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30年来,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过程中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因此能否运用、如何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来化解我国银行以及企业的不良资产,也就成为了当前我国金融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信用增级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就信用增级的常见方法及一些国外在这方面的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法制角度看,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就是以担保制度和证券制度为架构,将原本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不具有流动性的债权资产转化成资本市场上具有良好流通性证券的一系列权利义务的安排.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中信用增级的相关设计,重点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中信用担保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池信用风险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文章立足我国不良资产信用数据严重不足的现状,尝试使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单笔不良资产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整合信用风险附加模型,量化资产池的信用风险。以某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为样本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测算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池信用风险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显现,资产证券化是目前化解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重要金融创新,但我们同时必须重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特征,发现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债务人违约风险、资产重组风险、信用增级风险.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微 《经济论坛》2006,(12):134-135
资产证券化通常就是指,将一组资产较差的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能产生可预计且稳定的现金流收益,再通过一定的中介机构的信用加强,把这些资产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债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是使资金的需求者能够不需要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就能直接从资金的供给者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资产证券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采取复杂的交易结构。首先,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将其一部分资产转让给一个中介机构,使拟证券化的资产与发起人的其他资产隔离;其次,中介机构以被转让的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最后,由信用增级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对资产支撑证券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从而使资产支撑证券能够在证券市场上出售流通。由这一过程可见,作为一项融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是促进中国房地产良性发展的一剂良方,但在中国实施却有太多的法律困境。从特殊目的机构SPV的设立;原始权益人将贷款组合出售给SPV;信用增级机构进行信用增级;证券的发行和交易等主要环节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与中国现行法律逐一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明  谷涛 《经济问题》2007,(7):35-37
通过回顾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和演化趋势,对比不同国家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特点和差异性,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商业银行问题贷款处置的压力不断加大,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改革试点被提上日程.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体系建设、借鉴国际经验探讨不良资产证券化立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优势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MBS),是将金融机构的住房信贷资产经过一系列组合,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和信用增级,使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主要是利息收益)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于洁 《当代经济》2018,(1):30-32
近几年,伴随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性调整,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面对“双升”的压力,传统化解不良资产的方法效果受限,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重启.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处在试点阶段,面临较多问题.本文对近几年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障碍的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供给端、需求端和外部环境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本文对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三个基本原理: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并介绍了资产证券化三种交易模式:过手证券、资产支持证券和转付证券。  相似文献   

12.
贺显南  赵海 《经济师》2006,(2):256-257
中国发展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一系列制度障碍,包括一级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发行与定价困难,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机不强,信用评级与增级中介机构不够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渠道不够通畅,分业经营法律制度不适应MBS的推行等。必须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消除上述制度障碍,为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规范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技术的运用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已经被国际经验证明的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的技术和手段。商业银行通过实施资产证券化能够将其不良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使其风险加权资产减少,从而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在中国,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还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综合经营能力和积累市场化资本运作经验。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要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图从证券化产品的角度分析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在不同市场条件下,运用和推广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技术即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虎 《经济管理》2002,(12):92-96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具创新,引进和实施这种新型的融资工具需要大量的配套工作,本文主要从特设机构的设立,基础资产的选择,破产隔离,信用增级,会计处理,税收政策以及立法和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始于2006年,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主要是CDO结构)原理及我国已有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的分析,认为目前适合我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是CDO结构,而我国实际案例的交易结构只是初级CDO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的实践表明,证券化能够更快和更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证券化的风险对于科学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良资产规模庞大一直是困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难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合理经营,规避风险的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和产生原因,证券化解决不良资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立足新的制度环境和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银行发行重整资产证券化产品.  相似文献   

18.
将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出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并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实施证券化是许多国家解决银行世额坏帐的重要兴措,在我国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解决国有银行的坏帐问题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各国处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一条重要经验。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集约地处理不良资产,且代价较小。所谓“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将一系列的不良资产组合、包装以后,以其为标的资产通过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具体可分为股票化和债券化两种形  相似文献   

20.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处理不良资产的措施之一。本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