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经济实现了由外开放向开放经济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深刻意义是:从此决定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将不仅主要取决于国内因素,而同时将取决于国际因素;在实施宏观调控时,将不仅要考虑本国的情况如何,而且要综合要权衡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我国开始于1997年的需求不足,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济开放度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基本上属于“输入型需求不足”,而并不是中国经济自身已经发展到“生产过剩”阶段而出现的需求不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在今后与以“过剩经济”为基本特征的西方国家往来的过程中,“输入型需求不足”可能会经常发生。治理需求不足可能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长期战略任务,但决不可对发展生产力、增加有效供给的问题有任何的忽视。在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不消除甚至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虽然我们仍然可以采取措施尽可能据展新的贸易市场,开辟新的对开放渠道,但宏观政策的基点应该着力发挥国内优势、扩大国内需求,以内需的扩大弥补外需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陈国庆  陈怡 《上海改革》2004,(11):24-26
消费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税收政策是实现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前内需不足、消费增长缓慢的经济形势下,探讨完善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消费的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必健 《浙江经济》2007,(17):18-21
1997年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逐步上升,“当前内需不足”的判断有违事实也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总体消费水平仍不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力虽在增强,但还不够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对宏观调控的看法。(一)关于我国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运用。宏观调控在经济学里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和贬的意思,也不只是讲的紧缩,更不是全面的紧缩。宏观调控就像开车一样,车在路上总是要往前走,车本身系统的问题和环境的问题的发生,会使开车的人采取一些行动。前面有风险有障碍就要踩刹车减速,否则就踩油门。宏观调控是政府对经济系统的调节、控制行为。当然,现在政府来调控经济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不一样的。过去是直接调控,要借助计划指令,微观上没有太多的选择和预期;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主要是间接调控,靠参数,通过利率、税率等政府掌握的参数来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自由经济也有调控,它主要是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但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里也有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预行为,如法国、德国就比较多一些。当然,我们和这两种情况都不一样,大概是计划指令下的调控和比较自由、比较放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控的中间状态。我们处于计划经济向成熟市场经济的过渡当中,所以,我们的调控是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过渡,还在过程之中,可能还要花十年二十年时间。这不只是我们的微观基础比如我们的企业制度、市场体系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距离,就连宏观调控机制,作为宏观调控的各个部门体制和管理也需要改变。所以,我理解在过渡时期、转变时期我们的调控更多意义上还要有一些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代,扩大内需成为了我国加快推动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手段。要想扩大内需、充分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就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消费政策的支持。本文对消费政策对扩大内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如何调整消费政策、扩大内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需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消费增长却相对滞后.而且消费率还有下降的趋势。这种外需碰旺、内需不足.投资强劲、消费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一个重要的结构性矛盾。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问题是,怎样扩大内需?怎样才能让老百姓把手里的钱拿出来消费?这必然涉及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和使他们对未来有一个乐观的预期。 本期杂志试就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7,(8):37-37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近日撰文指出,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上半年经济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涨幅呈现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8.
9.
扩大内需的国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思路。扩大内需不仅是应对买方市场的必要对策,而且是关系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方针。从国内来看,我们不仅具备扩大内需的经济需要,而且具备扩大内需的市场条件和体制背景;扩大内需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极大的现实性,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大国优势,通过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内需的扩大,并通过内需的扩大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11.
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13.
《内蒙古工作》2001,(2):41-43
运用宏观经济景气监测系统和国民经济核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全区经济增长率可落在8.2—9.6%之间。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我们认为在2000年我区经济停止连续三年增长速度明显回落的发展趋势后,国民经济增长将会成为新一轮成长期的转折点,2001年我区国民经济可望保持快于全国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邓卫民 《南方经济》2003,(10):28-31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来自国内,包括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结构调整等。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落实宏观调控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了经济增长较快、经济效益较好、整体运行较稳的良好态势。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经济的自主增长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经济自主增长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低成本扩张,主要由结构变化特点和体制机制不完善引起。在加强宏观调控时,应注意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快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低成本扩张问题,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