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青 《环境经济》2012,(1):103-104
为期两周的德班气候大会已经落下帷幕,尽管之前被寄予厚望,但由于个别主要排放国的不作为,本次大会成果乏善可陈,除了继续一再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外,国际社会在强制减排,绿色基金,技术交流,后京都承诺框架等问题上原地踏步,谈判结果表明这是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3年里进展最少的一次气候大会。作为主要碳排放国之一,中国却给本次气候大会带来一抹亮色,在德班的一次非政府组织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表示,“在满足系列条件下,中国不排除执行强制性减排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滕玥 《环境经济》2021,(14):66-69
如今,国内消费市场不断升级,绿色、低碳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词。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尽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此后,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文件推动绿色消费。在中央政府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后,地方政府、企业纷纷开展推动低碳消费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3.
受困于资源环境的压力,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发展低碳经济是其根本出路.石家庄市顺应发展大势,适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较好成效.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保省会,融入京津一体化发展,石家庄市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应继续深化各方面改革,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步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应对气候环境变化能力,实现全市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质量作为自然资源正在被消费者主权原则下的经济行为所侵蚀,而气候变化正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市场失灵现象.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质量恶化已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这使得环境资源的价值化成为可能,也使得经济学介入环境保护活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5-2022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以减污降碳为目标的可再生能源政策,运用Super-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各省(市、自治区)工业低碳转型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经济增长模型考察可再生能源政策对工业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政策具有地区性和阶段性特征,其能够促进工业低碳转型,但也可能带来技术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环保意识较强、环境规制较弱和污染程度较低的地区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分地区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政策更能促进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工业低碳转型,且在东北地区主要体现为技术效率,而东中西部地区体现为技术进步。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实施的现实状况,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低碳转型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济视角》2009,(5):49-49
环境质量作为自然资源正在被消费者主权原则下的经济行为所侵蚀.而气候变化正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市场失灵现象。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质量恶化已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这使得环境资源的价值化成为可能.也使得经济学介入环境保护活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转型:政策、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选择、一种必须,而且是要解决在怎样程度的速度和规模上促进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世界各国各级政府和商业部门在调整贸易、融资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上,提出了无数的低碳政策措施,发起各种低碳倡议。为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要以超前的眼光对低碳经济进行战略部署,尤其要避免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被高碳排放锁定。  相似文献   

8.
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措施。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减缓和适应同等重要:一方面,农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更为现实的迫切。积极发展低碳现代农业实现减排增汇,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固碳增汇措施,纳入全球CO2减排措施中去。中国低碳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低碳发展方兴未艾,全社会低碳意识空前高涨,上至各国政要,下至普通民众,不论发展阶段和贫富,言必称"气候应对"与"低碳"。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困难时刻里,大众对于低碳依然热情不减。例如,在较早提出低碳发展的英国,尽管目前民众对于气候与低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巳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更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各行各业都应该"低碳"发展,作为引领中国经济腾飞的马车之一的外贸行业,自然也应该从产品、流程、金融、绿色办公等方面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华 《经济管理》2020,42(6):25-41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政府自2010年开始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准确评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果,对于进一步推广这一试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相对于样本均值降低了约1.05个百分点,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西部城市和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子样本中更加显著。从动态效应上看,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出现在试点后的第一年到第四年,而在试点后的第五年和第六年消失。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降低电力消费量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等途径抑制碳排放量。本文研究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规划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两大主要危机,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这两大危机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我国目前面临的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为背景,提出必须从政府目标、企业责任到公民行为,全面塑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们才能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3.
郑羽 《经济导刊》2005,(10):74-76
企业危机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可能危及企业形象和生存的事件,比如财务危机、产品质量声誉危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信誉危机等。作为一种事件,危机具有四种特征:突发性,它在某一时空上突然爆发;预知性,它在爆发前有一段潜伏期,在多数情况下会有先兆出现;破坏性,它使企业组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转型是一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增长逐渐脱钩的过程。本文以GDP碳排放强度为切入点,分解了GDP碳排放强度的两个因子——能源效率、能源碳强度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程度,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韩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的背景,比较分析三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轨迹和驱动模式,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日本政府在推进低碳社会战略的过程中,创新了碳足迹和碳排放可视化、碳抵消、领跑者计划、碳减排交易等政策,制定了低碳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及其路线图,建立了政府、产业界、学术界构成的国家创新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我国政府应认真研究,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经济低碳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激烈博弈的世界在全球化条件下,这个世界不仅存在政治军事博弈,而且存在经济利益博弈。低碳发展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减排需要付出代价。所以,低  相似文献   

17.
18.
江时学 《经济》2013,(7):86-87
帝都风光,千里尘封,万里灰飘。望古城内外,浓雾莽莽。高楼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囱万象,欲与毒气试比高。锦绣河山霾如画,城市建设跨骏马,我当个吸尘器有多荣耀,戴个口罩走天涯。2013年年初,这些笑话曾在许多北京人的手机上广为流传。其实,空气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如在欧盟,在过去的几十年,虽然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仍然难以令人满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有的科学研究结论表明,①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升高有很大的相关性。而能源系统排放的CO2占全部人为排放CO2的70%,并主要是由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生产和使用造成的。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专家预测如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约20%-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为维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的目标,要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10-15年内达到峰值,到2050年削减一半。在此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形成共识:建立低碳排放的全球经济模式——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