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通讯》2005,(1):42-43
2005年我市经省考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的有11个村,本刊开设了“来自小康示范村的报告”专栏,连续刊登了他们的经验,很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2004年又有一批新的示范村经省考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这些特经济繁荣,特色明显,党组织坚强有力,社会和谙.堪称“户富、村美、班子强”的典型。本州将再予陆续刊登。以供学习、交流,推动我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这一民心工程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2.
冯镇 《宁波经济》2006,(12):50-51
大堰镇柏坑村位于奉化市西南山区,横山水库上游,全村658户人家,1800人口,有耕田1582亩,山林8900亩,其中集体开发农业基地465亩。近几年来,该村以建设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做到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生态旅游与生态发展相结合,生态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到2005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00万元,人均收入5300元,村可用资金16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奉化市文明村,宁波市文明村、生态村、园林式村庄,并获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  相似文献   

3.
云龙镇上李家村地处宁波南郊20公里,村域面积0.43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215户,常住人口485人,耕地面积22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97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100元。上李家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成为省、市、区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和文明村,并获得联合国授予的“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村”殊荣。2009年获得区五星级行政村的称号。  相似文献   

4.
象山县晓塘乡西边塘村有502户,1663人,拥有2000余亩土地、1200余亩山林。几年来,他们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按照“围绕渔农促发展,提高品质拓市场,依托产业创增收”的思路,找特色、求发展、促突破,积极发展现代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形成了以柑橘、葡萄、杨梅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主的生态农业新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8700元,位列全县前茅,村级集体可用资金60万元。今年的发展势头更好。在这里村美、户富、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绿色生态环境更令人向往。几年来西边塘村先后获得了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生态示范村、民主政治建设示范村、环境保护先进村等20多项殊荣。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06,(9):49-49
象山县定塘镇定山村,有287户、862人,拥有740亩耕地和830亩山林。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在此之前还被评  相似文献   

6.
走进树桥村,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边是平坦整洁、路灯高挂的水泥道路,一边是碧波涟涟、两岸绿树成荫的穿村河道,一边是错落有致、略施粉黛的农家新居,尤其是那新建成的文化公园,亭台石桥,水流花开,生机盎然。昔日“马湖锅底畈,十年荒九年”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令人瞩目的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卫生村、市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这巨大的变化是树桥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不断进取切实加强村级经济、村庄整治、乡风民俗、社会事业和村级班子“四位一体”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7.
方其军 《宁波通讯》2011,(23):32-33
沿山村位于余姚市马渚镇西北部,由5个自然村组成,共有704户家庭、2047人。面积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89亩、山林3046亩,支柱产业有水稻、水产、花卉苗木、杨梅等。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该村主张“道德立村”,民风淳、村风正、思富思进,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获得省文明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卫生村等荣誉。可见,“道德立村”理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富有厚重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东临象山港。全村412户,1049人。有耕地1186亩,山林8000亩。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坚持走全面发展道路,带领广大群众,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这里,山川秀美,环境优雅,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先后被评为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04年12月,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06,(5):31-31
石浦镇平阳厂村在创建市、省级小康示范村实践中,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美化家园,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村浦港机械厂年创利润40万元,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还安排了村里60余名劳动力就业。投资近90万元兴建的休闲健身公园在村中心地带初步建成。投资180余万元建造了18000余  相似文献   

10.
陈新 《现代乡镇》2006,(11):35-3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  相似文献   

11.
五里村位于慈城镇西,451户、1051人,拥有山林和耕地4000余亩。近几年来,村党支部立资源优势,凝聚人艰苦奋斗,按照“户富、村美、班子强、风气好”的要求,建设美好家园,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千家村”、宁波市文明村,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相似文献   

12.
《宁波通讯》2007,(10):36-37
近几年来,鄞州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统筹兼顾,加强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坚持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为目标,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花塘村位下慈溪市附海镇西部.全村现有1137户、2965人,耕地2500亩。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村富民为主线,以旧村改造整治为契机,以组织发展为载体,带领全村群众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使花塘村走上了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的通衢大道。2004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89亿元.  相似文献   

14.
马一知 《宁波通讯》2013,(21):54-55
10月50日、51日,宁波市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暨农房“两改”现场会在慈溪召开。我市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已有10年。至今,全市共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479个,累计启动培育特色村58个、精品线15条,创建省美丽乡村先进县(市)区4个完成农房改建18.5万户,改建面积25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十五…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发展需要和切身利益。按照“城市支援乡村,干部帮助农民”的要求,紧紧围绕农村建设奔小康的指导思想,要以村为统揽,以组为基础,分期分批建设小康示范村、示范组;要借鉴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重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建成一批具聚集、辐射、示范效应的全国、全省知名的小康示范村组,以部分村组的率先小康带动市(县)区域农村的全面小康。笔者认为,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领导要重视,职责要明确,政策要扶持,同时还要强化激励机制重点村…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浙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5元,农业总产值1508.6亿元,累计完成环境整治村8236个,全面小康示范村852个,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7年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根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的要求安排工作,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甘猛棠 《广西经济》2007,(12):55-55
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是全市有名的龙眼村、苗圃村、蘑菇村、米粉村、旅游村、文明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586个农户.2580人.总面积3320亩.其中耕地面积1820亩。近年来.罗政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获得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党组织”、玉林市“小康示范百村工程先进村”、自治区“五村、两规范”建设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全国生态家园建设先进村”、“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五星村位于慈城镇西,451户、1051人,拥有山林和耕地4000余亩。近几年来,村党支部立足资源优势,凝聚人心,艰苦奋斗,按照“户富、村美、班子强、风气好”的要求,建设美好家园,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千家村”、宁波市级文明村,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相似文献   

20.
江北区庄桥街道上邵村,结合本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整体规划,村、民统筹,集中建设,梯度推进”的办法,积极推进农村住房改革,把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农民共享,出现了村、民双赢的可喜局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