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产能位居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首位,"僵尸企业"的市场化退出成为"去产能"乃至供给侧改革顺利完成的关键。政企合谋、预算软约束、成本外部化等都造成了"僵尸企业"的长期存续,对我国清除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需要由政府进行适当介入,与市场、银行形成处置"僵尸企业"的合力,实现"僵尸企业"有效出清。  相似文献   

2.
"僵尸企业"的处置是供给侧改革下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推进社会经济资源均衡配置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简单介绍了供给侧改革对"僵尸企业"的影响,从国家、银行、员工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僵尸企业"的现状,并通过对目前学界流行的四种"僵尸企业"的认定方法分析,得出了以实际利润法与CHK方法为基础的新认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些企业因为产能过剩、行业不景气而资不抵债,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处置“僵尸企业”将使长期停产、扭亏无望的低效产能彻底退出市场,是去产能工作的重要一环.《破产法》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起到了基本司法保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采取完善破产立法,简化破产流程,设立地方性破产法庭,完善破产案件配套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僵尸企业"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一大重要风险。而抓紧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不仅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更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僵尸企业"的存在会使市场活力不断地被吞噬,消耗社会资源,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清理僵尸企业不仅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占有重大地位,更是构建一个正常市场体系的必要过程。因此在僵尸企业的处置过程中,正确的方法应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而不应该由政府或者市场单方面决定。  相似文献   

5.
出清"僵尸"企业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本文以企业绩效为切入点,运用201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分析地区"僵尸"水平对正常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区"僵尸"水平显著地抑制了正常企业的生产绩效,并且在企业异质性分析中发现,相比私有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此外,市场竞争能够有效缓解地区"僵尸"水平对企业绩效的抑制作用。同时,本文进一步探究了地区"僵尸"水平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由于"僵尸"企业的存在,正常企业减少了研发投入和投资规模,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使得企业绩效下降。文章建议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分类处置"僵尸"企业,肃清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僵尸企业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化解僵尸企业的银行债务风险更是银行端僵尸企业处置的重中之重.化解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需针对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处置所面临的困难,从风险监测、监管制度改革、信息共享、财税政策等方面同步推进.本文分析了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化解风险面临困难,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本文基于国内僵尸企业的发展现状,从社会稳定、预算约束、沉没成本等方面分析了僵尸企业"大而不倒"、"该死未死"的原因以及对资源配置、金融市场、社会创新和产能过剩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时代金融》2019,(6):92-93
2013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颁布,标志着我国去产能政策的正式开展。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和2010-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考察了去产能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去产能政策激提高了企业的发明专利产出,其增加幅度高达21.9%;进一步发现,政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本文为评估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既依托于实体经济又服务于实体经济。当前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面临一些困难: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与资金需求量巨大令银行经营左右为难,化解过剩产能及处置"僵尸企业"给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带来新的压力;银行自身也存在银行业总资产增速下降、利润增长压力加大等问题。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整合组织架构,变革管理方式,实现转型发展,以顺应客户金融需求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经济"新常态"对银行业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品质及发展方向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让僵尸入土为安"是《人民日报》对供给侧改革的权威解读。去产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需求拉起来,另一种是把供给压下去。目前,仅仅依靠拉需求的方法显然行不通,未来去产能还要压缩供给。在产能这个问题上,越早"破"越有主动权。当然,这种"破"一定会以稳妥的方式进行,从国内外的经验出发,总结了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方、生产方出发,解放企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品质,转化落后的供给、升级现有的供给、创新新型的供给,最终形成有效供给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主要路径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目的是加快淘汰僵尸企业、化解产业过剩产能。同时,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相似文献   

12.
清理僵尸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银行部门市场化改革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部门市场化优化了信贷配置,通过减少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了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表现为产业层面僵尸企业比例减少,且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的产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区分僵尸企业出清的形式发现,相对于大规模退出可能引致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地方政府的社会性问题,银行部门市场化更可能通过僵尸企业"复活"这一更为"温和"的方式实现其市场出清。上述作用在政府干预更弱、市场化进程更完善的地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所谓债转股,是指将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关系转变为股权关系。然而,通过债转股实现"双赢"有希望也有难度。首先,为谁买单?转股企业尽管可能缺乏足够现金流偿还现有债务,但从长期看应当满足有市场竞争力、管理优质、改制方案可行等可持续发展要求。显然,大多数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应当被排除在外。如何在债转股时警惕产能落后的"僵尸企业"借机还魂、浪费宝贵资源,是检验是否真正践行市场化原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浙江省绍兴市大力推动僵尸企业出清的政策背景下,由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牵头建立僵尸企业监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抽样案例剖析及访谈调查等方法,剖析出僵尸企业成因包括外部环境引发、经营管理决策不当、主动逃废银行债务等,并从识别、预防、启动、审查、处置、分配等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下阶段进一步优化僵尸企业防控机制、强化部门处置合力、加快市场化出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日益增多,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阐述了以并购重组方式对"僵尸企业"重组处置的相关问题,对规范重组程序,加快公司资源整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解读了"十三五"规划中关于金融改革的内容,之后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商业银行应如何对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应如何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对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去杠杆淘汰僵尸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资源投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等.  相似文献   

17.
白山市作为资源转型枯竭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行业贷款集中度较高.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及突发事件导致煤矿停产整顿,企业经营困难,煤炭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去产能"政策清理"僵尸企业"使白山市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恶化.煤炭企业贷款清收困难,煤炭行业风险向金融机构转嫁,需采取有力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8.
僵尸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既影响经济效率,也蕴含金融风险。处理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僵尸企业进行识别和分类。本文提出我国僵尸企业可以分为信贷补贴支持和经营不善两类,并提出了相应的界定标准。实证分析表明,两类僵尸企业构成、分布、决定因素均有差异。国有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容易成为信贷补贴支持类僵尸企业;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更容易成为经营不善类僵尸企业。发现两类僵尸企业决定因素上的差别可以为解决僵尸企业这一现实问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日对某县级市辖区内单户存量贷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相当比例企业贷款的用途和形态出现了新变化,应给予足够重视。调查显示,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持续流向"僵尸"类企业或类"僵尸"类企业,维持还本付息,甚至贷款还息,形成了资金黑洞,占用大量资金且无效利用,使得金融政策不仅起不到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反而资助技术落后、产能过剩企业苟延残喘,使得本该及时退出的企业和行业未能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僵尸企业"的处置步履维艰,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度。因此,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活力,亟需进行制度创新。而契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有助于揭开"僵尸企业"重组的本质,并在一定意义上为重组后的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对此,在"僵尸企业"重组中,国家应该加强对投资重要性的考量,关注产权的安排,在有效防范私有企业被套牢的前提下,应将剩余控制权在私人资本和国有企业之间进行更合理地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