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墨西哥严控肉类及肉制品入境4月26日,据中国驻墨西哥蒂华纳总领馆消息,墨西哥政府发布公告称,为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确保"墨西哥无非洲猪瘟"计划顺利实施,禁止进口或携带源自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近期出现过疫情国家的猪肉及其制品入境。并将加强各港口、机场和边境口岸检疫工作,尤其将严查来自疫区国家且在墨西哥城或蒂华纳降落的航班,以全力构筑非洲猪瘟检验  相似文献   

2.
技术经济合作与交流非洲十四国派员到新加坡“取经”本刊讯据新加坡消息,来自十四个非洲国家包括莫桑比克总理在内的大约20多名政界和商界领袖,于不久前到新加坡学习该国的发展经验,新加坡李光耀资政以”新加坡的经验是否对非洲国家有实质作用”为题作了专门介绍.原...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来没有用过‘亚元’的说法,将要推出的‘亚洲货币单位’和‘亚元’完全是两个概念。”3月28日,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新闻官阚磊向《中国经济周刊》证实,近来又被炒作的“亚元”,是对他们要公布的“亚洲货币单位”的曲解。“亚洲货币单位”具体什么时间能够公布还是个未知数。至于“亚元”,那至少是几十年之后的事。  相似文献   

4.
仔猪超前免疫新技术近年来,时常发生注射过疫苗的猪在有效免疫期内仍染上猪瘟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免疫程序不科学,仔猪虽然注射了猪瘟疫苗,由于吸吮母猪初乳而获得的母源抗体的干扰,使注入体内的猪瘟疫苗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抗源性,因而不能刺激猪体产生抵抗猪瘟病...  相似文献   

5.
“正泰变压器在非洲大型项目中一次性中标4000多万!”当这个消息从北京传来的时候,公司高层领导及员工们无不为之兴奋。  相似文献   

6.
胡静 《中国西部》2014,(38):56-59
据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102亿美元,是1960年的2000多倍。近年来,“非洲热”愈发升温,结束战乱后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非洲大陆’备受全球的关注,成为不少人眼中的淘金地。世界银行非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弗朗两斯科·费雷拉指出:“据我们预测,非洲将继续是世界发展最快的三个区域之一,延续近20年来强劲发展势头,经济发展不会中断。”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以家猪、野猪为唯一宿主,人畜不共患的一种高传染率和高死亡率的动物传染疾病。自2018年8月2日我国在辽宁沈阳发生境内第一起ASF疫情以来,短短4个月内中国21大省份相继发生82起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扩散可能性极大。为此,文章总结该病在中国的流行现状,在此基础上,试图分析其在中国持续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来没有用过‘亚元’的说法,将要推出的‘亚洲货币单位’和‘亚元’完全是两个概念。”3月28日,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新闻官阚磊向《中国经济周刊》证实,近来又被炒作的“亚元”,是对他们要公布的“亚洲货币单位”的曲解。“亚洲货币单位”具体什么时间能够公布还是个未知数。至于“亚元”,那至少是几十年之后的事。  相似文献   

9.
<正>规模化养殖现在似乎成了必然趋势,但对于养殖户来说,规模化养殖的风险巨大。问题在于工业化和专业化的养猪模式是不是唯一选择?结合我国的资源优势和养殖者的优势来找到最适合的规模养殖方式,至关重要。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等原因,从3月到8月,我国猪肉价格一路飙升,从最初的每公斤不足15元上升到每公斤25元以上。非洲猪瘟疫情令养殖户胆战心惊。一些养殖者选择了退出,但是也有一些养殖户选择了"豪赌"一把。之所以说这是一场"豪赌",是因为一旦染上猪瘟,所有投入都将打水漂。目前养一头猪的投入,算上猪苗、饲料、兽药、  相似文献   

10.
<正>丽水生猪养殖企业以先进的集约化养殖产能替代落后的分散化养殖产能,着力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智慧化”的全产业链模式创新稳产保供是生猪养殖行业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关键要抓好精准防疫,坚持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和养殖人员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近年来,丽水当地生猪养殖企业以先进的集约化养殖产能替代落后的分散化养殖产能,突出抓好“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智慧化”,先后在防病防疫、智能养殖、生态循环等领域进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据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102亿美元,是1960年的2000多倍。近年来,"非洲热"愈发升温,结束战乱后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非洲大陆备受全球的关注,成为不少人眼中的淘金地。世界银行非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弗朗西斯科·费雷拉指出:"据我们预测,非洲将继续是世界发展最快的三个区域之一,延续近20年来强劲发展势头,经济发展不会中断。"据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102亿美元,是1960年  相似文献   

12.
黑维清 《理论观察》2013,(12):70-72
本文以中国对非洲援助为例,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历史演变阶段的思考,得出中国对非援助经验与总结,并借助“创造性介入”这一新型外交取向,思考探析中国新型援非战略的渐进转型.“创造性介入”的探析,既有面对最新国际形势,中国自我更新和自我再定位的主观需求,又有在经验中发现新的平衡点,加大外交政策中“有所作为”的方针力度的客观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借助对非洲援助战略的转型,为我国的外交战略提供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以阿拉伯国家、非洲以及拉丁美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成为国产电视剧新的“出海”增长点。2022年12月,两部国产古装剧《与君歌》与《长歌行》接连在非洲国家的电视台上线。据韩国流媒体平台WATCHA官推消息,国产剧《点燃我,温暖你》也预计将在2023年登陆WATCHA。2022年早些时候,国际流媒体巨头平台“网飞”(Netflix)在《苍兰诀》拍摄尚未完结之时,便购入其版权,上线多个国家和地区。迪士尼也预购了2022年初的热播剧《人世间》的海外独家发行版权,  相似文献   

14.
以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抓取新浪微博公众号上对被审计企业负面报道的关键词,研究了社会化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态度越负面其审计费用越高;但重复负面报道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却是无效的。另外,相比“十大”会计师事务所,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负面消息更加敏感。在被审计单位被媒体负面报道后,新任会计师事务所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上期审计意见为非标意见对审计费用有正向影响,但其并没有增强媒体关注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亚腐败”的概念及其特点,提出了有效遏制“亚腐败”的对策.要在思想上拒绝“亚腐败”现象;从制度上严防“亚腐败”现象;完善对“亚腐败”的监督体制;公开政府部门的各项预算及开支状况.  相似文献   

16.
宋微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8):53-71,157,158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以下简称非洲)市场存在诸多弊端,于是对其采取了漠视开发的态度,导致了美非间贸易发展缓慢。但是从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全面调整了对非洲的经济政策,开始面向非洲开放市场,大力拓展对非能源进口,加强对非洲的资金、技术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非洲的经济改革。美国之所以全面扭转了冷战后的对非经济政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非洲经济潜力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释放,这对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法国等欧洲传统优势回归非洲以及中国对非洲的能源开发迫使美国不得不应对竞争。但是调整后的美国对非洲经济政策虽然推动了美非间贸易投资的大幅上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非洲自身经济发展而言,非洲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随着美非贸易的扩展而得到根本改善,非洲仍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就美国与非洲间的贸易状况而言,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非经贸关系的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中国既拥有更多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援非进行无端指责,如炮制中国援非使非洲“陷入债务陷阱”的说辞,实质是西方的话语陷阱,沿袭了冷战思维。中国援非秉持不干涉的理念,与西方国家的援助形成了鲜明对照。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新时代中国援非的重要意义与非洲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绝不容忽视甚至歪曲。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动态面板GMM的估计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运用2003~2011年非洲大陆21个国家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对非洲东道国减贫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非洲东道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相同,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与非洲东道国的贫困减少存在倒“U”型关系,即达到一定临界值之前,中国对非洲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越多则对其减贫反而起到负作用,当达到临界值后,中国继续增加对非的直接投资则存在减贫效应。非洲东道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基础设施的改善、资本积累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减贫努力对其贫困的减缓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非洲东道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农业对减贫没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洲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地区,其区域内国家对华的贸易限制在危机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期中国对非的持续援助是否减少非洲对华贸易限制?为解答这些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非洲受援国削减对华贸易限制的机理,随后利用2003~2013年非洲53个国家的经济援助与贸易限制数据,测算了非洲各国对华贸易限制程度,并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削减非洲对华贸易限制这一假说。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非洲各国包含非关税壁垒在内的对华贸易限制指数均高于关税税率,且在危机前后的样本区间内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第二,中国对非援助总额的增加会显著削减非洲对华贸易限制指数;第三,相比工业部门,中国对非洲各国农业部门的援助具有更强的贸易限制削减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洲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地区,其区域内国家对华的贸易限制在危机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期中国对非的持续援助是否减少非洲对华贸易限制?为解答这些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非洲受援国削减对华贸易限制的机理,随后利用2003~2013年非洲53个国家的经济援助与贸易限制数据,测算了非洲各国对华贸易限制程度,并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削减非洲对华贸易限制这一假说。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非洲各国包含非关税壁垒在内的对华贸易限制指数均高于关税税率,且在危机前后的样本区间内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第二,中国对非援助总额的增加会显著削减非洲对华贸易限制指数;第三,相比工业部门,中国对非洲各国农业部门的援助具有更强的贸易限制削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