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彩》1999,(4)
政府该办政府的事情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樊纲什么叫私人赚钱?什么叫国家赚钱?私人赚了钱也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私人赚了钱也有一个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你对它收税就是了。收了税就是国家的钱。每个私人都挣钱,又都上税,履行他一部分公民责任,这既是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2.
郑伟建 《中国工商》2002,(5):144-151
他做生意不说,不看,只是闭着眼睛去安静地想,他是快乐的猪,不是痛苦的哲学家,他的商海生涯被他称为是一个“寻欢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迷信的逆转     
迷信销售力量,迷信精英主义,结果失去天下,输在起点。超级本为什么超级笨?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靠什么?答案并不像这个问题听起来的那么简单。有人可能会脱口而出:靠赚钱。其实赚钱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赢利是企业的天职,德鲁克说,即使让圣诞老人来经营一家企业,他也必须要赚钱,否则他在平安夜肯定没有礼物送给孩子们。  相似文献   

4.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37):A0034-A0035
以前,经营名酒的经销商既能赚到大钱又能彰显实力、提升名气。那几个名酒厂家也过着“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快乐生活。但名酒现在的特点是不可能再让经销商爆发式的赚钱了,许多经销商因此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棵“梧桐树”。同样,难题也摆到了厂家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汪标  佟琳 《理财周刊》2004,(2):30-33
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账”不同。2003年对于每一个善于理财的人来说,都是让人难以平静的一年。股市一跌再跌,房价一涨再涨,金融新产品一再出台;错过机会,后悔不已,抓住商机欣喜若狂……那么,你呢?你有没有增加了自己的负债?或,你只是稀里糊涂地赚钱,用钱压根没有  相似文献   

6.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4,(31):B019-B019
茫茫酒海,商机何在?每届的糖酒会上总是有人被“乱花迷眼”。商机难觅,投机遍地,于是很多人在受伤之后才发现自己又一次成为了投机的牺牲品。“其实。我们并不想投机。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稍不留神便会蚀得血本无归。为降低风险。当然要寻找一个有把握赚钱的好产品。也就是寻找一个真正的商机。”这是受伤者的心声,也是所有想通过正当经营而获利的经销商的心声。然而,商机何在?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时候,肩负社会责任的行为本身可以出乎意料地成为企业盈利和成长的动力。“我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赚钱,那是错误的,赚钱并非唯一的目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因为能够做出一个人无法做到的创举: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听似老套,但却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8.
“整体转换好啊,可是送机顶盒的钱谁出?”,“请总局领导跟我们当地政府领导说说”,“老百姓要闹事的呀”,“什么时候才能赚钱?”,“现在送出去的机顶盒过两年就要被淘汰了”……  相似文献   

9.
<正>新年伊始,让我们暂时抛开高深的经管理论,来思考一下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生意的本质是什么?是赚钱吗?当然是,但不完全。赚钱可以是一时一事,可持续的赚钱能力才是真正的生意。就是说,客户方非常乐意地、“可持续地”让你赚钱。在这样一个精明的商业社会里,对方如此“乐意”的原因一定是从你那里获得了超出他所付出的收益。或者说,你对他来说是有价值的,甚至是“物超所值”的。你提供的服务正是他的需求,这对他来  相似文献   

10.
王一 《中国工商》2002,(10):34-34
中国企业热衷于搞大,但显然,光搞大是不行的,无论是理论还是事实,都足以证明中国企业若只是规模大,慢慢就会瓦解。现在有不少企业看到别的行当赚钱,便见异思迁,既不考虑是否是自己专长,也不考虑多少人已领先一步进入,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想搞,什么部搞不好。进军新领域大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今天还在宣传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成功地”收购了多少企业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1.
态度     
“为什么给自己打100多分?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不单只是自己赚钱,还帮别人赚钱。从朝鲜战争时的那一批人开始,所有帮过我,或者与我合作过的人,个个都赚钱、发达。”——红色资本家霍英东逝世,这是他生前给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人物     
霍英东:我的人生得满分!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辞世。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他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他祖籍广东番禺,出生在舢板上。他第一份工作是在渡轮上当加煤工。后来,经营房地产和淘沙业以及船队运输,让他成为巨富。霍英东率先开始在中国内地的事业,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他晚年致力开发位于珠江西岸的南沙港,并为之投入极大心血。曾经有人问霍英东:“假如人生满分是100分,那你给自己打多少分?”霍英东连想都没想就冲口而出:“不止100分,起码100多分!”他解释说“为什么给自己打100多分,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不单只是自己赚钱,还帮别人赚钱。所有帮过我,或者与我合作过的人,个个都赚钱、发达……”  相似文献   

13.
“我觉得我是个有趣的人,很好奇,有童心,忠实感情,有些哲学论道。坐在Office里面却不喜欢做生意,但做生意不是很失败。”他很快乐地为自己画了一张素描,“我不是一个生意人,我是州民大方的人,我不是对钱很有概念的人,但我必须为公司赚钱。”  相似文献   

14.
罗婷 《经贸世界》2004,(8):39-42
在我的记忆中,以“痛并快乐着”为题目的,有一本书,还有一首歌,在“痛”之后跟上“快乐”,可见这份痛,痛得很值得。而今天,当我提起笔写这个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又不由自主地将“快乐”和“痛”调了一个个儿。因为,他将人生最灿烂的10年投入到一个行业,然而,道路的坎坷、遭受的诋毁,又时时刺痛他的内心、折磨他的尊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场》2005,(1):21-21
市场是个小社会,要“管好”又要“管而不死”。我们的原则是“你投资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赚钱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童 《大经贸》2003,(7):58-63
当许多人还在为怎样赚钱而殚精竭虑时,提前进入富豪阶层的中国富人们已经开始在为怎样花钱而发愁了。他们发现,夜夜笙歌、挥金如土似乎并没有为他们带来期待中的幸福。幸福与财富之间并没有划上等号。赚了钱该怎么办?有人继续在物质城堡中乐此不疲,有人提出要开展生活方式的“洋务运动”。阿斯潘这个位于雪山之上的神秘小城为中国富人提供了生动的范本。可那毕竟是美国富人的阿斯潘。而在深圳的海边,一个叫王树春的男人买下了一座三门岛,来实现他对幸福的另类诠释。  相似文献   

17.
许多酒店行业的人士或多或少了解或接触过俱乐部营销,倘若你问他们:“什么是Hotel Club?”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的答案会是:“俱乐部,不就是打电话卖卡吗?”若问:“酒店自己运作俱乐部和俱乐部运营公司来运营有什么区别?”也许答案是这样的:“酒店自己运作,卖卡的钱都归自己了;和其他公司合作,我们就要分钱给他们,所以核心的问题是,他们要拿多少,我们能分多少。”  相似文献   

18.
人们往往把经济学理解为实现最大化的学问,以为经济学是用复杂的计算来实现收入、利润或GDP的最大化。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解。人追求的是快乐或幸福。收入、利润、GDP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们是快乐的物质基础;但收入、利润和GDP并不等于快乐本身。为了赚钱而以身试法,为了利润而不讲诚信,为了GDP而破坏环境,其结果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以这种方式去实现收入、利润或GDP的最大化,与经济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9.
淘金热中发了财的其实是送水的。“蓝标”就是送水的。在公关圈里,蓝标可以很牛的说,他们的客户都是IT的头儿 2000年,蓝标的头儿高鹏时时刻刻都很“紧张”。因为他刚刚转换了角色,从海信电脑市场总监跳到蓝标开始了他的公关生涯。看着全公司七十多人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为同一个目标而忙碌,他是又快乐、又紧张。快乐不言而喻紧张的是一旦公司的方向选错了,该咋整。 2000年思科系统公司的全球总裁“老钱”先生来到了中国,高鹏终于见到了公司最重要的一个客户里最大的头儿。他接触了接触,忽然发现原来他们两个人整天担心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挖空心思、削尖脑袋的在那里干嘛?想赚钱呗!怎奈自说自话只能是无病呻吟。想要赚钱,就得有“三心”,致力赚钱的决心、致力赚钱的恒心、致力赚钱的耐心。做到这三点可是非常的不容易,不妨先给自己立个飒爽的“军令状”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