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房慧玲 《南方农村》2009,25(4):55-59
加工贸易的转移是广东“双转移”的主体。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很不平衡,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等欠发达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远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省所占比重小,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工贸易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未得到有效体现。究其原因有很多,在加工贸易发展特别要求有良好的出口环境、较低的营商成本和较充沛的劳动力等要素方面,欠发达地区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大力推动沿海加工贸易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完善促进加工贸易区域转移的机制,对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向城市转移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无序转移,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城市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是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劳务服务体系和建立适应劳动转移就业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关键所在;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缓解转移就业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是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余建斌 《南方农村》2012,28(9):67-72
本文通过分析“双转移”背景下广东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意愿较强,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认识到了接受培训的重要作用。欠发达地区(非珠三角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远高于珠三角地区。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高学历和低学历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意愿相对较低,而中等学历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意愿较高。身体状况较好和未婚的农村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培训意愿。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农村劳动力的月收入和培训经历与培训意愿之间具有密切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推动广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全省农民工呈现出来源区域构成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稳定性有待加强等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真正解决农民工“留得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周期性“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促进农民工就业从量变到质变,确保农民工就业的良性有序运行,文章提出建立农民工就业培训开发长效机制,推动建设高水平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农民工就业的服务机制,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创新农民工就业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保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产业集群为抓手 推进“双转移”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就升 《南方农村》2010,26(1):25-28
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广东省大局看,重点是提升珠三角以带动东西北地区。而以珠三角带动东西北地区发展的突破口,则在于大力实施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云浮市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又在于以产业集群为抓手,推进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发展相结合,进而推动"双转移"的"云浮式"对接。  相似文献   

6.
四川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白鸽 《农村经济》2004,(10):88-90
四川欠发达地区人口比例高 ,贫困地区农民为增收 ,他们大量地向非农领域转移 ,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 ,但同时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 ,四川必须站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 ,增强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与创新意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政策环境等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调整结构 ,扩大就业 ,实现农民增收 ,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以促进其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江苏的关键所在。以宿迁为例,基于和谐管理理论,分析宿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唐踔 《南方农村》2010,26(4):65-69
随着中央和社会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模式。目前,在众多的地方社保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文章在综合分析两种模式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种模式共同存在问题或称缺陷,并就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部12省(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认为,区域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载的人口和脆弱的生态系统遏制了资源优势、人文贫困甚于收入贫困、农村碌农用基础设施更薄弱,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较低与自我积累能力差、投资更为不足.优势则包括政策、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结构比较优势.据此提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资金集聚模式.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迁移的logistic离散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城市和农村在工资与就业机会方面存在着不均衡,因此,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大规模的迁移。本文用logistic模型描述迁移过程中的混池现象。这种混池现象因信息和迁移人数等因素而实际存在。然而,由于传统的春节造成的劳动力迁移的周期性,使人们忽视了这种混池现象。  相似文献   

12.
肖智远 《南方农村》2010,26(2):86-90
广东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尽管如此,但全省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而言的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目前仍面临发展缓慢的困境,其农村尤为贫困。本研究通过对省内部分地方尤其是阳山等县市的实地调查,对广东欠发达农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指出广东省减贫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民收入低、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县级经济发展缓慢等。其主要原因有历史和地理客观因素、贫困户自身的因素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资源配置不公有关。本研究为下一步理清减贫思路和制定合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晨 《新疆农垦经济》2007,(1):33-35,45
历经27年改革开放实践,广东成为我国当前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完全依附于土地生产中被解脱出来,并参与到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广东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此,文章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甘春华 《南方农村》2009,25(5):33-36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对城乡一体化进程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非迁移性的"离土又离乡"模式对于城乡一体化具有最大贡献,但它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全家永久迁移"模式将是未来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家具产业在1993~2014年间的从业人数、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等指标,采用ARIMA模型预测分析该产业劳动力就业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它们分别为ARIMA(1,0,4)、ARIMA(3,0,5)、ARIMA(1,0,2)较理想的预测模型,这些模型提供了较准确的未来预测结果,为南康家具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及其社会劳动保障部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2~2007年间FAO统计数据库主要刨花板强国的数据,使用劳动力资源禀赋系数、制造业雇员平均每小时工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定量指标,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3个方面,对劳动力资源对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数量优势很强,但靠劳动力的数量优势以保持竞争优势不是长久之计,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和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劳动力质量有利于提高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舟山渔民转产转业的目标取向与实践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中日、中韩两个渔业协定生效后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舟山市审时度势地提出渔业调整结构、渔民转产转业的方针目标,并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谢庆 《南方农村》2013,(10):13-19
广东一直以来就是茶业生产和消费大省,也是茶业贸易的大省,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省的茶叶的出口贸易发展持续良好,但也暴露出茶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统一标准、品牌竞争意识不够,出口茶业产品竞争力较弱等问题。本文基于钻石理论对广东省茶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初步评估广东茶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分析出广东茶业产业竞争力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提高广东茶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是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重心是深入研究开发企业下一阶段所需人员,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人员配置作储备。而人事管理是任何一个企业必备的,它要完成的是企业日常的人事管理。在此分析基础上,讨论了新林林业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