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1年12月8日,第十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年会暨中国物业管理年度论坛在海滨城市厦门召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任景全、杨民召、许建华、罗小钢,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王海,厦门市建设和管理局副局长许勇铁,中国物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李加林,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柴勇、副秘书长林常青,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朱志荣,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王士敏,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曹阳,北京市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27日,《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第六届协办委员会会议暨中国物业管理经理人论坛在深圳召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徐俊达,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李加林,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物业管理处处长李倩,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仇慎谦、朱志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周心怡、董贤钧,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阳,《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总编辑傅林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协办单位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当日的会议和论坛。  相似文献   

3.
<正>即将于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物权法》将对物业管理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受到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高度关注。目前,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和各地方协会的牵头和组织下,全行业已经掀起了学习《物权法》的高潮。5月10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北京举办“《物权法》与物业管理”专题报告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徐俊达主持会议,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作了《关于物权法的学习与贯彻及对构建和谐物业管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陈伟谈《物权法(草案)》——《物权法(草案)》颁布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国内首部规定公民私有财产归属的法律《,物权法(草案)》也引起了与业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业管理行业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特意请到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法律咨询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25日,《中国物业管理》第五届协办委员会会议暨物业管理经理人论坛在我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举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徐俊达、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物业管理处处长王玉平、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翁国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董贤钧《、中国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物业管理》2005,(11):12-15
2005年11月11日,为期两天的第四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委员会会议暨物业管理经理论坛在南国城市桂林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和论坛得到了建设部有关领导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指导、支持,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俊达到会,与来自全国的近百家物业管理企业的经理,就当前物业管理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陈伟根据从事物业管理行业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撰写了《物业管理的理论基础》一文,准备在行业论坛上讲演,后因故未能如愿。两年后,《物权法》出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从法学理论上升为法律现实。2008年6月28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本刊在8月及9月杂志上分两期刊登陈伟秘书长的文章,希望倡导全行业学习探究之风。  相似文献   

8.
2004年,在部、司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协会秘书处紧紧围绕年初协会会长、秘书长和部分常务理事会议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积极开展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一)根据部、司的统一部署,主动配合做好《物业管理条例》相关配套法规的调研、起草和论证、修改工作。年内先后参与了《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等办法的修改论证工作,其中《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已经颁布并于2004年5月1日起执行。受部、司委托,由协会具体…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2月8日,第十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年会暨中国物业管理年度论坛在海滨城市厦门召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任景全、杨民召、许建华、罗小钢,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王海,厦门市建设和管理局副局长许勇铁,中国物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李加林,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柴勇、副秘书长林常青,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朱志荣,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王士敏,深圳市物业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15日,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召开的物业管理协会工作交流会在三亚举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物业管理处处长陈伟,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陈武,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陈明,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徐俊达、田在玮、许建华、李海荣、罗小钢、周星、骆毅民,秘书长柴勇,副秘书长许新民、闻涛,宣传部主任王鹏,物业维修资金研究专委会副秘书长周航,《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总编赵富林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陈伟:《中国物业管理》杂志要生存,要发展,应当与业界企业共忧患,与行业共命运,扬长避短,这也是我对《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8日,第十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年会暨中国物业管理年度论坛在海滨城市厦门召开。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任景全、杨民召、许建华、罗小钢,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王海,厦门市建设和管理局副局长许勇铁,中国物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李加林,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柴勇、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16日,历经8次审议的《物权法》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高票通过,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即将进入《物权法》时代。《物权法》的出台解决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内一系列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将对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在此,本刊特编发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国强的文章《〈物权法〉时代的物业管理》和北京律师协会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孟宪生的文章《简析〈物权法〉对物业管理的影响》等文章,对《物权法》的出台对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3月7日至8日,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组织的“物业管理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俊达,建设部住宅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过2007年,中国物业管理留下了一个个鲜明的、影响未来发展之路的"脚印"。"法制建设年"、"制度完善年"、"物业管理师元年",都是2007中国物业管理的"关键词"。搜索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不断走向规范、和谐的中国物业管理行业。  相似文献   

16.
<正>2007年已经过去,物业管理行业又迎来了新的一年。结合2007年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对2008年的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做出一个大致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服务性行业,行业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和行业的发展。2006年8月18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对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行业自律问题提出了要求。另外,为规范物业管理行为,国家人事部、建设部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联合出台了《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办法》,对物业管理行业职称考试的要求、程序和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对大力提升整个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06年11月,一篇名为《北京物业暴力真相调查》的文章在《新青年·权衡》杂志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国内门户网站纷纷转载,《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报刊也发表评论,抨击物业管理行业内的暴力行为,并出现了一股否定物业管理的思潮,认为“物业管理模式在住宅小区里没有存在基础,也没有推行必要”,“物业管理推行了二十多年,现在应该是叫停或进行彻底改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正>很高兴今天能参加《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第十届协办年会暨物业管理年度论坛。首先,我谨代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各位领导和来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对福建省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是中国内地物业管理诞生30周年,也是《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创刊十周年,这十年来,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崛起,《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影响力不断扩大,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程。作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主流媒体,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领导下,《中国物业管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迎来诞生30周年之际,《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委员会也迎来了其9周岁的生日。9年来,《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物业管理协会和200余家品牌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下,服务企业成长,服务行业发展,促进行业交流,发挥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下面,就《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