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主要力量,但与粮食主销区的比较中,却出现“粮食大县、财政穷县”和“穷省”补贴“富省”等问题,影响粮食主产区生产主动性,体现出建立系统完善的粮食补偿机制,对于提高粮农生产积极性,稳定粮区生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因此,文章针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粮食主产区补贴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现产销区利益平衡、建立以利益补偿基金为核心的补偿制度、改善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探索中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不断强化,粮食有望“十一连增”,但是,我国粮食供给缺口不断增大的现实并没有改变。特别是2011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陡然加大,粮食安全形势愈加严峻。与此同时,“产粮大县,财政穷县”,“产粮大省,财政穷省”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3.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农业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实施利益补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调动了种粮积极性。但粮食补贴政策精准性不够,涉农资金整合难度很大、效果欠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缺位,投入力度不够,粮食主产区难以摆脱"产粮大县"和"财政穷县"之间的矛盾,农村金融和保险发展的滞后,不利于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构建,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创新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吴桂淑,范静,康晨宇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普遍存在产粮多、贡献大、粮食商品价值流失严重、财政吃紧及经济落后等问题,使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陷入“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困境。解决上进问题,不仅直接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视角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都将其列为重中之重.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区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协调区域发展,必须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和主旨,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区域基础.[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借助统计年鉴,通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分析,比较13个粮食主产区和7个粮食主销区在10年间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差距.[结果]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等方面的生产规模优势和生产能力显著,对我国经济社会贡献巨大;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主产区需要支付高额的生产费用,承担运输成本与储存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补偿;粮食产销区之间囿于主体功能与发展责任的迥异而导致经济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差别.[结论]据此提出,必须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价值选择与国家政策导向:应在中央政府、区域政府层面完善相应的政策:一是国家层面制定粮食主产区区域政策;二是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三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精准度;四是建立产销区利益联动机制;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解决我国粮食主产区“吃亏”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特有的粮食主产区产粮多、贡献大、粮食商品价值流失严重、财政拮据、经济落后等“吃亏”问题,使相当多的粮食主产区已陷入了种种矛盾和困难之中,甚至难以为继。如何解决粮食主产区“吃亏”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粮食全局,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吃亏”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家粮食安全中主产区粮食生产及其贡献的量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量化对比分析,系统认识主产区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贡献的具体表现及程度,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困境及粮食生产方面的成因,为国家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提供数据参考。研究方法:利用历年全国和地方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多视角的量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粮食生产地位、粮食增产贡献率、省均及人均粮食生产水平、粮食生产比较贡献度等方面,粮食主产区均明显高于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但是,粮食主产区在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方面明显落后,存在着粮食生产越多越吃亏的矛盾。研究结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粮食主产区发挥着关键作用,贡献巨大。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护粮食主产区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加大对粮食主产区,重点是粮食净调出省的利益补偿力度,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方财政增收能力较弱,多数产粮大县的财政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缓慢。由于财力有限,对粮食支持有心无力,不能给予粮食产业更多的投入,导致粮食生产投入不足。建立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不仅能够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可以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背景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绩效评价,对建立与完善财政支农与粮食生产扶持制度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但是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却存在着利益流失,呈现产粮越多越吃亏的现象,国家为了调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弥补粮食主产区的利益流失,出台了一系列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微观主体即农民角度对其进行补贴,另一类是从宏观角度即对粮食主产区政府进行补贴,对这些政策进行梳理,在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对这些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及其实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利益和行动战略问题,明确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是国家实施积极的粮食安全战略的行为基础和重要保障。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一般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粮食主产区需要在国家粮食安全整体战略行动下分步推进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目标,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吉林、江苏、河南等粮食大省调研了解到,尽管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但粮食主产区财政资金紧张状况未得到改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越多,经济越落后,陷入“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怪圈。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不少产粮大县都面临粮食贡献大、财政收入少、经济较落后的困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目标是,使主产区种粮不吃亏,让重农抓粮的地方得实惠。同时,还需要产粮大县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政策优势转化成发展红利,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全部对种粮农民实施直补,累计安排补贴资金103亿元,另外还有16个非主产省(市、区)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直补改革在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直补成本分担不合理的问题。如粮食直补资金绝大部分是由中央和主产省(区)负担,而16个非主产省(市、区)2004年一共只负担了13亿元的补贴资金,仅占直补资金总额的11.2%。一是直接加重中央财政和粮食主产区财政的负担,直补资金来源难…  相似文献   

14.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关键在抓大县促大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概况了湖南省产粮大县和大户的总体情况,分析了产粮大县和大户面临的诸多困惑,如粮食大县难改财政穷县的窘迫境地,成本剧增使大户对扩大经营规划望而却步等,提出稳定粮食生产要在抓大县促大户上做文章,即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健全产粮大县大户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正>产粮越多,对国家贡献越大,地方财政收入越少,粮农越穷,这是中国县域的逆经济现象。产粮大县30年前就说:他们是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30年过去了,这个逆经济现象没有改变。如果不能正视这个问题,不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再过30年也仍面貌依旧。高产仍然受穷。全国产粮冠军县吉林省榆树市,1981年就被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从大寨县到大债县"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7年后的2008年,这个市(县)人口达到125万人,县本级财政收入只有3.8亿元,人均财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各地、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正开展"粮安工程"中一轮"危仓老库"修复行动,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也是改善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仓储条件的重要抓手。粮食仓储建设事关粮食储藏能力。而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不少地方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之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兼之粮食主产区大都财政困难。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区划将有利于实现产业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粮食生产区域化必将有利于粮食安全战略实现。但是,受比较利益等因素影响,粮食主产区生产主体积极性较低,严重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因此,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保证粮食生产促进中国粮食安全是一个崭新的思路。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对粮食主产区进行补偿等问题,从多方面展开了研究。多数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强调耕地保护补偿、强调产销协调补偿和强调治理机制补偿是保证粮食主产区的利益,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同时,把粮食生产行为与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生产者补偿系统化、阶段化及利益补偿的内生化必将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公布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国务院特别提到“要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增强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商品粮调出能力,提升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区域自给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政府没有再提“主销区”,而是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非主产区”。从“主销区”到“非主产区”,概念的更替显示中央政府的粮食区域生产政策可能在悄悄改变。  相似文献   

19.
达州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市7个县(市、区)中有4个是人口超100万人的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990~2004的15年中,年均产粮264.3万吨以上,农民人均年产粮431公斤,年均销售粮食42.6万吨,计划性年均外调粮食6.7万吨,国家库存粮食和农村留粮多年位居全省前茅。然而,近年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作为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求形势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尽可能地认识和把握粮食供求形势的演变规律,更好地服务于达州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确保地方粮食安全,本文拟对达州市粮食供求运行轨迹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向主产区集中,流通格局从“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区域分工正在形成,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和保护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从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出发,集中阐述了当前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保护和支持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