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李纯途能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少一些侠客式的浪漫幻想,多一丝企业家的理性判断,今天的太子奶也许是另外一番局面 红极一时的太子奶,恐怕即将成为三聚氰胺事件后第二个三鹿集团。随着12月4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日渐临近,太子奶的破产命运已经无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张鹤泸 《中外管理》2010,(5):104-109
12年一个轮回。李书福在这个轮回里,成功完成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修炼,野鸡变了凤凰。但他需要颠覆自己以改变外在的世界吗?也许,这种颠覆在现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整个企业界,整个民族,还不够自信,还需要用改变来赢得尊重。但终有一天,我们会拥有自己的"老顽童"式企业家,因为那时我们很自信。  相似文献   

3.
郭磊 《企业文化》2006,(6):28-29
是自主创新还是仰人鼻息?是奋力争取正当权益还是不闻不问任人欺凌?这些问题,就如同哈姆雷特踱着步子思索生存还是死亡一样,是很值得中国企业家思考的问题。也许穷尽一生的精力也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中国企业家不能  相似文献   

4.
朱新礼 《经营者》2005,(1):30-30
也许有一些企业在明天晚上要死掉,但是我在这里想所有的企业家一定要撑过去,因为撑过这个冬天,你迎接来的就是春天。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历来被称为“和平时期的战争”,赛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高手的角逐;赛场外,更有怀有不同目的的商界大腕的较量。运动员把在奥运会上拿冠军、争奖牌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企业家则把奥运会作为创品牌、树形象的难得机遇。沉浸在申奥成功的喜悦中的中国企业家,该怎样利用2008北京奥运会,拿到一块营销金牌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师夷长技”,学习一下可口可乐这位老“运动员”的奥运技巧。  相似文献   

6.
一、创新:企业家最深刻的职业特征 人们常常用自主经营、敢冒风险、勇于竞争、追求盈利、努力进取来勾画企业家形象,将自主性、风险性、赢利性、竞争性作为企业家的职业特征来描述.显然,这些认识无可非议.如果我们对问题再作深层次探讨,企业家最深刻的职业特征是什么呢?也许会有许多不同看法.我认为,企业家最深刻的职业特征是创新.  相似文献   

7.
人们普遍认为,成功的企业家与大多数人相比,更有信心、更为执著。但是,企业家并不是"神"或者"英雄",他们也是普通人,拥有和大众一样的智慧和情感。一位企业家内心中最难忘的回忆是哪一段?最珍贵的物品是什么?也许在外人看来仅仅是一件小事、一件不起眼的东西,但这些却造就了企业家最独特的"品质"。很多人都希望成为像这些成功企业家一样的人,除了在商海中呼风唤雨、群领诸侯外,了解他们内心的珍贵回忆更加重要,因为通过这些回忆,我们可以近距离触摸到这些企业家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采访手记:决定了采访彭凯。我粗粗列了个“叶茂中式”提纲:彭凯是谁?彭凯能做什么?彭凯做过什么?采访在9月15日下午进行。当天不断有企业老总们来找彭凯说事。于是我想起儿时受了委屈或遇到麻烦。也总会去找一位叔叔说事。采访结束后我一直在想。对处于种种困境中的企业家而言。彭凯也许就是那位叔叔。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精神,你还好吗? 2012终于走了。也许全地球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传说中的天崩地裂没有真的发生;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感到庆幸,因为没谱的2012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错愕和焦虑,而我们没有被击倒。  相似文献   

10.
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全球化时代,不断地用中国式伦理和商业文明支撑,不断提升中国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家》杂志是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成员中的佼佼者,创刊21年来始终关注中国企业家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及“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理念,成为面向企业家群体的主流媒体。在为企业家提供高端财经报道同时,杂志社着力打造企业家沟通交流平台,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公认的国内最高规  相似文献   

11.
张燕 《福建质量管理》2016,(18):295-296
在研究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赛前控体重中,发现存在着不合理地控体重的方法,同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误区进行了分析,使得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既能安全控体重,又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不会伤害身体的方法,于是对武汉体育学院38名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安全控控体重的安排和做法,以及整理、归纳和分析,本文就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对控体重的科学营养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控控体重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论述.对为以后需控体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教学与训练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CEO到教授     
《中国企业家》2007,(18):114-114
商而优则学,企业家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也许可以选择商学院和曾鸣们的路径相反,在企业界还有另一长串名单——他们从企业高管职业退下来,进入学校"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3.
熊开达 《经营者》2002,(1):34-35
<正> 在职业分类里他不是企业家,不是投资家,不是雇员,甚至也不能算是自由职业者。但是,他搞发明已经有30年,干个体发明也有了两年,也许,明天或者后天他就会破产关门,也许他就这样走下去,走出一条路,成为爱迪生式的亿万富翁。见到刘星良是在重庆市第三届高交会上。展场很大,分方厅园厅,而且每一厅又有一层、二层,参观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加上今年IT业重振雄风,声、光、电气势恢宏,声势浩大。刘星良的西部魔阀却没有彩灯、没有声响、没有投影,然而,他和他  相似文献   

14.
达沃斯拾贝     
寻找达沃斯的另一面。在现场,《中国企业家》四面出击,采访、对话了多位企业家、政要以及专家学者,倾听他们的原创思想、商业感悟、经验反思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探讨。如果说达沃斯两天几十场论坛像一个思想汇聚的海洋,上的贝壳。它们也许并不那么重要,但折射出中国与世界的交集、交锋.颇有生趣。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许多人都梦想创立自己的事业,但却不知如何着手或该去干什么,以下几位美国小企业家的经验也许会给你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6.
吴金勇 《中国企业家》2010,(17):118-119
产权改革从来都不是企业家的事,但又和企业命运、企业家命运息息相关。如果政策不明、法治不力,李经纬式的悲剧仍会上演  相似文献   

17.
体育赛场被称之为"和平时期的战场"。赛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高手的角逐;赛场外,更有怀有不同目的的商界大腕的较量。运动员把在赛场上拿冠军、争奖牌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企业家则把运动会作为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重新界定企业家的概念 (一)实践中的尴尬 “企业家”一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但若问起企业家的定义或概念.能说清楚的并不多。如果列出一堆不同类型的企业负责人名单让人去确认是或不是企业家,也许会出现多种答案,即使请那些专门研究企业理论的学者或专门从事企业监管工作的政府官员以及许多以企业家自居多年的企业界人士来确认.也不会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从研究的角度讲,概念之争历来不足为怪,但从应用角度讲,不能不说是“企业家”一词在现实中的尴尬与悲哀。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不出企业家”。上海真的不出企业家吗?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被一群新生的上海企业家打破。199g年,携程、盛大创立:2002年,分众、如家创立,在此后的三五年间.这几家由上海人在上海创立的上海企业.迅速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宠儿,成为中国企业界的耀眼明星。同样是“胆小”,同样是“算计”,同样是“崇洋迷外”,为什么这些原先制约上海人创业、诞生企业家群落的“缺点”,却在陈天桥、江南春、梁建章、季琦这些新上海企业家身上,变成了创下大业的“优势”?是企业家的定义变了还是上海人的内在气质变了?四五家企业、七八个新企业家,也许还不足以推翻“上海不出企业家”的咒语,但假如这几个人身上的气质恰好代表了中国商业与全球契合的新方向,那就值得我们认真解读这几个样本了。  相似文献   

20.
林正刚  罗影 《英才》2010,(8):118-120
也许,是前辈的言行启迪了你的智慧;也许,是前辈的思想开启了你的商业成功之路……很多时候,企业家的成功并不是平白无故,往也需要模仿与复制前辈的成功模式。如果,你再有幸亲自向这些前辈讨教几招,生难忘、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