的作为现代工业发展基础的“新教伦理”(protestant ethic)也在通过市场交换被人们学到。  相似文献   

8.
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Karras建立的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模型,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框架,分析经济开放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以M0作为货币政策的测度指标,还是以M1作为货币政策的测度指标,它们都反映出:在长期,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从短期来看,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不一定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时反而会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8,自引:0,他引:88  
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并未对这一假设是否合理进行严格的经济计量学检验。本文率先将近年来发展的非线性STR模型技术具体应用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结构依从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规律,并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并可以通过LSTR2模型来表达。(2)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当GDP增长绝对下降时,能源消费比GDP有更快的下降速度;当GDP增长率不超过18·04%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9592;当GDP增长率超过18·04%时,能源消费较GDP有更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完全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因此,应尽可能地避免经济的负增长和超高速增长。(3)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1956—1976年间,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1977—2005年间,则呈现明显的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弗里德曼说,谁要是搞清楚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 谁就可以得诺贝尔奖。这无疑是一支让中国经济学家们激动不已的强心针。我不禁要反问:“中国真的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秘密吗?”其实,约瑟夫·熊彼特早在他1934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已明确指出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一波三折的经济增长表明,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长期因素(消费与投资的长期走势)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就短期而言,至少有以下因素会对2003年经济稳定复苏构成障碍。 1.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虽然2001年美联储连续降息,但2002年在人们的反复期盼下迟迟不肯降息,只是到11月才首次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不仅得力于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也与金融体制改革及货币政策密切相关.金融体制的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货币政策也是逐年根据经济发展而转变,目的就是为了稳定我国经济增长速率.本文将从货币政策及金融体制改革两方面,对持续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基于当下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几点货币政策控制目标,以及金融体制改革趋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梅 《技术经济》2003,22(4):59-61
<正> 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持续增长是指不为短期波动掩盖的一种量的增长。”可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一个长期概念,即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经济总量是否具有  相似文献   

14.
宋志清 《当代经济》2002,(10):28-29
一、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简要分析 1.古典增长理论。古典增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为主要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们共同创建的。他们认识到,一部分社会产品的积累和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采取的是利润再投资的形式。在取得了这种认识之  相似文献   

15.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AS-IS-LM(即总供给、IS-LM)模型对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在短期内是存在的;但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能力随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减弱,对价格的影响能力随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会不断弱化,引起的价格波动会有所增强,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进一步明确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物价、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柏  俞自由  解振鸿 《财经研究》2001,27(3):20-25,32
本文在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下,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物价变化、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通货紧缩本质上是由实体经济引起的,是实体经济运行不畅通的货币表现:从表象上看,通货紧缩形成有货币发行理减少的原因,但由一地货币发行并不能扭转经济运作不畅通的局面,所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提高物价进值得怀疑的。同时,本文的分析还表明,就业问题是影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讨论货币政策有效性首先要回答货币是否中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货币中性”的问题还是应该区分短期和长期来考虑。因为在经济学中,“长期”是从本质上有别于“短期”的概念,并非是“短期”的简单加总,货币政策在短期内的有效性状况不能推广到长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   总被引:168,自引:1,他引:168  
( 1 )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 (特别是股票价格 )有影响 ,当投资的上升引起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时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长期结果是同时引起商品物价水平和股票价格的上升 ;当投资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或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时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长期结果是股价的上升和物价水平的下降。因此 ,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股市。 ( 2 )无论股市财富效应大小 ,通过货币政策刺激股票市场拉动需求的做法在长期都是不可靠的。当股市价格偏离稳态已经越来越远时 ,经济运行将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出现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但是程度有限;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显示出相应的配合。变化的经济环境必然对货币供应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满足这种新的要求的过程应当是渐进的,而不是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保持经济平稳高速增长,中国制定了一揽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货币供给量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是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但实际货币增长率却不是实际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