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在本地区发病日趋严重,池塘、水库、河道,可谓凡有水流处即有粘孢子虫病的发生。该病流行广、传染快、损失大、难根治。许多养殖户,特别在银鲫水花主产地区,几乎看不到还有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的异育银鲫养殖中,养殖户最怕出现孢子虫病,因为治愈率较低;后来,鳃出血病暴发,异育银鲫的养殖更加艰难。但是,随着异育银鲫"中科5号"的成功培育,该新品种抗病率强,将有望抵抗孢子虫病和鳃出血症并且因其长势快的特点在一些地区将有望实现一年三造。"中科5号"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在杂交鲫鱼领域的最新成果,因  相似文献   

3.
正在银鲫的养殖过程中,粘孢子虫病是较严重的一种疾病。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在实施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中,银鲫作为主推品种,部分养殖塘口发生了孢子虫病,指导人员做了很多工作,才使生产损失降到最少。现就此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报告如下:粘孢子虫为最常见的寄生虫,形成孢囊引起鱼病,造成病鱼死亡。粘孢子虫的孢子外面壳片,可以抵御外界环境的侵  相似文献   

4.
一、情况介绍5月26日笔者应邀到射阳县旺阳水产养殖公司姚老板异育银鲫养殖场查看发病情况。据了解发病池塘180亩,水深1.5m,精养异育银鲫,每亩放养2000尾规格50g/尾的异育银鲫。近5天内每天死亡100尾左右。捞取濒死鱼观察,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解剖后看见肠道下方有大量成熟的孢子。诊断为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二、治疗方案建议姚老板采取内服加外用的治疗方案。内服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盐酸左旋咪唑,与鱼料混合均匀后投喂。外用用环烷酸铜加阿维菌素。持续用药5天。  相似文献   

5.
<正>异育银鲫是我县淡水主养品种,2006年养殖面积达5万亩,养殖产量达3万吨,养殖亩效益达1000元。今年,全县精养异育银鲫面积6万亩。6月下旬以来,振东、滨海港等乡镇银鲫主养殖区域相继发生鱼类孢子虫病,银鲫死亡率较高,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 粘孢子虫病,是近几年来发病率极高的鱼病,尤其是经过多年混养虾蟹的池塘,为避免伤害甲壳类的虾蟹,禁用杀虫药物,而导致鱼类粘孢子虫病大量发生,对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鱼类的粘孢子虫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粘孢子虫病及防治吴万夫,宗网华,尤培兴,叶维明鱼类粘孢子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洪水渔业的一种常见鱼病。多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粘孢子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从而对粘孢子虫的形态、分类和生活史逐步有所认识,并在粘孢子虫病的防治上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鲫鱼粘孢子虫病发生日趋严重,该病发生后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常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认真加以防治。现将我们在实践中防治鲫鱼粘孢子虫病的成功方法介绍如下,供各地在生产中参考。一、流行情况。鲫鱼粘孢子虫病主要危害鲫鱼1龄鱼种和成鱼,夏花鱼种发病较少,常  相似文献   

9.
(3)孢子虫病 ①粘孢子虫病(Myxosporidiosis) 【病原】粘孢子虫(Myxosporidia)属于粘体门(Myxozoa)、粘孢子纲(Myxosporea)。这一类寄生虫种类很多,主要寄生在海、淡水鱼类中,少数寄生在两栖类和爬虫类。寄生在鱼类的约1000余种。寄生部位包括鱼的皮肤、鳃、鳍和体内的各器官组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鱼类饲养过程中,由各种孢子虫引起的孢子虫病频繁发生,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商品价值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因为对于孢子虫病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谓是我国水产动物养殖中尚未攻克的疑难疾病之一。此外,由于过去对水产动物孢子虫病预防药物药理学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为了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孢子虫病,广大养殖业者只能参照人体医学和兽医学煌研究成果,将部分药物用于水产动物孢子虫病的防治,然而,由于水产动物具有比较特殊的生理机制,用药不对症的现象普遍发生就几乎就成了必然的事情。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以中草药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黏孢子虫隶属于黏孢子亚门、黏孢子纲,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的有2200余种,除少数寄生于其他动物外,多数寄生于鱼类的皮肤、鳃、喉、肠等组织器官,常见的有碘泡虫、单极虫、黏体虫、尾孢虫、球孢虫等,对水产养殖危害严重。"福瑞鲤"和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大宗淡水鱼优良新品种,其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在养殖示范过程中效果显著,但是,每年4-9月苗种培育及养成期间,两个品种均有黏孢子虫导致发病的病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7月23日,我市锦丰镇店岸村一个养殖户的池塘突发异育银鲫短时间大量死亡事件,接报后笔者随即赶往当事人的池塘边。经现场实地察看病鱼症状,并结合镜检,确定这是一起异育银鲫感染粘孢子虫所引发的急性死鱼事件,后经及时对症下药治疗,5天后病鱼死亡减少,7天后停止死鱼。现将具体诊断和治疗过程介绍如下:一、池塘概况该发病池塘总水面12亩,平均水深约2.5m。今年5月下旬时放养鲫鱼水花12万尾,至病发前体长已长至6~7cm,近阶段平均日投喂颗粒饲料40kg。  相似文献   

13.
<正> 虽然小瓜虫病的病原体为纤毛虫纲的小瓜虫,粘孢子虫病的病原体为孢子虫纲的,但两类鱼病呈现于鱼体的外表症状相似,都为白色点状囊泡,寄生于鱼类体表的各个部位。在无镜检病原体的条件下,较易混淆此两病。现将几种简单的区分方法简述如下: 一:粘孢子虫寄生鱼体时,胞囊所呈的白点大小不等,大的有的呈块状;患小瓜虫病的鱼类体表的白点为球形,大小基本相等,比油菜籽略小。 二:观察病鱼的体表粘液的多少,体表粘液很少或者没有的,鱼患的则是粘孢子虫病;体表粘液较多的,则鱼得的是小瓜虫病。 三:取一块干净的玻璃片,滴上少量的水,再在病鱼体上取下几粒白点,摆成一定形状,过一段时间再观察,形状改变的是小瓜虫病,形状未变的是粘孢子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所呈的囊泡为粘孢子虫的孢子或小瓜  相似文献   

14.
<正>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鳋引起的各种鳃病。 一、鳃病症状 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5月27日,笔者从上杭县永发种养殖有限公司8#池塘中钓到1尾鲤鱼(350g)、10尾异育银鲫(350-450g),发现异育银鲫有病症,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与粘孢子虫病并发。向养殖户了解,该鱼塘还未出现鱼死亡现象。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现将具体情况及治疗过程小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上杭县永发种养殖有限公司是上杭县水产标准化养殖场,该场有池塘11口、面积160亩,发病的8#池塘面积2亩,平均水深2m。2011年6月20日投放异育银鲫"中科3号"3000尾(2-3cm)、鲢鱼400尾(10-12cm)、鳙鱼80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最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的罗非鱼经常发生一些寄生虫性疾病。本文就常见寄生虫病类型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1、粘孢子虫病症状:病鱼体表浓稠状粘液增多,体色灰暗。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挤有粘连排泄物。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9月10日,江苏省盱眙县中澳乐博园养殖基地出现异育银鲫大量死亡现象,经现场诊断与解剖化验确认异育银鲫得了肝胆综合症,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鲫鱼在全国养殖范围的扩大,孢子虫病对鲫鱼的危害呈日益加重趋势。长期以来,鲫鱼养殖过程中主要通过内服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左旋咪唑等强刺激性杀虫药来防治鲫鱼孢子虫病。但随着用药的频率和剂量不断加大,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耐药性,不仅对防治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水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鲫鱼在全国养殖范围的扩大,孢子虫病对鲫鱼的危害呈日益加重趋势。长期以来,鲫鱼养殖过程中主要通过内服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左旋咪唑等强刺激性杀虫药来防治鲫鱼孢子虫病。但随着用药的频率和剂量不断加大,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耐药性,不仅对防治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水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网箱养殖的鲤鱼时有死鱼情况发生,时间多在夏、秋季节,经检查系由粘孢子虫寄生而引发的。 病原:孢子虫。粘孢子虫种类很多,而网箱内养殖的鲤鱼是由一种吉陶单极虫寄生于肠腔。孢子呈梨形,单个极囊,孢囊大型黄白色,孢囊在肠腔内似串状密集排列。 症状:外观病鱼肠道成大而规则的鼓囊节状。病鱼消瘦,腹部胀大,摄食能力减弱呈不安状的漫游发展到不摄食,轻压腹部有黄粘液流出,此时肠腔大都为胞囊充斥,似石榴籽般的孢囊堵塞了肠腔形成肠梗阻,尤以前、中肠明显,肠壁发炎,此时已不能摄食,不久即死去。 危害及流行情况:主要危害网养的普通鲤鱼、建鲤及镜鲤,感染率有时高达40%,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