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桃源乡下的老家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抑或乡俗,每年从冬至开始到腊月二十四的小年间,家家户户便把养得滚瓜溜圆的年猪从猪栏里拉出来宰杀,砍上一块连精搭肥的“糟头肉”与猪血、猪肚货,炖上满满几大钵,请来邻里乡亲,痛快淋漓地喝上一顿,谓之喝“年酒”。“年酒”,与其说是传统意义上过大年喝的“团年酒”,倒不如说是喝“年猪酒”更为确切。可乡亲们依然这么叫,其中的内涵大约有四:一是这“年酒”二字叫起来顺口响亮;二是这接喝年酒的习俗由来已久,既然父老乡亲是麻绳穿草鞋——一代(带)传一代(带),后辈们也不便随意更改;  相似文献   

2.
林冲雪夜上梁山时,来到了朱贵的酒店。林冲问道:“有甚么下酒?”酒保道:“有生熟牛肉,肥鹅嫩鸡。”在这么多下酒菜中,林冲却直接说道:“先切二斤熟牛肉来。”酒保去不多时,铺下一大盘牛肉,数般菜蔬,放个大碗,一面筛酒。这是他第三次正经地吃牛肉了。林冲第一次出现,是陪着夫人在东京岳庙里还香愿,正巧遇上了回请泼皮们吃酒的鲁智深正在使棒,二人相遇,把酒言欢。在鲁智深的菜园子里,二人饮了三杯酒。下酒菜是鲁智深回请泼皮们的几般果子、一口猪、一腔羊。  相似文献   

3.
一片艳如晚霞的红高粱地里,一群粗犷的汉子在气壮山河地吼着:“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好酒好酒好酒……”  相似文献   

4.
金丹 《经济》2012,(11):176
听说最近有本《酒杯里的中国》要出版,讲得都是酒场中的门道儿。诚然,酒里从来就不缺故事。还有人专门把敬酒词令写成一本书。我曾经在酒桌上见过能言善辩之人,喝每一杯酒之前都出口成章,不论是自己喝还是敬别人都能说出一堆理由来,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此人是接待办主任。  相似文献   

5.
齐齐 《经济纵横》2004,(8):40-40
曾听到过一个大伯抱怨:“当年要是能留下一两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就好了!”也曾听到两个中年人的懊悔:“要是那一年少喝一瓶酒,花几元钱买两三版‘猴’票存起来,现在咱不也就能买辆富康车了?”一位搞古文字的老学者的话更让人忍俊不禁。他说:“当年我与xxx(当代某著名油画家)住隔壁,看他整天神经兮兮地不愿理他,谁想  相似文献   

6.
“一抓一大把,一煮一大锅,一喝一大碗”,在中医药渐成医学发展新宠、中药产业孕育国内外巨大潜在市场的今天,延续了几千年的中药概念严重制约了国内中药的市场发展空间。专家分析指出,固守传统、缺  相似文献   

7.
金丹 《经济月刊》2012,(11):176-176
听说最近有本《酒杯里的中国》要出版,讲得都是酒场中的门道儿。诚然,酒里从来就不缺故事。还有人专门把敬酒词令写成一本书。我曾经在酒桌上见过能言善辩之人,喝每一杯酒之前都出口成章,不论是自己喝还是敬别人都能说出一堆理由来,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此人是接待办主任。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关于文学家与酒的故事可谓汗牛充栋。我国至唐宋时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酒文化”。到明代袁宏道,甚至把孔子称为“饮宗”。他在《觞政&#183;八之祭》中说:“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意思是说,孔子饮酒控制酒量而不乱酒德,因此尊他为“饮宗”。但后世的饮酒者却往往与此相反,他们更多地是陶醉于酒。  相似文献   

9.
金丹 《经济月刊》2012,(10):176-176
百家讲坛有句广告语,“坛坛是好酒”。而好酒也不甘落后,在这四五十分钟的节目里,反复登场。广告画面唯美,意境悠远。千年文化酿成了一坛坛的老酒。而坛子里飘出来的,是醉人绵长的书香和酒香。关于酒的起源,实在是说不清楚,版本诸多。各大酒厂,都能把自家酒的来历说得神乎其神。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调查问卷是这样的:“当你想到德国、芬兰、法国、美国、日本与中国这几个国家时,请你在每个国家后面分别列出一个形容词与品牌名称”。有95%的人在德国后面列出“严谨与奔驰”,在芬兰后面列出“高品质与诺基亚”,在法国后面列出“浪漫及欧莱雅”,在美国后面列出“强大与微软(或麦当劳、肯德基)、豪迈与西部牛仔”,在日本后面列出“勤劳、服从与索尼、松下”。  相似文献   

11.
一碗解乡愁     
高文麒 《新经济》2013,(27):98-98
说起台湾的面,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这几年蹿红的“台湾牛肉面”。我的老家在东台湾海边的小城“花莲”,至今它还是个以观光业为主的小城市。小时每逢周末,父亲总是会带着全家出门打牙祭,第一次吃牛肉面就是父亲带着去的,那是在花莲老火车站圆环对面一家刚刚开张的小小面馆,可是对这生平第一碗牛肉面,我却只有“汤浓、肉大块”的简单印象。  相似文献   

12.
初次听到”女儿红”这个酒名肘。我就醉了。”女儿”之于父母自是疼爱有加,之于天下父母亦未尝莫然。一个”红”字,既喻”女儿”之美,又点黄酒之色;既添就筹之趣。更寓事运之泰一个多出人意表的雅名呵!难怪散文家陈幸德先生兴致勃勃撰文日:”我相信”女儿红”肯定是绍兴老百姓取的名。如同相信他们为女儿常取梅呀,兰呀柳呀菊呀,莺呀,燕呀云呀,霞呀一样也有超乎人间烟火气息的意境追求。””“越酒行天下”娉娉婷婷的”女儿红”,成为越酒之中的一枝独秀,自是与美丽的传说为伍应运而生的。晋时,东关(现在浙江上虞境内)有一裁缝…  相似文献   

13.
汪丁丁 《资本市场》1998,(10):51-53
<正> 本世纪最后一年,我称之为“千年之变”。我在这个专栏里曾经写过“关于我们人类的下一个千年”的预言和埃略特提出的三百年周期波浪理论对未来世纪股票市场的预测。我在那篇文章里讨论过目前我们正在进入的“大熊市”在人类社会发展长周期里的位置,指出未来五十年会是这一长周期的下降阶段。那篇文章是在年初美国股市高涨的时间写的,现在看来更加符合我们的直觉了。不过直觉后面还需要理论的支持,否则就很难区分预测与神喻之不同。  相似文献   

14.
《商周刊》2014,(23)
少做事、把事做到极致,才是最好的策略 4年半前,小米在中关村创业,那一天,我们十来个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开始创业.后来,很多人问我,你们为什么叫“小米科技”?我说,我们就是希望用“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开始新一轮的创业.还记得我们去工商局注册“小米科技”时,他们问我,你们是不是要做新型农业?我们说是,所以我们就成了小米科技.  相似文献   

15.
《经贸实践》2008,(4):35-35
“酒缸”是绍兴传统的“三缸”产业之一,也是“三缸”之最。春秋战国,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中为迅速增加国家人口,曾规定“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于,二壶酒,一豚”的奖励制度。汉武帝三年“初榷酒酤”,对酿酒卖酒实行专卖,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魏晋时期,晋室东迁,大批中原人士进入会稽郡,饮酒之风随之大盛。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4日的《重庆晨报》刊出一则消息:重庆某歌城的业务经理因过度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而身亡。该报道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国人在社会经济交往中为何如此滥酒不已。饮酒,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做生意要滥酒,人际交流要饮酒,喝酒成了人们交往中,特别是政治经济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这一现象可能只在国人这里才可见到。朋友说在美国做百万元的生意通常只需要喝杯咖啡就能成事,而在我们这里必须要喝许多次酒。事实上,喝了酒还不一定成事呢!当然,饮酒的民族并非我中华一国,俄罗斯人也善饮酒,但他们与吾等不同的是,俄罗斯人喝酒多半是自斟自饮,或三朋好友聚会畅饮,图个痛快,并非做生意一定要喝酒才成!但是,我们放眼看去,注意到海外也有做生意要喝酒的。除了台湾地区、香港特区,还有东南亚诸国,谈交易必喝酒,经常还是喝高度烈酒。  相似文献   

17.
英国一家糖果店的一名售货员的柜台前总是顾客熙熙攘攘,而其它柜台却冷冷清清。老板很纳闷,便问她有何诀窍。售货员答道:“这很简单,别人总是先抓一大把糖果放在秤上,称的时候再把多的拿掉;而我总是先少抓些,然后添点。”这“添一点”的动作,恰恰迎合了消费者的某种微妙心理。每一个顾客都害怕缺斤短两,“拿掉”的动作更增加了这份疑虑;而“添一点”则让人感到份量给足了,甚至欣喜地认为得了点“添头”。这样,顾客对这位售货员就产生了好感,自然都愿意光顾她的柜台。这“添一点”实际上是增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而“拿掉”的…  相似文献   

18.
金丹 《经济》2012,(10):176
百家讲坛有句广告语,“坛坛是好酒”.而好酒也不甘落后,在这四五十分钟的节目里,反复登场.广告画面唯美,意境悠远.千年文化酿成了一坛坛的老酒.而坛子里飘出来的,是醉人绵长的书香和酒香. 关于酒的起源,实在是说不清楚,版本诸多.各大酒厂,都能把自家酒的来历说得神乎其神.但有一点,在中国,酒和历史的关系密不可分.古往今来,酒时常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传递着喜怒哀乐,承担着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和朱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十五”纲要的报告,明确了我 国“十五”的指导方针,明确了今后五年我们工作的主题、主线、动力和根本出发点。显而易见,“十五”改革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繁重了。完善已经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加速调整结构、跨越式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清除体制性障碍,是“十五”改革的根本任务。根据最近对石家庄、邢台等市的调查情况,我认为要在“十五”的开局、起步年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必须注意坚持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早上7时左右,遍布兰州的牛肉面馆开始人潮涌动,吃面的男女老少摩肩接踵,连面馆外面的道路旁也蹲满了端着碗吃面的人。只需三两分钟,一海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就可以端上桌,带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