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400万各族群众是推动内蒙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主体力量,着力涵养人口红利对于内蒙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后,内蒙古从以前的人口流入区逐渐转变为流出区,而且流出的人口规模日益增大。2021年内蒙古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人口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老龄化加剧、自然增长率下降、区域人口发展不均衡等人口问题日益突出,对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内蒙古人口外流情况,探讨人口外流的规律及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内蒙古如何破解人口外流、涵养人口红利提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理 《魅力中国》2011,(11):124-124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新时期,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发展失衡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一理论命题是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口理论体系的新成长点,更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稳步和均衡发展背景下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对安徽省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有正向促进但是作用不够显著,并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转移人口综合素质等角度对推动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和城镇化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发展变化处于一种均衡合理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是动态的。具体表现为,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之间的均衡合理状态,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均衡合理状态。深圳市要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口发展规律。一方面,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包括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城市承载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另一方面,提高城市人口发展水平,包括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合理配置人口资源和加强城市人口管理。通过两方面的良性互动,创造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现代化先行,既要深刻把握和领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又要有浙江现代化先行的定位、特色和路径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显著影响,影响多大?为研究此问题,本文在新古典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消除城乡差距,但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发挥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魄力和政策温度,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理论创新意义和丰富的时代价值。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实践逻辑和发展目标共同构成其思想内涵。这一论述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人类文明发展构成了新的理论创新与突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将彻底改变世界现代化版图,将开启基于巨大人口规模的中国式现代化全新征程,破解世界现代化困境,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若衡  陈洁 《黑河学刊》2011,(11):177-179
农村人口现代化程度事关我国整体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农村人口现代化是在我国工业化达到中期水平之后提出并得以重视的,它包括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和人口结构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人口转变要经历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和高老年抚养比三个阶段,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人口红利和老龄化。人口红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第一人口红利与第二人口红利、相对人口红利等。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特征。这使中国的老龄化发展既沿袭传统,又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辽宁省计划生育基础好,人口出生水平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老龄化等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流动人口规模大、问题复杂,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规划,本文从计划生育政策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使读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十二五”期间辽宁省人口发展的重点政策。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进入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优势和力量,建立能够自行运转,并达到预期效果的稳定低生育水平长效机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市基层特别是镇村政策外生育现象出现反弹,且非常严重,加之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如不及早引起重视,必将危及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经过调查分析,影响我区生育率水平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担负着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我国的具体实践来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3.
人口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有利于更好把握人口发展趋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关乎人民群众民生福祉."十四五"时期,余杭和临平两大郊区新城作为沪杭发展轴线战略节点以及杭州对接长三角"桥头堡",全面掌握两区人口总量、分布、结构、流向情况,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经济发展受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一致、不均衡这一客观现象。文章利用GIS技术,开展了佛山市人口分布与经济重心耦合性、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分析,为佛山市的人口均衡布局、经济均衡发展、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十五”期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我国应如何践行?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农业强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哪些痛点?未来我们要建立怎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作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人口问题更具特殊性,更容易引发社会、经济甚至边境安全问题。把握内蒙古边境人口新特征,筑牢人口安全防线,对维护北疆安全稳定、维护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边境经贸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依托第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内蒙古边境20个旗市区的人口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判边境地区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对边境地区人口安全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云龙 《北方经济》2023,(12):1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并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在2023年9月7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为东北振兴提出崭新思路,更折射出总书记对东北振兴的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本文阐述了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为东北振兴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制定和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口较少民族群众与全国同步完成脱贫任务,“十三五”时期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预期目标已基本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与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医疗的全覆盖,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族凝聚力明显增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坚持科学规划为重要前提,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稳步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人口较少民族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有利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农民问题依然是中国的重大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产生农业转移人口。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转变为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是我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把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消失现象称为"传统农民的终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